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工地內容過於真實,引起強烈不適!

工地的真實生活是什麼樣的?

一段話概括施工員的衣食住行,有人這樣說:

“平地起高樓,施工員負責衝鋒。挖基礎,打墊層,承臺地梁,地下室,牆柱,樓板……都是露天作業,所以曬黑是很正常,不過畢竟是管理人員,還可以戴草帽什麼,或者抽空躲陰,打傘就算了吧,會降低你的男性觀感。衣的話肯定要髒點(容易出汗,灰塵多),食的話感覺還好,貌似工地都不會太差,我們是早上面條或者粉條或者包子粥或者自己去外面吃,中下午四菜一湯一素,住就是板房(都有空調),或者自己去租(來得早的有補貼),行就是走路(辦公室在項目部靠近現場)。”


衣食住行,揭露工地背後的真實。

此文工地內容過於真實,引起強烈不適!

“工地上的環境,只能說髒、亂、差,再規範的工地也難免如此。大多是戶外作業,沒幾天就曬黑了,小鮮肉也得變成烤肉了吧…所以一般穿著工裝或者差點的衣服在工地,活脫脫屌絲一個。想穿乾淨點的衣服還得趁著週六日,不對,應該說趁著調休。平時下工地還敢穿新衣服的,不是家裡有錢,就是缺心眼兒…”

此文工地內容過於真實,引起強烈不適!

此文工地內容過於真實,引起強烈不適!

月入3000,頓頓外賣是不太可能了。一般項目部都有食堂,很多總包的施工員在項目上是管伙食的。儘管如此,總吃食堂難免會吃膩,很多人還是會選擇隔幾天出去吃一趟改善改善伙食。

項目部上的伙食,有好有壞,遇到的好的,師傅做菜會照顧所有人,既不會很辣很油,也不至於很清淡沒油水,這樣大家都能吃的慣。遇到壞的,那就要看具體情況了。

“早上白饅頭鹹菜,偶爾有個煮雞蛋,還得早起去搶,晚了別說雞蛋,就連鹹菜也沒得了。”

“我們這邊是領導和我們一起在食堂吃的 二三十個人,一位阿姨煮,剛過來覺得還行。米飯同樣的飯菜吃個幾年下來,你會有什麼感覺?

進了工地,不像外面的白領,吃飯是相當規律的,每天吃什麼也不用自己操心,食堂早就給你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有時心裡也會想:怎麼又是這菜,不吃了,老子今天就是要叫外賣吃頓好的!掏出手機叫外賣,五分鐘點好了要吃的東西,最後卻來了個餘額不足支付失敗,果然還是食堂最好吃了~

男人進了工地就好像脫韁的野馬進了呼倫貝爾大草原!在這裡你可以抽最嗆的煙,喝最烈的酒。

如果沒有進工地呢,那你的生活就比較難熬了,也就只能湊合抽下最香的煙,喝個最醇的酒,追求一下最溫柔的女子!

不進工地,下了班沒有免費的活動板房住,那雪白的牆面,經典的架子床…而你,只能站在工地的圍牆外面黯然神傷!

不進工地,你就不會理解早上一睜眼就是工作的那種滿滿的激情,也體會不到入睡前都在工作的那種生活的充實。

你也就只能利用閒暇時間做做菜,爬爬山,遊游泳,旅旅遊,健健身,這些時間都不能用來工作,多麼無趣的生活。不過倒是可以找個女朋友,一起花前月下,相依相伴,陪你度過不在工作崗位上的那些難熬時光!

所以,是真男人,就來工地,這裡天高地闊,大有作為,一起為中國速度添磚加瓦。

此文工地內容過於真實,引起強烈不適!

此文工地內容過於真實,引起強烈不適!

“帶著行李,住進彩鋼房,耳邊機械轟鳴、工人三五成群的路過並且投來異樣的目光的時候,潛意識裡會產生一種不合理和一種情緒,一種惆悵,作為剛畢業的學生,說不出這種不安來自哪裡。”

“我是房建的施工員,工地的生活一般就是指住在工地上的活動房,生活一般就是 工地,活動房,下班時間走走吧。我在這邊二年了,方圓二公里之內都沒出去過,除了去醫院看病。”

“住方面在活動房,我們這一般滿員四個人,有空調,人都有自己的習性,這才是住的最大難處,我剛過去的時候,五月份,我想不會很冷就沒帶棉被過去,剛好我又在空調底下,那晚我縮成一團,至今難忘,起來發現空調開的是十六度,還有一些人睡覺不能被吵,你抖個腳他都會叫你不要抖,想想老家的大床吧,愛怎麼睡怎麼睡,有些人也習慣晚睡,晚上夜宵麻將酒局也是很多。”

上班時間的施工員們是這樣的:

“每天早上五點起,五點半上班。中午有時候只有一個小時休息。有時候吃飯完趕工沒有休息。下午六點下班,有時候還加班開會之類。”

“說實話,六點下班還是好的,我有個同學,所在的項目部每天要集體上“晚自習”,不管你有事沒事,到九點才能下班回宿舍。”

“下班”後的施工員們是這樣的:

“你很少會在下班後感覺是輕鬆的,除了大節點完成了會有這樣的感覺,因為沒有假期,你要知道國慶勞動端午清明等等,這些和你一點關係都沒有。到了春節才有假期。所以每天就是工作工作工作,這是心理上的,如果一週能休息一天,那也是非常安慰,但沒有。”

其實除了以上兩種,更多情況下我們並不知道自己是在上班中還是下班了:

“九點下班也算好的了,趕上項目大面積澆混凝土,你就沒有上下班一說了,所謂‘機在人在’,只要機器不停,人就得一直跟著連軸轉。這時候的上下班也不過只是個概念了。”

所謂計劃趕不上變化,所以難免也會有下面這種情況:

“來工地一個月,恰逢自己23歲生日,小劉,今晚運垃圾,你去盯著點兒,至深夜。”

但是,也有人會這樣說!

“現場每天不一樣,看著平地起高樓,說實話我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生活毫無規律可言!一身沒得乾淨的衣服穿,還風吹日曬的。但是能夠在施工行業堅持下來的都是精英。”“

其實不論在什麼行業,哪個職位,都是有發展前途的。區別就在於你是否願意通過各種途徑來改變自己、提升自己。

沒必要糾結,矮要承認,捱打站穩。

剛畢業做施工員的人,沒什麼優勢,除了年輕。年輕既是你最大的資本,也是你最不值錢的資本;最大是因為看你能否趁年輕好好學習,充實自己;最不值錢是因為光陰似箭,幾年時間轉眼即逝,你沒法讓時間變慢,只能盡力讓每分每秒都有意義。

幹工程就像這燃燒的紙,燃燒了自己的青春年華,卻能綻放火熱耀眼的光芒!為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

此文工地內容過於真實,引起強烈不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