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万象,分秒在变,人们应该用生命本有的道来以不变应万变

世间万象,分秒在变,人们应该用生命本有的道来以不变应万变

老子由“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开始,把自然现象的因果律,用比喻来反复说明,一切都在无常变化中。飙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是谁主宰这一切呢?是天地。天地都不能长久,更何况人哪!南怀瑾先生指出世间万象,分秒在变,无法把握,亦无须把握,人们应该用生命本有的道来以不变应万变。

看看呱呱坠地的婴儿,生下来都是两手紧握,成为两只小小的拳头,仿佛想要抓住些什么;看看垂死的老人,临终前都是两手摊开,撒手而去。这是上天对人的启示,当他双手空空来到人世的时候,偏让他紧攥着手;当他双手满满离开人世的时候,偏让他撒开手。这就告诉我们,无论穷汉富翁,无论高官百姓,无论名流常人,你都无法带走任何东西。上天总让人两手空空来到人世,又两手空空离去。既然如此,又何必偏执于某一点、某一事、某一物呢?

一休禅师自幼就很聪明。他的老师有一只非常宝贵的茶杯,是件稀世之宝。一天,他无意中将它打破了,内心感到非常愧疚。但就在这时候,他听到了老师的脚步声,于是连忙把打破的茶杯藏在背后。当老师走到他面前时,他忽然开口问道:“人为什么一定要死呢?”“这是自然之事,”他的老师答道,“世间的一切,有生就有死。”这时,一休拿出打破的茶杯接着说道:“你的茶杯死期到了!”说完一休将茶杯碎片交出,转身而去……

无论多心爱的东西,无论怎样细心呵护,无论怎样小心翼翼,都有可能损坏、破碎、遗失,即便一直保存着,恐怕也会发黄、生锈、破旧不堪,物品如此,人生亦是如此,想要紧紧抓住,牢牢把握,是绝对不可能的。但是,即便如此,人也不能忘记生命的意义。

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了。第一年,它结了10个苹果,9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对此,苹果树愤愤不平,于是自断经脉,拒绝成长。第二年,它结了5个苹果,4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哈哈,去年我得到了10%,今年得到20%!翻了一番。”这棵苹果树心理平衡了。

这棵苹果树还可以这样做:继续成长。譬如,第二年,它结了100个果子,被拿走90个,自己得到10个。很可能,它被拿走99个,自己得到1个。但没关系,它还可以继续成长,第三年结1000个果子……

人们很多时候,都像这棵自作聪明的苹果树,舍本逐末,忘记了自己究竟要什么。

其实,得到多少果子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苹果树在成长!等苹果树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那些曾阻碍它成长的力量都会微弱到可以忽略。所以,不要太在乎果子,成长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太过于在乎一时的得失,而忘记了成长。

人应该把自己的生命想象成一个沙漏,在沙漏的上半部,有成千上万的沙子。它们在流过中间那条细缝时,都是平均而缓慢的,除了弄坏它,任何人都没办法让很多沙粒同时通过那条窄缝。这就如同人生的不可掌握,但是即使每天都有一大堆的烦心事等着我们去做,我们也必须耐心地解决,否则沙子就会堆积在我们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