這三種家庭,是教不出好孩子的!

家庭的環境是教育孩子的重要因素,一個孩子的好不好在於一個家庭是什麼樣的。

學校影響孩子的知識水平,家庭則影響孩子的人品和情商,孩子在家庭中所感染的情緒塑造了他未來的性格和談吐。

列夫·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說過:幸福的家庭有同樣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則各有各的不幸。

為了孩子,下面這三點,千萬不要做!

這三種家庭,是教不出好孩子的!

夫妻不和,經常吵架

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和諧是幸福的事情,左手拉著媽媽,右手牽著爸爸。

父母的感情如果不好的話,就會對孩子的童年產生創傷,因為孩子最不想看到親愛的兩個人互相傷害。

即便父母再生氣,也不要在孩子的面前開口大罵,跟潑婦一樣。更不要強迫孩子選擇立場。

很多大人以為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其實孩子的感受比大人要敏感的多,這些行為在孩子的心裡就是致命的,一輩子都揮之不去的。

好的父母都會細心的給孩子營造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帶著孩子一起逛街遊樂,到家裡都輔導孩子寫功課。孩子睡覺的時候父母輪流給孩子講故事。

只有爸爸媽媽恩愛有加,孩子在這種環境下長大,才能學會寬容和理解。

這三種家庭,是教不出好孩子的!

過度打擊

很多的父母都會打擊自己家的孩子,比如,為什麼別的孩子都能學,你就不能學,為什麼你的好朋友能考好,你怎麼考個零蛋。父母這種本想是激勵孩子學習的語言,但是在孩子的大腦裡,卻是因此挫敗了自尊心和自信心,他們都從心裡就不看好自己,不但不會奮發圖強,甚至更會在心中加上一個思想,不論我怎麼努力都是不如別人家的孩子。總會有一個孩子比我優秀。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上天賜予的,都有著自己的獨一無二的特點。

所以父母也不要去打擊孩子,孩子總會有自己的特點。

這三種家庭,是教不出好孩子的!

不孝敬父母

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戶人家有三個人,也是三代人。一天,父親對兒子說:“你爺爺年老體弱,活在世上毫無用處,不如拋棄於深山算了。”

半夜,父子倆用一籮筐抬著老人到了溪邊,正準備往下拋時,兒子說:“爸爸,我們只要把人擲掉就可以了,何必把這籮筐也丟了呢?”父親生氣地說:“你這小子懂什麼?連人都不要了,還要這破籮筐幹什麼?”兒子說:“若把這籮筐也擲了,將來我和我的兒子用什麼把你抬到這裡來呢?”

父親聞之大為驚愕,尤如當頭棒喝,大夢初醒!於是速速命兒子把老人抬回家中,好好瞻養,再也不敢有不孝之舉了。

其實父母的言行舉止,孩子都是看在眼裡的,一舉一動都會去模仿,每個人都是年輕時候種下的因,等到老了就會得到果,如果父母自己都對自己的父母不尊重,不孝順,將來怎麼能指望自己的兒子來孝順自己呢?

孝敬長輩既是為了不讓自己後悔,也是為自己的晚年留一條退路。

這三種家庭,是教不出好孩子的!

所以,家長們想要教育好孩子,就必須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這樣才能教育好孩子,家長以身作則,孩子永遠都是父母的翻版,想要孩子做到好,自己就要做到好。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伴隨一生的。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孩子也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在引導教育孩子的同時,自己也要不斷進步。

這三種家庭,是教不出好孩子的!

《兒童情緒管理和人格培養》主要是針對3-6歲的孩子打造的好習慣繪本。孩子通過繪本的學習,可以體會到故事中的快樂、激動、沮喪、生氣等情緒;也可以學到遇到困難或者問題時有效的解決方法。

3-6歲期間,父母可以把繪本當做孩子良好品格養成的工具書,陪孩子的時候可以拿出來讀一讀,陪孩子一起成長。

這三種家庭,是教不出好孩子的!

繪本中講述了一個個有趣的小故事,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傳遞一些道理,引導孩子養成守規則、樂於分享、誠實守信等好習慣。

繪本採用插畫加中英雙語的展現方式,更加吸引孩子的閱讀興趣,激發孩子的語言能力。

這三種家庭,是教不出好孩子的!

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良好的行為習慣會成為孩子一生的寶貴財富。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千萬不要錯過孩子成長的關鍵期。

這三種家庭,是教不出好孩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