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垣人的“幸福渠” 一條激情湧動生機盎然的河

河南縣域經濟網訊(蔣金磊 通訊員 甘永福 張晗)

山有水則青,地有水則靈。蜿蜒曲折、景色娟秀的天然文巖渠,帶給長垣人民的不僅僅是美麗風光,還蘊含著摧人奮進的巨大能量。

長垣人的“幸福渠” 一條激情湧動生機盎然的河

縱橫長垣南北的天然文巖渠

  發源於焦作市武陟縣張菜園村的天然文巖渠,由西南向東北方向,流經長垣42千米,在濮陽市渠村南匯入黃河。這是一條給人們留下沉重記憶,又讓人們無限嚮往的河流。

長垣人的“幸福渠” 一條激情湧動生機盎然的河

龍舟看臺 攝影 張晗

  曾經的天然文巖渠原是加復黃河臨黃大堤時取土形成的壕溝,歷史上,上游澇水大量下洩,常常造成堤壕漫溢成災,1951年以來天然文巖渠共發生大小內澇災害40次。加之上游工業企業汙水常年排入渠內,使她一度變成了澇災河、臭水溝。

  為徹底改變天然文巖渠的面貌,從1994年起,長垣市政府累計投資7.6億元,先後多次對天然文巖渠進行大規模綜合治理。到2020年,共建設石頭莊、瓦屋寨調蓄工程2座,調蓄庫容 1210萬立方米,水面面積470公頃;建設穿堤涵閘、涵管57座、橋樑33座;對天然文巖渠長垣全段進行徹底擴挖清淤,加寬右堤堤頂至11米,鋪設堤頂8米寬柏油路面42千米,分段種植花草樹木;將天然文巖渠建成了集農業灌溉和觀光旅遊為一體的水生態長廊。

長垣人的“幸福渠” 一條激情湧動生機盎然的河

天然文巖渠風光 攝影 張晗

  現在的天然文巖渠,每一處都會讓你駐足不前,無論你走在左岸還是右岸,你都會驚歎於她的美:水美、橋美、草美、樹美、花美、鳥美、魚美,還有那蔚藍的天空......

  幾十年來,天然文巖渠容貌的變遷,彷彿也象徵著長垣市的發展歷程,長垣----這個曾經一窮二白的農業大縣,現在經濟發展強勁,在河南省108個縣市中GDP排名第31位,成為中原地區最年青的縣級市,先後獲得眾多國家級美譽: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平安農機示範縣、國家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縣、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示範縣、國家級長垣出口起重機械質量安全示範區、中國起重機械名城、中國醫療耗材之都、中國防腐之都、中國廚師之鄉、長垣黃河水利風景區(國家水利風景區)、黃河溼地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長垣人的“幸福渠” 一條激情湧動生機盎然的河

沿渠村民文化廣場 攝影 張晗

  流淌在長垣中部的天然文巖渠,流域面積313平方千米(境內),不僅基本解除了澇災威脅,還可灌溉農田面積1.2萬公頃。這條碧波盪漾、青春勃發的河流從歷史走出,迤邐前行,相信她的未來一定會越來越美好,讓我們以期許的目光去鑑證、去發現她成長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