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夏》後,搖滾的輝煌時代會回來嗎?

《樂夏》後,搖滾的輝煌時代會回來嗎?

《樂隊的夏天在》在8月份落下帷幕,我個人覺得這個節目的意義已經遠遠超出了綜藝節目的娛樂性,它好像一粒火星,讓本以為死透了的搖滾樂又燃起火花。

歷史是一堆灰燼,但灰燼深處有餘溫。——黑格爾

我不是搖滾樂迷,所以最初我不能理解,為什麼那些搖滾硬漢一說起80、90年代都眼圈泛紅,我很好奇,"搖滾樂的時代"究竟是什麼樣的存在。

拂去歷史的灰塵,我訝異在這半個世紀裡,中國搖滾樂由無到有,由盛而衰,竟然有過如此輝煌的歷史,但我居然都不知道。

中國搖滾樂的探索

《樂夏》後,搖滾的輝煌時代會回來嗎?

搖滾樂產生於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因其鏗鏘有力的節奏、狂熱誇張的表演、喧天動地的擴音效果、歇斯底里而又感情充沛的演唱風格,迅速在青少年這一群體中躥紅。

70年代末,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國門的打開,板式錄音機、收音機、盒式磁帶、唱片等海外音像產品大量湧入,使得搖滾樂傳入中國內地。

1980年,王昕波與外國語學院的萬星、李世超、馬曉藝組建了中國第一支搖滾樂隊"萬李馬王"樂隊,以翻唱Beatles、Bee Gees 和保羅·西蒙的歌為主,該樂隊曾經在外語學院、語言學院等高校範圍內演出過。

1982年,對中國內地搖滾樂的產生有催化作用的"大陸"樂隊成立,主要成員是艾迪、霍加德、大衛等外國留學生和駐京外國人。這支樂隊對早期的搖滾樂人像崔健、丁武、王迪、劉義君等具有重要的啟蒙作用,也是後來"ADO"樂隊的前身。

然而,對中國內地早期搖滾藝人影響最大的當屬"七合板"樂隊和"不倒翁"樂隊。

"七合板"樂隊,顧名思義是由崔健、劉元、楊樂、周曉明、安邵華、文博、李秀立七個人組成的一支現代電聲樂隊。文博彈奏吉他,劉元吹奏薩克斯,崔健主唱加彈奏吉他,楊樂負責吉他、長笛,安少華負責貝司,周曉明是鍵盤手,李秀立是鼓手——"七合板"樂隊已具備西方搖滾樂隊吉他、貝司、架子鼓的編制,是一支現代意義上的翻唱樂隊。

《樂夏》後,搖滾的輝煌時代會回來嗎?

與"七合板"樂隊同年成立的另一支搖滾樂隊"不倒翁"樂隊,也是早期重要的搖滾樂隊之一。"不倒翁"樂隊是由秦齊、李立、王勇、李季組建,後來又依次吸納了孫國慶、嚴剛、臧天朔、丁武和王迪。

《樂夏》後,搖滾的輝煌時代會回來嗎?

"七合板"和"不倒翁"樂隊儘管存在的時間不長,但是對於學習西方搖滾樂和早期中國搖滾樂的探索起到了關鍵作用,更為重要的是培養了崔健、丁武、臧天朔等早期的優秀搖滾樂手。

中國搖滾樂的崛起

1986年崔健《一無所有》的公演,標誌著中國搖滾樂的崛起。

崔健這樣描述當時演出的場景:"演出時,我穿的是一件頗像大清帝國時期的長褂子,身背一把破吉他,兩褲管一高一低地蹦上了首都體育館的舞臺,這時,臺下有些騷動,有人在說:'這是什麼德性?'當音樂響起來我唱起'我曾經問個不休,你何時跟我走'時,臺下才安靜下來"。

《樂夏》後,搖滾的輝煌時代會回來嗎?

《一無所有》雖然是以西方搖滾樂的作曲技巧及編配方式創作而成,卻並不是單純的西方搖滾樂的翻版,而是"有中國風味"的搖滾樂。

崔健的《一無所有》與幾乎同時出現的解承強的《信天游》,兩首歌一北一南,引發了日後"西北風"的熱潮,推動了內地流行音樂的發展。

崔健的成功極大地鼓舞了眾多"地下"搖滾藝人,在1986年以後,不同風格的搖滾樂隊相繼成立。

中國搖滾樂的發展

在崔健搖滾事業蒸蒸日上的同時,一些風格各異的搖滾樂隊紛紛在內地成立。

他們不同於早期的中國搖滾樂隊,他們不只是侷限於翻唱西方經典,他們也試圖創作自己的原創作品。

80年代末,比較著名的搖滾樂隊有"黑豹"樂隊、"唐朝"樂隊、"呼吸"樂隊等。

"黑豹"是中國內地最早獲得商業成功的一支搖滾樂隊。樂隊成立於1987年,但1988年樂隊內部出現問題,成員頻繁更替、再加上生活動盪,使得"黑豹"發展停滯。直到1990年,"深圳之春現代音樂會"後,"黑豹"樂隊才獲得成功,躋身一流搖滾樂隊的行列。

《樂夏》後,搖滾的輝煌時代會回來嗎?

1988年,中國第一支重金屬搖滾樂隊——"唐朝"樂隊成立。1989年底,樂隊重組,吉它手劉義君和鼓手趙年兩位成員加入"唐朝"。劉義君被稱為"亞洲第一快手",演奏風格迅速、準確、猛烈,為樂隊注入了新的活力。1989年,"唐朝"在京城大酒店Party上的演出讓在場的所有人為之震撼,隨後,他們在"1990現代音樂會"上的表現更是大放異彩,意味著中國重金屬搖滾樂的誕生。

《樂夏》後,搖滾的輝煌時代會回來嗎?

在80年代組建的樂隊中,"呼吸"樂隊也成為必不可少的一支重要力量。該樂隊成立於1988年,1989年4月,蔚華在馬克西姆的Party上第一次擔任樂隊的主唱,也是內地搖滾圈內的第一位女主唱。豪放的演唱風格、中性化的形象,使她成為女性在中國內地搖滾樂中的經典代表。

《樂夏》後,搖滾的輝煌時代會回來嗎?

"1989"樂隊,也是成立於80年代末。最初,"1989"只是一支長期"演出型"樂隊——很少集中排練,只有在臨演出前才組隊。直到臧天朔加盟"1989"樂隊,為樂隊帶來了他自己的作品也為樂隊的發展創造了機會。1990年,臧天朔組織、策劃和參與了中國搖滾樂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作用的"1990現代音樂演唱會",自然"1989"樂隊成為參與表演的樂隊之一。

對早期中國搖滾樂發展做出貢獻的搖滾樂隊,還有"五月天"樂隊,劉君利、劉義君、臧天朔等1987年成立的"白天使"樂隊,常寬等組建的"寶貝兄弟"樂隊,"清醒"樂隊以及1989年相繼成立的"眼鏡蛇"樂隊、"青銅器"、"現代人"、"面孔"樂隊等。

其中"眼鏡蛇"樂隊是中國內地第一支純女性搖滾樂隊,曾經參加過"1990現代音樂演唱會"。

中國搖滾樂的輝煌

經過80年代的發展,中國搖滾樂在90年代進入了它的黃金時代。

成立於80年代處於"窮搖"階段的中國搖滾樂隊,在90年代以後終於顯示出自己的獨特價值,贏得了大眾的肯定,獲得了商業成功。

在"1990現代音樂演唱會"集體亮相的早期中國搖滾樂隊,引起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同時,也引起了港臺地區唱片公司的普遍關注,紛紛來內地資、簽約。

《樂夏》後,搖滾的輝煌時代會回來嗎?

早期的搖滾樂隊"黑豹"與香港 Kinn's 公司簽約,在香港發行了自己的首張專輯《黑豹Ⅰ》。該專輯發行三週之內,就榮登香港流行音樂榜首,從此,"黑豹"躋身一流樂隊的行列。

"唐朝"樂隊也贏得了臺灣滾石唱片的青睞,推出了首張專輯《唐朝》。

隨著外資的注入,中國搖滾樂大型的演出活動日益增加,像崔健為亞運會集資舉辦的巡迴演唱會、1994 年的香港紅磡演唱會,都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中國搖滾樂的知名度,也給搖滾樂受眾提供了親身體驗搖滾樂的機會。

《樂夏》後,搖滾的輝煌時代會回來嗎?

在老一批搖滾樂隊簽約、出唱片的同時,90年代又出現了一大批從事中國搖滾樂的樂隊,如"指南針"樂隊、輪迴樂隊、超載樂隊、紅色部隊、做夢樂隊、自我教育樂隊、新諦樂隊、穴位樂隊、佤族樂隊等百多支搖滾樂隊。

同樣,他們也不甘示弱,相繼發行單曲和專輯。另外,竇唯、何勇、張楚、王勇、鄭鈞等也相繼錄製發行了個人專輯。

這些新的樂隊和歌手成為了90年代上半期中國搖滾樂發展的主要力量。

90年代是中國搖滾樂繁榮發展的時期,這離不開80年代先驅們的艱辛探索。

80年代中國搖滾樂對90年代中國搖滾樂的商業發展、批判精神和本土化探索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反叛性是搖滾樂的精神內核,也是搖滾樂與流行歌曲相區別的一個重要特徵。

無反叛,不搖滾。

在80年代中國的歷史背景下,人們的價值觀悄然轉變,那個年代的中國搖滾樂的歌詞通過對歷史及傳統的批判、對個人生存狀態的反思、對自我的追尋等話題的探討,建立了自己的反叛形象,並影響了整整一代人。

到了90年代,儘管已缺失了80年代的精神氛圍,他們依然用歌詞的利刃,以堅決而極端的反抗態度,詩意地解讀人與社會的關係。

成立於1997年的重型搖滾樂隊——"舌頭"樂隊,在1999年發行了自己的首張專輯《小雞出殼》。專輯中的作品角度毒辣、刁鑽,將社會中的腐敗集團比作要出殼的小雞,揭露了其醜惡嘴臉和腐朽的生活。

《樂夏》後,搖滾的輝煌時代會回來嗎?

顏峻曾評價"舌頭","在那麼多怒吼著自由的樂隊中,他們唱出了機鋒,也唱出了警句,他們唱出了只有在超越了憤怒之後,在人性和歷史層面才有的高度"。

由於樂隊成員大多出身於社會底層,"舌頭"成了底層勞動人民反叛的代表人。由於底層生活的壓抑,使得他們的反叛較為激烈,甚至是極端。他們的歌詞像一把鋒利的匕首,一下戳中要害,暴露血淋淋的罪惡本質。

1999年成立的"痛苦的信仰"樂隊也是這方面的一個代表,其作品《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和《你的熱血去哪了》成為了許多"憤怒青年"的人生宣言。

《樂夏》後,搖滾的輝煌時代會回來嗎?

中國搖滾樂的蕭條

搖滾樂在中國的火熱持續得時間很短。

伴隨著港臺偶像劇的入侵,港臺流行歌曲佔據了大陸的音樂市場,搖滾樂的後勁不足,在整個20世紀90年代,中國的搖滾樂最終走向沒落。

1995年,"唐朝"樂隊的貝斯手張炬離世;

1996年,"黑豹"等樂隊與北京"憤怒樂評人"發生口角官司;

2004年的零點樂隊吸毒事件,搖滾樂在淡出人們的視野之後只能是以一種負面的姿態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這些負面新聞對於搖滾樂在中國的發展來說無疑造成了相當大的阻礙。

事實上,中國搖滾樂發展最大的阻礙則是沒有出現好的作品,當紅的花兒樂隊一度被指涉嫌抄襲,竇唯、崔健的專輯無人問津,這個年代,中國的搖滾樂市場大勢已去。

中國搖滾樂的復興

現場是搖滾樂的最大魅力所在,而就是在近幾年,各種以搖滾為名義的音樂節頻繁舉辦,促進了搖滾樂在中國的復興。

2002年,雲南麗江舉辦了第一屆雪山音樂節,由中國的搖滾教父崔健帶頭,兩天長達二十多個小時的連續演出及雪山萬人狂歡活動,讓人們感受到了一種音樂本色的迴歸。

之後,北京的草莓音樂節、天津的摩天音樂節、長沙的橘洲音樂節等相繼舉辦,都在不同程度上獲得了成功,搖滾樂以北京為中心,在全國開枝散葉。

《樂夏》後,搖滾的輝煌時代會回來嗎?

2002年至今,越來越多的樂隊開始巡演,通過在全國各地酒吧、演藝場所的演出來推廣自己的音樂,也以此獲得經濟上的收益。

中國的新老樂隊也在試圖探索新的音樂風格,一種符合時代發展的搖滾風格。

2004年,刺蝟樂隊成立。從2006年到2018年,刺蝟發行了八張專輯,從"快樂的懶孩子"到"生之響往",從"青春是青澀的年代,我明白明天不會有色彩"唱到了"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總有人正年輕"。主唱子健是個極有才華的人,他的歌詞會引起人強烈的情緒共振。高曉松說:他們是那種情緒化的樂隊。刺蝟的歌曲在頹廢中隱藏著激情,刺蝟以一種真誠如孩子的態度表達著自己對這世界的理解,一句"獨自等待,悲哀之後可能被愛"不知唱出了多少人的心聲。

《樂夏》後,搖滾的輝煌時代會回來嗎?

2006年,解散的"面孔"樂隊重組。2007年,發佈單曲《港灣》。面孔樂隊一路走來可謂是歷經坎坷,所以歐陽在《樂夏》提起當年往事數次落淚,讓人唏噓。

《樂夏》後,搖滾的輝煌時代會回來嗎?

2008年,"痛苦的信仰"新專輯《不要停止我的音樂》伴隨著"痛仰十年,再往南方開"巡演,得到圈內外一致好評。這張專輯是痛仰的一次自我顛覆,記錄了樂隊在路上的真實感受,夢想、友誼、愛情、溫暖、親情、感動均在歌中如實闡述,可謂真真切切,首首佳作。

《樂夏》後,搖滾的輝煌時代會回來嗎?

2009年,中國搖滾新教父謝天笑的新專輯《古箏雷鬼》將中國古箏與非洲的雷鬼樂結合起來,主打歌《潮起潮落 是什麼都不為》是典型的雷鬼風格,歌裡沒有了謝天笑典型的吶喊,少了點狂躁的味道和犀利的言詞。在他別具風格的音樂中我們已然感受到了這位中國搖滾新教父內心世界的轉變。

《樂夏》後,搖滾的輝煌時代會回來嗎?

2012年,盤尼西林樂隊成立。2014年,樂隊在舉行了14場"再見2016"全國巡演後解散。2017年,樂隊迴歸併發行了首張音樂專輯《與世界溫暖相擁》;同年,在16座城市舉行全國巡演。2018年,獲得第9屆中國搖滾迷笛獎最佳年度搖滾新人獎。

《樂夏》後,搖滾的輝煌時代會回來嗎?

2018年,九連真人樂隊成立。主唱兼吉他手、副主唱兼小號手阿麥以及貝斯手萬里都是連平小鎮的普通人,他們的觀眾是小鎮的鄉親,他們唱的也是無數和他們一樣與生活抗爭的普通人。《夜遊神》刻畫了連平街頭青年的熱血、鬥狠與叛逆;《落水天》表達了連平留守兒童的思家心切;《招娣》抨擊了連平重男輕女的落後傳統。《北風》描述了連平集市上賣早點人家的辛勤與無奈。張亞東說他們的歌曲總能用樸實的方式呈現簡單的真理;白巖松說他們的樂隊是紀錄片,"他們的音樂刀刀在肉,這是他們骨子裡的東西"。

《樂夏》後,搖滾的輝煌時代會回來嗎?

。。。。。。

所以,《樂隊的夏天》會帶來樂隊的夏天嗎?

這會是夏天,還是一股熱潮,刮過去就什麼都不剩下了?

網易雲有人在刺蝟的《生之響往》下評論:"這是這個夏日的單曲循環"。

《樂夏》播出後樂隊的演出都多了很多,出場費也翻了幾倍,至少,現在看來,大眾對搖滾樂的接納度增加了,是在往好的方向發展了呢!

期望未來中國搖滾樂的發展能夠步入健康、良性的發展軌道,多創作反映民生、揭露社會問題、融合民族特色的中國搖滾樂原創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