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士官:如果被企業調崗導致降薪,你該如何應對?


退役士官:如果被企業調崗導致降薪,你該如何應對?

小劉是我的一個小老鄉,前年服役滿12年,退役回到家鄉,根據當年的安置方案,最終到一家省屬國營企業上了班。

前段時間,小劉給我打電話,說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單位從電工維護崗調整到了倉庫管理崗,月底的薪水少了許多,心情非常鬱悶,他不知道這種調崗是否合理?自己的合法利益是不是受到了侵害?

關於調崗,對現役的士官影響不大,因為不管你是在警衛連還是在通信連,在維修所還是在汽車營,都不是影響薪水、晉級的關鍵因素,所以現役士官對調崗不太關心。

當然,軍隊裡的調崗和企業裡的調崗,同名不同意!

退役士官:如果被企業調崗導致降薪,你該如何應對?

對企業調崗行為而言:

  • 首先是用人單位出於生產經營和企業管理的要求,對所屬員工進行的一種正常調整行為。這種調整對用人單位而言,是正常的一種管理機制,本質上屬於用人單位的管理行為和自主權利。
  • 其次既是用人單位的企業管理行為,也是企業和勞動者對簽署履行認可勞動合同的一種變更。

用人單位實施調崗行為,一般是出現以下三種情況時,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時,方可實施

  • 一是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
  • 二是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
  • 三、勞動者不能勝任當前工作時;

那麼小劉是屬於哪一種情況才引發所在單位實施調崗行為呢?

退役士官:如果被企業調崗導致降薪,你該如何應對?

經和小劉詳細溝通,他所在的企業是一家省屬能源公司的二級水電分公司,發電為公司的核心業務,公司近年來業務經營狀況良好,所在企業

沒有發生遷移、被兼併、資產轉移等不可抗力或出現致使勞動合同全部或部分條款無法履行的情況,因此基本上就排除了上述的第一種情況。

至於第二種情況也不可能存在,小劉雖沒有解釋,可我看了這兄弟的朋友圈,天天嗮健身的圖片,像打卡一樣。

那應該就屬於第三種情況了,小劉說詢問過單位人事部門調崗的原因,單位人事只是說他現有的技能不足以應對現在的崗位,出於安全生產的要求,才將他調整到倉庫保管崗。

那麼既然人事部門已表明符合調崗的前置條件,同時調崗又是用人單位的一種管理行為和自主權利。

那麼用人單位是不是就可以據此而任性而為呢?

顯然不行!


退役士官:如果被企業調崗導致降薪,你該如何應對?

因為勞動者在和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係後,就必須簽署勞動合同。其中工作崗位和勞動報酬是勞動合同中的必備內容。

用人單位實施調崗,就是要變更勞動合同局部內容,如果想合法實施調崗,那麼根據勞動合同法,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勞務糾紛,需要具備三個前提。

  • 第一個前提:在勞動合同中必須有關於用人單位與員工先協商後調崗的明確約定,且該條款不能是故意免除用人單位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霸王條款,否則該勞動合同無效或部分無效。
  • 第二個前提:用人單位事先要有明確的關於調崗的規章制度,比如崗位考核量化標準、調崗標準、調崗程序等。
  • 第三個前提:程序要合法,用人單位要讓員工知曉調崗的依據、原因,且須協商同意後方能調崗。


退役士官:如果被企業調崗導致降薪,你該如何應對?

當然,如果員工達不到所在崗位的考核量化標準,同時確實符合調崗標準時,在單位人事部門已通知其本人的前提下,本人依然拒絕調崗安排的,用人單位可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

至於小劉這種情況,我建議他還是同單位人事部門瞭解清楚,被調崗是否具備三種前提,如果不具備,就是違法行為,可以

拒絕調崗或者申請仲裁。

調崗行為必然會引起勞動報酬的變化,因為根據按勞分配的原則,勞動報酬是和所付出的勞動績效相匹配的,而工作崗位的性質和勞動績效息息相關。

如果因調崗導致個人勞動報酬的減少,將直接影響到個人的直接利益,作為當事人,必須要明白調崗行為是否合法?自己的正當權益是否受到了不當侵害!

退役士官由於之前所處的環境,對軍營以外的生活有些脫節,

所以在回到地方後,很多事情都需要重新學習、重新起航。

就像我們當初踏進軍營一樣,學條令條例、規章制度。

很多企業行為是影響到個人利益的,比如調崗調薪、待崗、下崗、同工不同酬、勞務派遣、經濟補償等。

只有學法、知法,方能用法,才能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社會上要想分出層次,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競爭,你必須努力,否則結局就是壓在社會的底層。

關注古道鎧甲,一起聊聊職場那些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