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盛滿溫情的箢子簸箕,莒縣的這個村莊還在手工編制

盛滿溫情的箢子簸箕,莒縣的這個村莊還在手工編制

  箢子、簸箕是沂蒙山區傳統柳編生活用具,特別是在農村,有著很高的實用價值。箢子是民間走親訪友時用來盛饅頭、餅乾等最具儀式感的一種工具,喜事上面蒙上紅包袱,白事是白包袱;簸箕主要用來除掉米糠和糧食裡的沙子。

盛滿溫情的箢子簸箕,莒縣的這個村莊還在手工編制

  莒縣陵陽街道楊家址坊村,曾是遠近聞名的柳編專業村。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柳編是這個村子裡主要的副業,到八十年代達到頂峰,人口不到1000人,就有200餘人從事柳編。

盛滿溫情的箢子簸箕,莒縣的這個村莊還在手工編制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們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傳統手工做的日常生活用品被機械化製造的塑料、鐵、鋁製品等大量替代,箢子簸箕笸籮等柳編制品也不例外,只有老年家庭還在用,這也極大的衝擊了這個村傳統柳編手藝的傳承和發展。

盛滿溫情的箢子簸箕,莒縣的這個村莊還在手工編制

  今年64歲的楊修,是村裡目前為數不多的還在堅守這份手藝的柳編藝人。楊修說,之所以堅持到現在,已經不是為了養家餬口的謀生手段,而是因為還有很少一部分年齡大的老人在找,用來送給成家立業後分家過日子的子女,其代表的儀式感遠遠大於這幾樣柳編的實用價值了;還有一部分就是有一部分民間收藏的需求。

盛滿溫情的箢子簸箕,莒縣的這個村莊還在手工編制

  目前在楊家址坊,和楊修一樣還在農閒時候編箢子簸箕的,也就有8、9個人,最大的72,最小的也有46歲了。在村外挖的用於柳編的地屋子(土窖子)也只有兩處了。

盛滿溫情的箢子簸箕,莒縣的這個村莊還在手工編制

  柳編的材料主要是柳條,在伏天將柳條從樹上剪下,脫皮、曬乾備用。輔助材料有噶(ga,方言音)子(一種藤條皮)、棉槐條子、皮條(用豬皮製作的含有油性透亮韌度非常好)、薄木板(做簸箕前面的舌頭)、直徑3公分左右的白蠟杆(做箢子提把)等;工具主要有量棍、鐮刀、噴水壺、穿針線的錐子、尼龍線等近十種。

盛滿溫情的箢子簸箕,莒縣的這個村莊還在手工編制

  在編制時依靠量棍、鐮刀、尼龍線等工具,經歷起底、編制、安舌、定型、補角、纏沿等十幾道工序才能完成。被水泡過的柳條非常柔韌,在手藝人靈巧的雙手下編成大體的形狀,再按照要求收攏成品樣子,這個過程不但需要力氣,還要融入自己對成品形狀的審美。這也是對手藝人手藝高低的檢驗,一般手藝嫻熟的老藝人,一天最多也只能編兩個。

盛滿溫情的箢子簸箕,莒縣的這個村莊還在手工編制

  做柳編需要在不通風、潮溼的環境裡進行,不然柳條風乾易折斷,所以一般都是在地窖裡面。只有在六、七月份空氣潮溼的時候才在室外。由於地窖狹窄、潮溼,加之通風不暢,所以環境比較惡劣且非常辛苦。

盛滿溫情的箢子簸箕,莒縣的這個村莊還在手工編制

  簸箕起好底後整個人要一直蹲在打好的底子上向外編,大小都要這樣操作,楊修說有句俗話叫“多大的人不過一簸箕就盛下了”就是從這裡來的。編箢子時候要編的質地紮實,每一行柳條都要壓實,再用扎線用力編織,一個老手藝人用心做成上好的箢子,可以做到盛上水都不會漏。

盛滿溫情的箢子簸箕,莒縣的這個村莊還在手工編制

  楊修介紹說,用柳條編簸箕和箢子都有很大的講究,簸箕要“前寬後窄”,用時要“出糠如飛”。 一個簸箕,必須具有簸箕眼、簸箕口、簸箕舌頭、簸箕膀子和簸箕腿,少了哪一樣都不算是好簸箕。簸箕的兩個肩膀要圓潤對稱,邊沿光滑無毛刺,用起來不傷手。

盛滿溫情的箢子簸箕,莒縣的這個村莊還在手工編制

  過去,這項手藝是比較吃香的。楊修說,以前是傳男不傳女,如果是男的,必須是本家門的人才行,更不會外傳。現在由於這個手藝比較苦累,而且收益不高,一天編一個簸箕,只能賣80塊錢。年輕人外出打工,一天最少也得掙個一百到二百。所以,目前沒有人去學了。

盛滿溫情的箢子簸箕,莒縣的這個村莊還在手工編制

  交流中楊修對現在沒有年輕人願意學這門技術,這門手藝面臨斷代失傳的現狀感到很無助。小到一門手藝,大到一個行業,如果沒有市場價值,又不會在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維持傳承發展的動力也就沒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