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縣:創業者“家中坐”貼息貸“找上門”

主流日照訊 穀雨時節,望著大棚裡生長旺盛的芸豆,莒縣閻莊鎮渚汀村大棚種植戶張守環心裡樂開了花。

一年前,張守環拿著省吃儉用積攢的10萬元和申請的8萬元創業貼息貸款蓋起了溫室大棚,悉心經營下,2019年實現利潤8萬餘元。“當時,我跟小管打了個申請,其他的都是她幫我辦的。”談到申請貸款流程,張守環說。

張守環口中的小管,是閻莊鎮渚汀村便民服務站貼息貸款代辦員管仁燕。“合作社成員只需向村級代辦點提交申請,其他所有審批都由代辦員‘跑腿’,社員只需要在家坐等就行了。”管仁燕告訴記者。

代辦業務方便的不只是張守環一人,幾年來,閻莊鎮綠天使專業合作社符合貼息貸款條件的32位合作社成員已累計申請貸款210萬元,為種植大棚注入了新鮮“血液”,合作社“抱團”邁出了創業的第一步。

收到創業扶持貸款“大禮包”的,還有莒縣中和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段存德。

從白手起家的“打工仔”到山東省“十大返鄉創業農民工”,創業扶持政策與段存德一路隨行。

“一分錢難倒英雄好漢。”段存德對此深有感觸。2017年,企業面臨廠房搬遷和擴大生產雙重資金壓力,籌集資金的渠道段存德都嘗試了一遍,無奈還有部分資金缺口無法解決。

多方借貸無門時,恰巧碰上了莒縣人社局組織開展送政策進企業活動,縣人社局黨組成員徐良慶在調研過程中得知企業困難後,主動上門送政策,為其辦理了兩年貼息貸款15萬元,此外,莒縣中和服飾有限公司還享受到5萬元一次性創業補貼和2 . 4萬元崗位開發補貼。

2019年,企業新上一批設備用於擴大生產規模,週轉資金告急,情急之下的段存德又想到了貼息貸款,提交申請後沒幾天,30萬的貼息貸款就打到了段存德的賬戶上。

幾年間,一次性創業補貼、崗位開發補貼、就業扶貧補貼、創業貼息貸款……創業扶持政策段存德幾乎“享受”了個遍。

“政府的創業扶持政策就是及時雨,多次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對此,段存德感慨萬千,“目前公司訂單排到8月份,產品出口英美等多個國家。”擴大生產後的莒縣中和服飾有限公司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2019年實現收入近800萬元,稅收100餘萬元,帶動120餘人實現就業,其中包括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和殘疾人52名。

2019年,莒縣創業擔保貸款工作交出了一張亮眼成績單———全年累計為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辦理創業扶持擔保貼息貸款3.36億元,佔全市貸款發放總額的75%,成為全省發放創業擔保貸款最多的區縣,直接扶持2645人創業,帶動就業9687人,發放貼息428.15萬元。

不僅如此,莒縣還創新“先辦後補”模式,創業商戶可先辦理貸款,後補辦貼息申請。莒縣人社局通過農商、農業等5家銀行借貸系統對當年度貸款後未進行貼息申請的創業人員進行篩選,為符合貼息條件的人員發送短信,及時為其辦理貼息申請信息補錄業務。

疫情期間,如何在抓好疫情防控情況下,實現政策精準推送,確保貸款支持“不打烊”,加快政策賦能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復工復產,莒縣人社“店小二”又動起了腦筋。

宣傳添“利器”———開發莒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平臺,將全縣適齡勞動者個人信息全部進行摸底統計調查,分類整理並建立數據庫,實行動態管理,採取“互聯網+”的方式,快速、準確篩選出符合政策扶持的人員,通過人社短信平臺發送一次性創業補貼、創業貼息貸款、技能培訓等政策辦理流程,實行點對點幫扶助推政策落實。

“打開‘莒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微信公眾號人社之窗專欄,什麼是創業貼息貸款、哪些人可以申請、申請金額、如何貼息、如何辦理,一目瞭然。”莒縣人社局培訓科科長劉廷波邊說邊向記者演示,“另外,在政策解讀欄我們專門製作發佈了簡單易懂的人社政策短視頻,方便創業者理解。”

據瞭解,莒縣人社局將對平臺中50萬適齡勞動者群發創業貼息貸款政策信息,只要是審核符合的,均可以申請最高額度為15萬元的創業擔保貼息貸款。截至目前,該局已發送信息9萬餘條。

服務增“尖兵”———成立莒縣人社服務專員包聯企業領導小組,組織40名業務骨幹作為人社服務專員,對服務專員進行綜合業務培訓,梳理最新企業扶持政策,印製5000餘份企業服務政策指南,服務專員“帶著政策”對包聯企業進行逐項摸排調查,並分類建立工作臺賬,根據調查信息整理出企業實際需求,上門送政策、送服務。

疫情期間,莒縣人社局一套“組合拳”已累計為348名自主創業人員發放創業擔保貸款4682萬元。同時,通過“專人”服務、“專業”問需、“專職”解決模式,分兩批摸排企業725家,累計為671家企業核發穩崗補貼580萬元,摸排符合創業扶持貼息貸款條件的企業93家,預計發放擔保貸款1.1億元。

(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 惠雪燁 通訊員 張建鋒 王立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