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学《论语》八佾 6

不知道年假前能不能学完八佾~

每晚学《论语》八佾 6

王孙贾问曰:“ ‘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tips

王孙贾:卫国大夫

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古代俗语,奥斯屋内西南角,灶上做饭的设备,古代认为这两处都有神,所以祭神。

大意

王孙贾请教孔子与其巴结奥神不如巴结灶神,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这句话不对,若是得罪了上天,就没有地方可以祈祷了。

变通一下

孔子批评急功近利的人,他们只祭拜那些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神,而不去虔诚祭祀所有应该侍奉的神。孔子认为如果因为祭祀某一个神,而不去祭祀其他的神,就会得罪上天,导致哪里都不接受祈祷和祭拜了。

so,不能抱着急功近利的思想做事,要有全局观念,大局思维,统筹把握整体利益,以免得不偿失。

No.2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tips

监:依据、借鉴

二代:夏商两代

大意

孔子说,周朝的礼仪制度是依据夏商两代的礼仪制度制定的,多么的丰富多彩呀,孔子十分赞成周朝的礼仪制度。

反省自身

孔子认为周代的礼仪制度是继承自夏商二朝,并且弘扬和发展了二朝的原有制度,因此深得孔子的青睐。

当然历史的长河是永流不止的,社会进步的征程也是星辰大海的,在前人基础之上的周朝礼仪制度自然比前代考虑到更为周全完善。

时代精神的内涵就是改革创新,我们也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不要因为自己曾经的辉煌就止步不前,要不断变革自身来适应时代的变化多端。自我变革自我创新永远在路上。

No.3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

子闻之,曰:“是礼也。”

tips

太庙:古代开国君主叫太祖,太祖的庙就叫太庙,此为鲁国周公旦的庙

鄹人:孔子父亲叔梁纥,鄹,又作邹,山东曲阜一带。

大意

孔子进了周公庙,对每件事都要请问,有人就说

:“谁说叔梁纥的儿子懂的礼呢?他到了太庙每件事也都要问呀。”

孔子听到后,说:“这就是礼呀。”

分析一波

这段话阐述了孔子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多问多请教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个人对自己不知道不清楚的事情就要多向他人请教,这不是无知的体现,而恰恰是好学的体现,更是懂礼貌的表现。如果不懂装懂,虽然能混过一时,但并不难遮蔽到永远。只有勤学好问才能变得博学厚积薄发嘛,才能领悟到学问的真正内涵。

so,我们在与上级领导和下属沟通时候,都没有必要去显示自己全知全能的架势,这样只会衬托出自己的无知。只有谦虚地请教,不断的学习,并帮助不如自己的人,才能使自身提升到更高的境界。

年前要加把劲儿咯,八佾这篇内容确实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