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關鍵小事”不容小視

這件“關鍵小事”不容小視

新華社:分類在指間,文明在心間。垃圾處置從不分類到分類,難免會帶來這樣那樣的不適應、不方便。實行垃圾分類,遠不只是社區裡多擺了幾個垃圾桶那麼簡單,而是意味著要改變不環保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真正樹立綠色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實現這一文明的躍升,無疑對我們每一個人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垃圾分類不是“運動”,不可一蹴而就,貴在久久為功。萬事開頭難,但一旦認準了,堅持不懈做下去,就會不斷帶來新氣象,讓我們共同生活的家園更加美好。

人民日報:垃圾分類不是小事,不僅是基本的民生問題,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題中之義。它也不是易事,需要加強科學管理、形成長效機制、推動習慣養成。它更不是哪一方面的事,需要全社會人人動手,一起來為改善生活環境作努力,一起來為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作貢獻。垃圾分類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政府、企業、社區、居民等多方主體,包括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等多個環節,需要協力推進。

新京報:

總體來看,推進垃圾分類是剛性的,儘管當前情況特殊,但垃圾分類節奏不能變、標準不可降。就在4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的新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還明確國家將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以此而言,養成垃圾分類的良好習慣,可謂宜早不宜晚。而只有當多個主體形成推進合力,垃圾分類才能更快地成為一種公共習慣。

北京晚報:從生產、消費、分解的全產業鏈來看,垃圾分類處在末端,看似小事一樁。不過,事情雖小,卻彰顯先進的生態理念;邏輯雖淺,卻凝聚著可持續的生活智慧。既然小事作用大,就要從小處著手,當大事來辦。單位和市民要在傾倒垃圾前嚴格按四分法進行分類;生產經營場所、公共區域要因地制宜設置分類收集容器……垃圾分類從“小”做起,就是要從這些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從被動到主動,最終養成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