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天命”——孔子說的“天命”到底是什麼?讀井上靖《孔子》

論“天命”——孔子說的“天命”到底是什麼?讀井上靖《孔子》

井上靖 《孔子》

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四季自然運轉,萬物自由生長,天說什麼了嗎?

沒有。天,沒有說話,只是默默的看著。

“天命”,這個詞語出自《論語》,相信大家並不陌生。但是,孔子所說的“天命”到底是什麼意思?兩千多年來都眾說紛紜,並沒有統一的答案。

有的人,把“天命”神化,說孔子“五十而知天命”是因為他“五十學《易》”,“開悟”了,明白了一些比較“神奇的事情”。

這種說法,我真的不以為然。因為,“子不語怪、力、亂、神”。

孔子不會說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被神化了的“天命”,就屬於此類。

要懂孔子,就不能把孔子想的有多麼高大上;要懂“天命”,就要去讀井上靖寫的《孔子》。

井上靖,日本著名作家,詩人,學者。1907年出生於北海道,1991年因病逝世於東京,享年84歲。井上靖先生早年廣泛閱讀中國典籍,曾出版《敦煌》、《樓蘭》、《楊貴妃傳》、《天平之甍》等中國歷史小說。1989年在重病中完成《孔子》,出版後引起巨大轟動,並被譽為“歷史小說的明珠”。

關於井上靖先生其人,篇幅有限,僅介紹於此。

《孔子》一書主要是以孔子在第二次周遊列國時招收的弟子——蔫姜(一個虛構人物)為主視角講述孔子的言行以及事蹟。

蔫姜本是蔡國人士,因吳楚兩國交惡與蔡而逃亡出國,前往陳國陳都,恰好碰見一行看似身份尊貴、想要前往宋國的旅人。蔫姜作為隨從進入一行人,後被其超凡脫俗的行為所吸引,此後便決定不再離開。而這一行人,便是孔子和與其弟子子路、顏回、子貢四人。蔫姜跟隨其周遊列國後返回魯國,顏回、子路、孔子三人先後作古,在為孔子守孝三年後,蔫姜隱居鄉村,直到四十年後有研讀孔學之學子登門拜訪,才講述起當年的經歷,一起探討儒學博大精深之處,並重遊當年隨孔子周遊之路。

不要臉的說一句,我在讀《孔子》之前,還在讀另外一本書,就是北京大學李零先生的《喪家狗——我讀論語》。但是因為有點厚哈,看起來有些吃力,也有點啃不動……於是我就先去讀了《孔子》。

讀了《孔子》這本書,我感覺孔子這個人我眼前變得前所未有的真實了起來,感覺非常親切,不再是一個虛影。當然,孔子在井上靖先生的筆下,也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聖人形象,他只是一個凡人,一個冷靜的凡人。這又讓我想起了李零先生的那句話,“去聖乃得真孔子”。

也正如書本封面推薦標語所述,“迄今為止,無論是從紙上還是影視作品中,所有孔子的形象,都沒有井上靖筆下的孔子這麼生動,這麼鮮活,這麼真切。”

因為去掉了“聖人的光輝”,孔子的形象所以才“這麼生動,這麼鮮活,這麼真切”吧?

真的推薦大家有時間去讀讀這本書。

井上靖先生以蔫姜的身份表達出了他本人對孔子和其弟子的一系列看法和理解,有些觀點真的是令我眼前一亮,受益匪淺。只可惜井上靖先生沒機會看到近年來的考古資料(如曾擔任漢廢帝、後被貶為海昏侯的劉賀,其墓中就出土了《齊論語》,比今本《論語》多出兩章),否則一定會書寫出更加完美的孔子形象!當然,這些考古發現也並不妨礙我們閱讀這本書。

回到“天命”,井上靖先生沒有把孔子的所說的“天命”寫的神神秘秘。“五十而知天命”,這句話是孔子第二次周遊列國回來後說的。所謂“天命”,只是孔子將自己的目標定義為“天命”,“天命”就是自己堅持做的事,把這些事當做上天給你的使命。你只管盡力去做,無論上天會不會幫助你或者阻撓你,只要盡力去做,不留遺憾,這就好了。

孔子第二次周遊列國,想從衛國度黃河進入晉國見其國君,看看能不能輔佐。可是孔子剛到黃河邊上,晉國就發生了內亂,兩名卿大夫喪命。於是孔子望著黃河感嘆:“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濟此,命也乎!”意思是說慶幸自己沒有過河,保住了一條命,這也是他孔子的命吧!

經過一番波折後,孔子到了楚國,等待時機覲見楚國國君楚昭王,想讓自己的三個高徒輔助楚昭王成就一方霸業。可當時吳楚交惡,楚昭王在前陣突然暴斃而亡,孔子總算是見到了楚昭王,只不過是他的屍體。

孔子已經盡力把自己想做的事做好了,他盡了自己的“天命”,可是上天卻不幫他。

我在看到這一段的時候都在為孔子感到惋惜,孔子卻不以為然,只要完成了“天命”,儘管沒有成功,他也不會灰心喪氣。

或許,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盡人事,聽天命”吧?

盡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至於成敗與否,就讓上天定奪。

雖然我不知道這究竟是不是“天命”的真實含義,但是我覺得這個解釋至少跟那些神神秘秘的比起來,更有意義,更有正能量。

關於孔子的形象,我還得在多說幾句。因為就在我要準備寫這篇文章,上網查找相關資料的時候,我看到了這樣一個奇特的觀點,他說,“日本在解讀孔子,解讀中國,也在解讀中國的心靈,若再讀讀該君的《敦煌》《樓蘭》等關於太多太多中國的故事,再讀讀他寫的一些關於中國的筆記,必會猛然驚覺:你身邊的某人已經將你從頭到腳徹底看透,是別人將你看透,夜幕低垂,似乎還能看見孔子的“倉皇”“奔竄”,還能看見蔫姜的惶惶不安,也能看見夜空中我自己那感慨的眼,是孤獨。……從孔子“倉皇”“奔竄”時對戰亂的描寫,也反映出井上靖對侵華戰爭的反思!”

是啊!猛然驚覺,真的是猛然驚覺!回想起書中描寫孔子的情節,或許井上靖先生根本不是在寫孔子,而是在寫中國,我彷彿也看到了很多中國人的影子。別人已經在我們的身旁將我們從頭到腳看到透,我們還好吃好睡,渾然不知!

我由不得一身冷汗。

最後,我想以書中我最喜歡的一段話作為本文的結尾:“生而為人,為使此生不至白活,務必篤行自身所信奉的一條路。此時,如能感於天賦大任來支撐,那是至嘉至美之事。然而,上天不至因而而給予任何支助,或為之防患爪幸、迫害於未然;彼與此原屬兩回事。而得以領到這一點,即“知天命”也。

務必將自身當行的路視作天所賦予的使命來領受,認真地向前邁進。”

天何言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