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主對物業服務企業保安隊伍建設和管理有話說

業主對物業服務企業保安隊伍建設和管理有話說

就目前來說,一個住宅小區大多是聘請物業服務企業來當管家。但是,許多地方經常出現業主與物業服務人員衝突,而首當其衝的往往是業主與保安的衝突,這就引起我們不得不思考的一個話題,物業服務企業的保安隊伍是如何建設和管理的呢?

其實物業服務企業和其他企業一樣,也是高中低等多個檔次,檔次不一,聘用人員的素質和能力就會明顯不同;即使高端企業,那怕是上市企業,企業管理者的理念不同,服務的品質也大不一樣。

業主對物業服務企業保安隊伍建設和管理有話說

保安隊伍又是一個物業服務企業在這個區域服務中的門面,而且每時每刻與業主打交道,碰面多、交涉多、摩擦也多,就單個事件來說,有時確實很難分出對錯。但從長遠看,或經歷長時間的服務後,事實會勝於雄辯。

業主對物業服務企業保安隊伍建設和管理有話說

那麼,物業服務企業又是如何聘請保安人員的呢?筆者認為,有這麼幾種情形需要我們去了解:一是挑選型。許多高端企業一直在追求和實現的,經過公開招聘程序,嚴格錄用的人員,不凡高學歷及優秀的部隊退伍軍人,在知識結構、性格、素養層層選聘,並嚴格落實培訓和考核機制,這樣的隊伍,在服務上,大多有理、有利、有節,會受到大多數業主的肯定。二是混雜型。較多企業管理者面對競爭,迫於成本,如果僅招聘高素質人員,難免成本壓力增大,往往採取折衷的辦法,高中低三類人員夾雜,常常採取以一帶三的辦法,也就是說以一個表現好的帶動三個或更多的一般的甚至較差的人員。這樣的結果,長期下去,時而會有矛盾發生,業主褒貶不一。三是裙帶型。這一類三四線城市或鄉鎮比較常見。一般的過程是這樣的,當物業服務企業聘請項目經理(或主管)後,會採取包乾或充分授權的形式於該經理,這時,這個經理的經營理念就非常重要。實踐中,這類經理往往是經濟不發達地區的人較多,報酬低,服務質量就無法保障。這時他就會低成本考慮,會招聘同是外地的親眷或老鄉來充當保安人員,搞裙帶關係,容易出現損害大多業主利益的不良服務方法。如果業委會和業主監督不力,容易滋長黑勢力現象,與業主的衝突會越發突出。

業主對物業服務企業保安隊伍建設和管理有話說

實踐中,我們也發現,儘管幾千人的小區,面對十來二十來個保安人員,業主常常感到很無助。除了業委會不作為或其他原因外,作為業主,畢竟大多數外出上班工作多,居家少,加上許多業主有事不關已高高掛起的心態,而保安又是以整體的專業隊伍出現的業主面前,試想,如果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業委會或基層政府組織支撐,又如何能在真理上交涉呢!如果這個物業企業的管理者,是以利潤最大化作為經營理念的話,那麼,問題就會更復雜,有的會利用一支不良素質的保安隊伍,想盡辦法控制業委會,挑動少數意志不堅定的業主,迫使業主就範。當前,業主與物業矛盾的衝突,很大一部分來自於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