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变!2020年市级指标到校生,只有479三校七区,成最大赢家!

2020年,四川教育政策变得有点多!可谁也没想到最大的巨变在初升高:禁止自主招生、禁止掐尖、禁止跨市州招生。

就连“最好、最快、最省事”的升学方式之指标到校政策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成都市级统分指标只有479三校七区,不再有各区省级示范高中参与分配。

NO.1|壹


巨变!2020年市级指标到校生,只有479三校七区,成最大赢家!

(2020年成都市普通高中指标到生政策)



市直属学校指标到校生比例为学校面向“5+2”区域统招生计划的50%。各区(市)县指标到校生计划比例不低于其所属的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在本招生区域统招生计划的50%。


解析:


换言之,市级统分指标只属于市直属学校,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四七九”三校七区。而今年,中心城区省重的指标到校只能在本区域招生,属于区域指标。


举例:

成都七中(林荫校区)2019年统招生人数为376人,该学校的188个名额可在“5+2区域”招收符合指标到生条件的学生。


然而,川师大附中属于锦江区的省级示范性高中,在新政之下,她的188个名额(2019年统招生376名)只能全部在锦江区招收符合指标到生条件的学生,意味着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等区域的学生只能通过中考成绩进入。


这一政策的巨变,足以可见中考的重要性,宝宝们如果想要进入成都的一类高中,就要拼成绩啦!同时,也为成都各区的教育资源带来了真正的公平。


NO.2|贰


对比2019年的政策文件,市级统分指标的来源一是市直属学校,二是中心城区各区确定一所省二级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


巨变!2020年市级指标到校生,只有479三校七区,成最大赢家!

(2019年成都市普通高中指标到生政策)


2019年成都市中心城区指标到校生市级统分指标分配名额中,面向“5+2”区域分配的名额一共是1467个,其中479三校七区的分配名额是722个


2020年,市级统分指标来源范围缩小,由2019年的21所高中(校区)减为2020年的四七九的三校七区,可供分配的指标总数减少50%多(745个),可能带来一系列的影响:


1、分配到各个初中学校的市级指标总数减少,中考成绩成为跨区升学主要途径,计划升入川师附中、十二中、二十中等高中更依赖中考。


2、通过市级指标升入高中概率变小,对市级指标的争夺集中在479三校七区,预计仅有年级前10名左右的学生能够获得,甚至更少。


2019年获得四七九名额较多的,还是大家熟知的那些名校,比如三小联中。


↓↓↓

巨变!2020年市级指标到校生,只有479三校七区,成最大赢家!


从上图统计可以看出:


拿到四七九名额最多的初中则是七中育才(水井坊)16个,树德实验(东马棚)15 个,华阳中学14个,石室联中(陕西街校区)、七中育才(学道街)、七中育才(银杏)、石室天府中学都拿到了13个。


紧随其后的石室北湖和青羊实验则都是12个。二十中拿到11个,七中万达、师大一中、石室联中金沙校区、中和中学分别拿到10个。


3、之前各区一所省二级以上示范高中统招12%名额回归本区,区内指标将扩大,升区内高中更有优势。


加之省教育厅取消自主招生的要求,优生主要通过中考进入目标学校,成绩不是很有优势的这部分学生,更愿意选择区内指标(区内高中不是很好的除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