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特辑】“致敬英雄·‘疫’路青春”主题演讲比赛作品展播(三等奖)


【五四特辑】“致敬英雄·‘疫’路青春”主题演讲比赛作品展播(三等奖)

4月26日,由北安市人民检察院党总支、工会和团支部联合开展的五四青年节“致敬英雄·‘疫’路青春”主题演讲比赛暨主题党日活动圆满落幕。比赛现场气氛热烈,精彩不断、亮点纷呈。通过选手们讲述抗疫英雄的故事,呈现出了最美逆行者们不畏艰难、坚守一线的生动画面,抒发了向英雄致敬、向榜样致敬的情怀,激发了青年干警以先进典型为榜样,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贡献检察力量的信心和决心。

从27日开始,新媒体工作室将分期编辑发布选手们比赛时的精彩瞬间和参赛美文,以飨读者

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再次走进比赛现场,一睹选手们的风采吧!


三等奖


青春赞歌 “疫”路有你

——致敬抗疫英雄们

综合业务部 牟卿

青春是阳光的,青春是璀璨的,而青春更应该是奋斗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是曹植的青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这是岳飞的青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梁启超的青春。

而在积贫积弱的近代中国,在光明和黑暗殊死搏斗的疆场,一大批光明磊落,勇敢明智的爱国青年冲破了黑暗的枷锁,他们置生死毁誉于度外,为挽救民族危亡抱定了生死以之的决心,弥天碧血染京华,千古青史垂鸿烈,誓以血肉之躯荐于轩辕之下!这是他们在最好的年华里书写的青春,他们用青春唤醒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掀开中国历史新的一页!如今五四运动已过去101年,但它的精神却愈久弥珍,因为它代表的绝不只是一次青年运动,它代表的是我们青年人的担当和使命,是我们青年人无畏无惧的战斗精神,更是我们青年人对国家和民族炽热的爱!

100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再次需要青年人的时刻,广大青年再次用青春的热血和生命来践行着自己对国家的爱。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民皆兵,很多有志青年奋不顾身地投入到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之中。那些奋斗在抗击疫情一线的青年勇士们,他们胸怀家国、满腔热忱,用无畏的行动践行守家爱国的信念,他们每个人都是这场人民战争中的平凡英雄。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却有着共同的目标:尽己所能贡献力量。艰难时刻,方显责任担当。一群最平凡的人,置身战疫最前线,用他们坚强的臂膀称起了我们民族脊梁。他们感动别人,也被别人感动,当他们团结奋进凝聚在一起,就是最震撼的力量。这就是我们的人民,这就是五千年来,中华民族屹立不倒的力量。

千夫诺诺,不如一士谔谔,2020年2月7日凌晨,“吹哨人”李文亮医生走了,他用生命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一位平凡的大夫,一位不平凡的勇士。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他明知有风险,却仍然坚守在最危险的岗位。患病后,他说:“等我好了,我要上前线!”这种责任担当,这份大仁大爱,是多么的令人感动!尽管一度被误解、受委屈,但他用自己的良知和道德书写了一个大大的“人”,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唱响了一首嘹亮的歌。

2月23日凌晨,一个生命定格在了29岁,她叫夏思思,湖北省武汉市协和江北医院消化内科医生,在抗击疫情一线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妈妈,你还在上班吗?”她两岁的儿子在呼喊。“思思,本以为可以与你共同走下去,一直到老,去看每年春天各地的花,可你丢下我和孩子独自走了,本想病好以后和你一起上一线,可你永远留在了这个武汉的春天!”这是丈夫撕心裂肺的声音。天使走了,永远地走了。她是身披白衣的天使, 她是守我同胞的国之战士, 她更是是敢与死神抢人的战“疫”者!

还有许许多多的人、许许多多的故事我们不曾知道,但请大家多记住一些名字,他们叫王兵、何旭峰、冯效林、江学庆、林正斌、马永、何辉......他们都是勇士,都是英雄,都是中国的脊梁!

正是身边一个个人的无私奉献和默默付出,才有了我们现在安定、幸福的生活。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作为一名普通检察干警,和他们相比我的青春要逊色许多,但我不气馁,不失落。我会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做到“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我会踏踏实实站好岗,真真切切做好事。虽然我没有曹植的才高八斗,没有王猛的学富五车,但我有一颗矢志不渝奋斗的心,不论我在哪里,为了家乡、为了人民,更为了我们共同的中国梦,纵有千难万险,我也无畏无惧。

让我们大家一起手挽手、心连心,扬起青春的微笑,唱响嘹亮的歌声,相信吧,明天会更好!


三等奖

愿以吾辈之青春 护卫这盛世之中华

政治部 冯启明

鲁迅先生曾经这样说过:“从有着古老历史的中州,传来了青年的声音,仿佛预告这古国将要复活。我们一定有悠久的将来,而且一定是光明的将来。”101年前,面对山河破碎、风雨飘摇,一群意气风发的热血青年,作为一支新生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了祖国的独立和富强,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最壮丽的青春之歌。

101年,华夏大地历经沧桑,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

101年,中华民族饱经磨难,从苦难屈辱走向伟大复兴!

101年过去了,但那群青年人的山呼海啸却仍在耳旁!

我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有青年奉献牺牲的故事,

中华历史的每一分变化,都有青年顽强不屈的坚守!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在通往胜利的征途上,那些无私拼搏的身影;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在护国安宁的星河里,那些永远定格的生命!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青年英雄辈出,他们用自己的方式,镌刻下属于时代的印记;他们用自己的青春,书写着保家卫国的篇章!

1921年,十几名青年,怀着推翻旧世界的理想,捧着解放全人类的期望,用激情点燃了燎原华夏的星星之火,在南湖红船上缔造了中国共产党,改变了中国的方向和命运;两万五千里长征,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为保存革命力量,前仆后继、坚定不移;1950年抗美援朝,为抵抗炮火,129名官兵呈战斗队形卧倒在雪地,冻成了冰雕……他们是救亡图存的青年一代。

“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大庆石油工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1998年九江抗洪,洪水冲垮了堤坝,却冲不垮官兵们用身体筑起的血肉奇迹;2008年汶川地震,15名伞降兵在5000米高空惊天一跃,只为挽救更多群众的生命……他们是建设国家的青年一代。

展示中国硬核实力的北斗团队平均年龄35岁;航天报国的嫦娥团队、神舟团队平均年龄33岁……他们是强国富民的青年一代。

那年,他们的青春与国同行!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2020年,面对新冠病毒席卷中华大地,吾辈青年岂容解甲,惟有自请长缨,日夜兼程!在全国战“疫”的日子里,冲在最前线的,各行各业青年超过百万人。披上白衣,他们是捍卫群众生命健康的白衣天使;穿上警服,他们是守护城市安全防线的钢铁战士;戴上袖章,他们是维系社区运行的基层干部……是他们给困境中的城市带来支撑和温暖,用青春力量践行热血担当!

在这场武汉保卫战,中国保卫战中,选择挺身而出的青年身影,处处可见:有多次请战援鄂的汶川女孩佘沙;四天三夜,骑行300多公里返岗的95后女孩甘如意;主动接送医护人员的快递小哥汪勇;赶回家乡和父亲并肩作战的北大学子黄羽佳……这就是我们90后00后的青春担当,这就是我们带着稚气却又勇敢的中国保护人。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盖世英雄,是祖国的期盼,是人民的需要,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是责任与担当,让青年人在一边恐慌、一边勇敢中破茧成蝶、淬炼成钢。

疫情并未结束,防控仍在进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感念医者无私,兵者无畏,能者竭力,仁者纾财,民者齐心。向防疫英雄致敬!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我们扎根于这个伟大的国度,不畏一切考验和锤炼,因为这是我们的梦想之地,哪怕荆棘仍在,依然扑向山顶。值得我们不停脚步,值得我们咬牙坚持,愿以吾辈之青春,护卫这盛世之中华!


三等奖

青春不问西东 岁月自成芳华

第三检察部 刘明奇

他们是父母眼中的孩子,但现在他们多了一层身份,那就是抗“疫”一线奋斗者。“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饱含着总书记的殷切希望,鼓舞和激励着奋战在一线的青年人成为披坚执锐、一往无前的青春力量。

在这次战“疫”中,人们看到了不一样的“90后”——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在4万2千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有1万2千多名是“90后”,这些年轻的“90后”大男孩、大女孩,戴上口罩、护目镜,穿上防护服,完成了最美逆行,战斗在与病魔较量的前线,他们说:“只要能对得起职业,对得起患者,我们无悔!”

与病魔的较量是一场看不见硝烟、也听不到枪弹声的生与死的较量,危险无处不在,有的人倒在了抗“疫”的路上,有的人依然在坚守奋战,他们的英雄之举,为新时代中国青年树立了榜样。

疫情战斗中,青年一代肩负重任,也被寄予厚望。他们走在前列,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是疫情防控的青年干部,是物资转运的工作人员。

1996年出生的葛亚芳,是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护士,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

出征武汉前,葛亚芳在日记本上郑重写下这句话:“2003年非典,你们保护还是孩子的我们;2020年的今天,轮到我们保护你们了。”

虽然参加工作时间不长,但葛亚芳各项护理技能毫不逊色。清理患者口腔分泌物是一项繁琐的工作,最需要护士的耐心。有时,清理到病人嘴边的痰痂又滑了进去。她看到病人张开嘴巴,眼睛紧盯着自己,她意识到必须耐心地清理干净,因为这是她的责任。

这些天,葛亚芳心中牵挂着她曾护理过的一名老爷爷。“你们就是上海来的军医吧!我们有救了!”当时,老爷爷紧紧握住她的手,眼角还泛着泪光。一瞬间,她感到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巡视、护理、喂饭、翻身……一个班时下来,葛亚芳早已汗流浃背。

每天让她最开心的事,就是下班脱下防护装备。脸上那深深浅浅的压痕,仿佛一枚枚勋章,刻在了清秀的脸庞上,成为最美的青春印记。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有家国情怀,也要有人文关怀,发扬中华文化崇尚的四海一家、天下为公的精神,让青年人在战“疫”中破茧成蝶。彭银华、夏思思,用生命交出了自己青春“蝶变”的答卷,更有无数的青年人拿起了接力棒,奋勇向前。虽然我不能亲临战场,但可以在未来的人生大考中不负韶华,交出合格的答卷。

“中国青年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青年!中国青年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中国青年是有伟大创造力的青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这是习主席寄予我们青年一代的厚望,“走过去,生命像花儿一样开放,走下去,天上太阳正晴!”我们是追梦人,也是圆梦人,作为接棒人,我们有决心也有信心跑出好成绩,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