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老旧小区环境必须建立一套长久的维护机制

疫情过后老旧小区的改造工作再次被提起。2020年4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表示,住房城乡建设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力度,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推动惠民生、扩内需。2020年,各地计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涉及居民近700万户。

老旧小区是指2000年底前建成的住宅区,这些小区大多是当时房管局和国有企业的自建小区。小区建设标准较低,多为混合结构,特别是小区的基础设施较差。供电、供水、消防、供暖、电信、排污、给水等设施老旧,缺少停车、绿化及活动场地,居住环境恶劣。

改变老旧小区环境必须建立一套长久的维护机制

通过对老旧小区的改造可以更新老旧的基础设施,增加停车场、活动场所、新增园林绿化面积改善居民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老旧小区的改造实施所需资金各省、市都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由政府完全出资,条件差一些的地区采取了业主出资,政府给予一定补贴方法。同时一些地区还采取了引进社会资金的办法,目的就是彻底改变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老旧、配套不足、生活环境恶劣的现实。

老旧小区的改造在一些实验地区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改造和新增了基础设施、新增了活动场所、增加园林绿化。彻底改变了老旧小区的恶劣环境,实现了人民群众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

改变老旧小区环境必须建立一套长久的维护机制

但是如何维护和管理好这些新增的基础设施、活动场所和园林绿化。让新增的设施、设备能有较安全的运行;让优美、干净、整洁的环境得到保持,这便是摆在老旧小区业主面前的一道难题。

新增的小区照明系统、消防系统是需要专业人员维修和管理,公共电费和公共水费是需要体全业主公摊。

新增的停车场及设施是需要专业人员维护,车辆和人员出入的秩序是要专人维护。

新增的环保垃圾屋是需要专人清洁和清运,地面、楼道也是要专人保洁。

小区的树木、花草是需要专业人员,淋水、除草、施肥、修剪和管理。

新增电梯的楼宇,还需要有专业企业进行维保,同时每天还要有专业人员进行运行管理。电梯的维修、零配件的更换、运行等都需要费用。

以上这些都是要有专业人员进行维修、养护和管理,如果没有一套有效的维护和管理机制这些新增的设施、设备就会提前老化成为摆设。

改变老旧小区环境必须建立一套长久的维护机制

电梯、如果没有人管理和维保就无法安全运行,业主出行就是不安全的。

消防设施没有人管理和维护,为灾到来时就会成为摆设。

排水设施没有人管理和维护,暴雨时雨水无法排出,小区就会变成湖泽。

小区的绿化如果没有园丁的细心管理就会杂草丛生。

美丽的家园、安全舒适的环境,是需要专业人员维护和管理。如果老旧小区新增了配套设施改善了环境,但没有建立一套符合小区的管理机制,这些新增的设施就会变成摆设、美丽的家园和安全舒适的环境很快就会消失。

改变老旧小区环境必须建立一套长久的维护机制

建立一套符合小区的管理机制需要老旧小区的业主改变观念,适应花钱买服务的现实,相信专业的事情应由专业的人去做;抛弃小区管理只是搞搞卫生、看看大门的旧观念;放弃由政府出钱大包大揽小区物业管理的幻想;拥抱网络技术、智能科技给小区带来的便利。

说的通俗一些就是业主要为小区的共有设施设备及公共场所的维修、养护和管理,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及秩序承担义务,缴纳物业管理费。

小区物业管理无论是业主选择自己管理,还是聘请专业的物业企业进行管理或其它管理机制都尊重它的社会属性和专业属性。

改变老旧小区环境必须建立一套长久的维护机制

小区物业管理是社会公共管理离不开全体业主的参与,这就是它的社会属性。因此小区的物业管理需要全体业主的参加,充分调动业主的积极性,尽最大努力满足大多数业主的要求。同时个别业主在自己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时要学会尊重大多数业主的意见,学会妥协。

当今社会科技高速发展,网络技术、智能科技让小区的公共设施设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便利。而这些设施设备的维修、维护和管理更是离不开专人员,这就是小区物业管理的专业属性。小区业主委员会不是万能的,主要工作应该是监督和管理小区《物业管理服务合同》的执行情况,管理好小区的公共收益和专项维修资金,专业的事情还是应该由专业的公司去做。

改变老旧小区环境必须建立一套长久的维护机制

老旧小区业主享有共有权力、履行义务,在小区里建立一套长久的维护机制,是必要的不可回避的,在制定时大多数业主要积极参加,达到最大共识,同时还要重视它的专业性。老旧小区建立一套长久的维护机制是小区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