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流父母才和孩子“掏心掏肺”講道理,聰明媽媽是這樣過度矛盾的

成年人總是習慣於用“講道理”的方式與人溝通,甚至有的人也會用

這種“以理服人”邏輯思維跟孩子進行交流,但真正嘗試之後才明白,跟孩子講道理是一種非常“愚蠢”的行為。

即便是浪費了不少唇舌,孩子還是很難認同大人的道理,而且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他們還是會犯相同的錯誤。

案例分析

小明的書包用壞了,非要媽媽買一個拉桿式,但媽媽卻覺得拉桿式的書包並不好用,還是想給小明買一個揹包式的。

三流父母才和孩子“掏心掏肺”講道理,聰明媽媽是這樣過度矛盾的

為了說服小明改變主意,媽媽把拉桿式書包的缺點都一一地講給小明聽,特別強調了上學路上不全是平地,有臺階要上下,有上下坡要爬,拉桿式的書包並不能省力。

但小明就是認準了拉桿式的書包,媽媽也很明白小明只是看到別的同學在用這種書包,才會想跟風買一樣的,最後還是沒能說服孩子,只好買了一個拉桿書包。

買回來後,小明高興地在家裡拉了一晚上,滿面笑容,媽媽看著孩子的欣喜勁兒,也是會心一笑。

回想起來自己最初的嘮叨和講道理,覺得自己太傻了,沒考慮孩子的小需求,太固執了。

三流父母才和孩子“掏心掏肺”講道理,聰明媽媽是這樣過度矛盾的

類似這樣的成長體驗我們都經歷過,只是當“曾經的孩子”升級為“父母”,我們就忘記了當初的成長經歷,固執的認為最理性的方法,就是給孩子講事實、擺道理是最好的教育溝通方式,可真的如此嗎?

一個人要明白道理獲取經驗的辦法,並不是靠外人的諄諄教誨、反覆告知,而是自己在社會實踐中去體會和獲得。

因此,有人說過:“世界上最無效的努力,就是對年輕人掏心掏肺地講道理。”

三流父母才和孩子“掏心掏肺”講道理,聰明媽媽是這樣過度矛盾的

家長嘮叨的大道理講一萬遍也沒用,家長要學會“過度矛盾”

1、停止講道理,寧肯讓孩子去碰壁

俗話說吃一塹才能長一智,很多事情如果不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去體會到箇中滋味,只是用嘴來說服,他們是不會死心的。

家長每次都阻攔孩子,不讓他們按自己的意願行事,還會加深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隔閡,總覺得從小就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

只是在默許孩子“胡鬧”以前,可以事先衡量一下需要付出的代價,像故事中這種用一個新書包的代價,就可以讓孩子明白父母的話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三流父母才和孩子“掏心掏肺”講道理,聰明媽媽是這樣過度矛盾的

2、換一個人來講道理

很多父母從小就和孩子站在對立的角度上,孩子喜歡玩的都會影響學習,孩子喜歡吃的都不健康不營養,什麼都不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嘗試,這樣就算是父母在某件事上確實是有道理是正確的,孩子出於逆反的心理也不會聽進父母的意見。

這時不如換一個孩子平時比較親近或相信的人來勸說,會比較有效。同樣的話語同樣的道理,換一個不同的人,孩子會放下戒備逆反的心理,用理性的思維來重新思考自己的決定是不是正確。

三流父母才和孩子“掏心掏肺”講道理,聰明媽媽是這樣過度矛盾的

3、減少對孩子的控制慾

父母對孩子都有控制慾,希望一切都能夠按計劃的那樣去發生,讀哪家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甚至是學習的專業,都希望孩子能夠服從家長的安排。

當孩子達不到家長的要求時,家長就會覺得失去了控制,會有強烈的挫敗感,就會反覆地給孩子講道理,讓孩子屈服在家長溫柔的暴力下。

當家長能意識到自己強烈的控制慾,看到自己的無奈和無助時,放棄這種無效的努力,讓自己和孩子都輕鬆一點,一切反而會好起來。

三流父母才和孩子“掏心掏肺”講道理,聰明媽媽是這樣過度矛盾的

用喋喋不休的講道理來改變孩子的行為,這是無效的努力。育兒路上的成長,需要做出改變的並不是孩子,而是家長。您是否曾用講道理的方式去改變孩子呢?歡迎留言交流。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