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宝”——盲目投资之殇


“原油宝”——盲目投资之殇


周初,媒体“史诗级崩盘”、“倒贴钱,拉走油”的标题让小编好好吃了一把国际原油的大瓜。

北京时间22日凌晨交割的美国轻质原油(WTI)期货5月合约价格以-37.63美元/桶的负值收盘,创出自1983年WTI期货交易以来的最低值,也是自1946年以来美国原油有连续月度数据以来的最低价格。

而在21日的欧洲市场交易时段,国际油价持续下行。截至北京时间21时45分,WTI原油6月期货合约跌27.41%至每桶14.80美元附近,此前一度跌超40%;伦敦布伦特原油6月期货合约一度跌破每桶19美元,跌幅超30%。

周三(4月22日)上海原油价格跌停。主力合约SC2006,以210.6元/桶收盘,下跌23.5元,跌幅为10.04%,全线跌停,再创上市以来新低。面对存储空间缺乏和全球燃料需求骤降30%,原油市场跌势蔓延至6月份交割的合约,表明掀起市场动荡的是供应严重过剩而非技术性问题。油价格跌势扩大至并非即将到期的期货合约。

瓜虽然大,但小编作为老百姓,除了感叹一句“不正常经济环境下各种黑天鹅乱飞”的世事无常,并不觉得此类海外金融事件能对普通人群产生影响。

谁能想到,原以为高大上,远在天边的大锅就这么砸到了老百姓身上,因为紧随“负油价”而来的,是中国银行“原油宝”血亏,一时间,投资者哀鸿遍野且不可置信。在普通大众心中,银行的产品,血本无归已经是最惨的情形了,现在居然还能倒欠银行,成倍亏损?!

那么高大上的大宗商品原油和原油期货,是怎么和作为大众理财的银行产品扯上关系的呢?


“原油宝”——盲目投资之殇


一、原油宝

先来看看此次事件的风暴眼,中国银行“原油宝”理财产品。

原油宝是中国银行发行的挂钩境内外原油期货合约的交易产品,按照报价参考对象的不同,其产品分为美国原油产品和英国原油产品。其中,美国原油所挂钩的基准标的为“WTI原油期货合约”。2018年初推出原油宝时,中行未曾预料到有一天国际油价会跌成负值。

据媒体报道,目前国内市场上散户投资者可以投资的原油产品,主要有上海期货交易所子公司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的原油期货、部分银行推出账户原油产品、和原油挂钩的原油ETF产品这三类。

考虑到期货市场风险,参与国内原油期货交易除了需要进行投资能力适应性测评外,还需要五十万资金放在账户上五个交易日,以筛选合格交易者,每手原油规模为1000桶,保证金比例大约为11%(按4月22日原油2006开盘价格,门槛最低约为人民币2万元)。

银行推出的账户原油产品方面,各家银行的具体政策不同,总体而言进入门槛远低于国内期货市场。如工商银行的账户原油产品,最小交易规模仅为0.1桶(按4月22日WTI六月合约开盘价格,门槛最低约为10元人民币);而中国银行推出的原油宝产品则在4月6日将单笔开平仓最小交易量上调至10桶(按4月22日WTI六月合约开盘价格,门槛最低约为1000元)。

对中行原油宝这个产品来说,它具有T+0、双向交易、保证金交易这些期货具备的三大交易特点;但它又不提供杠杆交易,也非场内市场集中交易的标准化远期合约,只不过是挂钩境内外原油期货合约的交易产品。

中行原油宝此次总计亏损多少,最终亏损如何分摊,投资者是否需要补足款项,这些问题都还没有答案。但回顾这场“史诗级”的负油价,其中暴露出的风险管理漏洞,足以让金融机构和所有投资者警醒。


“原油宝”——盲目投资之殇


二、翻车始末

4月22日晚间,中国银行官网发布消息称,原油宝产品挂钩境外原油期货,类似期货交易的操作,结算价按照北京时间凌晨2点28分至2点30分的均价计算,即当日CME公布的结算价-37.63美元。

事情回溯到四月初的时候,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芝交所)发现了五月合约有大问题,海外资金的巨量多单。

注意,是海外资金,美国以外的资金。意思就是可以确定不是产业客户的资金,基本上是投机账户

而且在这种环境下资金紧张,市场需求低迷,产业客户哪怕持仓,也是对冲的空单,不可能持有这么多多单。于是CME出于警惕和对多单施加压力的动机,调整了报价规则支持负价交易。

对于了解期货交易的人来说,不可能到了流动性枯竭的最后交易日还会存在投机客户,因为是要交割的。所以,真正到期时只有需要现货交割的客户了,投机客都会在此前退走。

然而几乎所有人都没料到的是,直到最后一天还有神秘的海外土豪还是死硬持仓多头。CME宣布关闭熔断机制,20号开市(美国时间)之后,5月合约一路下跌,最终结算价达到了创记录的-37.63美元!在这个结算价上成交了7.7万手,也就是说到最后一刻仍然有7.7万手多单没有卖出,直接按结算价成交了。

虽然不知道此次中行在其中占了多少,但用一句“冤大头”来形容应该不过分了。


三、盲目投资之殇

在发布结算价格后,中国银行紧跟着发布了原油宝业务的情况说明,表示此次交易未有任何违规,均按照合约进行,中国银行将依法合规处理相关业务后续事宜。即,依据合约追缴客户资金。“倒欠”银行的钱将被视为欠款,银行有权向人民银行申请将欠款记录纳入其征信。


“原油宝”——盲目投资之殇


此公告一出,可想而知,事件远远还为结束。以为本金亏完就是底线的投资者不可置信,而由此也会引发的大众对银行产品和信用的质疑。

对于此事中的专业问题,比如中行产品的设计、华尔街狙击阴谋……还有待各方专业人士为大众解惑。小编静待此事的后续发展。但小编认为此次事件暴露的大众对银行产品的预期偏差值得深思。

作为普通大众,对专业的金融工具和投资规则缺乏基本的认识和了解,长期以来,对于需要去银行购买的理财产品的印象,大多停留在保本,有息。更小白一点的说法,就是存着撒手不管,等着拿利息就行。对于投资,无非是知道“高抛低吸”;对于风险的认知,大概停留在一句“收益越高,风险越大”;对于期货市场,甚至连概念都不懂。移仓,交割,平仓,这都是什么意思?即使中行强调在结算前曾经提示客户风险,可多少人会认真读完这份提示,即使读完,又有多少人能知道需要自主采取行动,又要采取什么行动呢?

21世纪经济报道认为,从原油宝的交易机制来看,其T+0、双向交易、保证金交易的特点,与原油期货及被清理整顿的原油现货,差别并不太大,只是将相对专业的投资工具进行了“平民化”改造。原油宝的账户开立条件则为,“申请人需持有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在中国银行柜台或通过电子渠道开立综合保证金账户。”

而INE原油期货的入市门槛为:个人客户50万元或等值外币,近3年10笔以上境内外期货成交记录或累计10个交易日10笔以上境内期货仿真交易记录,同时投资者本人必须通过相关知识测试。

就这样,以完全小白的状态进入了一个需要专业知识的门槛,100%的保证金,中行的金字招牌,相较价格中枢打三折的超低价……有了这些已知条件,投资者最坏的预期无非是本金不保。谁知道,所谓的“抄底”恰好遇上百年难遇的“史诗级”行情,投资者们对于“倒欠”银行的结果的吃惊可以理解。各大金融机构也需警惕,不是所有产品都可以大众化。如果大众化,那么你需要更精细的设计和更谨慎的风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