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柔一刀”,成都市細則也不是完結篇

成都菲媽 成都養娃那些事2020-04-19 21:30:00

■【關注】成都養娃那些事各平臺號,收穫雞娃攻略,助您孩子早日成為牛娃!

■ 本文2823個文字,閱讀全文約5分鐘

“溫柔一刀”,成都市細則也不是完結篇

如果不是有家長在問,4月17日的成都市招生通知,我有點不想來講,為啥,就跟連續劇沒有大結局一樣,最後的彩蛋還沒出來,提前劇透怕逆轉,雖然不是大逆轉,但小變化還是有的。


“溫柔一刀”,成都市細則也不是完結篇


本週的更文計劃原是講綿陽教育神話和成都雞娃的關係。而這個週末,我最想吃的瓜是某貓總裁正宮娘娘手撕網紅三的故事,畢竟這個季節芍藥花開正當時。


算了,談回正事,好歹是比四川省的政策更進了一步,那就先解讀一下,後面有新的文件再來補充。


從中央,到省教育廳,這次是到了成都市,文件叫做《成都市2020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通知》,主旋律肯定是100%搖號,無論是中央還是省政策,這個是跑不脫的,但整體上來說成都的招生通知貫徹下來算是溫柔一刀。在今年這個特殊的時期,還是應該點個讚的,畢竟,家長已經夠焦的了。


雖然整體較之往年做了不少調整,但是也保留很多,有些家長倘若不是因為公民同招的熱點和升學季的檔口,也不會關注到這麼多細節,其實很多政策都已經執行了很久,因為可能之前和自己的關係不大,也就沒注意,所以升學政策也並不是一日之計,都是經過好幾年的預熱、執行,然後調整。而100%搖號也是從30%搖號試點以後的進一步調整。


現在很多人關注的“多校劃片”,也是提了好多年,即使要推進,也不可能是一步到位,目前成都的初中已經是多校劃片,如果要推進到小學階段,難度還是很大的,所以國家政策也是要求審慎的推進。近幾年小學學區房還是安全的。就算多校劃片推進到小學階段,還是有優質區域和非優質的差別。


目前國內的基礎教育改革是勢在必行,但是推進的步調卻也一定是謹慎的,畢竟在這個國內國外形勢異常複雜的情勢之下,不能亂了老百姓生活的步調。


而成都教育系統的這次調整,是在可控範圍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家長的選擇權,同時給了民校喘息的機會。既然改革不可避免,那就來得溫柔一些。


但是隻要調整,就一定有被調整的,是否有人因此誤傷,那是肯定的。不過在一個不確定的世界裡,哪有全部確定好了的道理,那就只有擁抱變化,不然還能咋樣?


“溫柔一刀”,成都市細則也不是完結篇


家長層面


民辦搖號,公辦保底(非統籌),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家長的選擇權。


“未被民辦學校錄取的適齡兒童少年,仍按劃片就近入學或劃片電腦隨機錄取等方式就讀公辦學校;已電腦隨機錄取到民辦學校(含直升一貫制民辦學校)的適齡兒童少年的公辦學位確定辦法由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根據區域實際情況制定”


關鍵詞:按劃片就近入學或劃片電腦隨機錄取方式就讀。這是區分了公立小學和公立初中的入學方式,但是基調就是保留公立的原有錄取方式,而非之前網傳的“同類順序靠後”,也就是非統籌。


民辦不中,並未剝奪學區房入讀的排序。當然,這個政策隻影響的是,有學區房仍然想擇校的家長,沒有學區房,一心民辦或者不想讀民辦,一心公辦的家長不受影響。一句話,若進不了民辦,回得去公辦。今年回得去,不代表明年及以後如此,政策及政策的解釋權取決於官方,所以管好今年的事再說。


話說回來今年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甚至高考的政策全線都調整了。我也是服了我自己了,全年看下來,文章居然覆蓋幼兒園,小升初,中考,連高考的強基計劃也解析了。感謝本科法律專業和教育行業十餘年的混跡,應該不得錯過雞娃相關的關鍵情報。


總結一句,教育改革勢在必行,從頭改到腳,漠視變化,吃虧的是自己娃。


關於今年民辦搖號,公立保底的細節,去翻那些機構號或是新聞號,多得很,我想來說下,這個執行中,家長要提前考慮的概率問題:


民辦只有一個志願,如果不中,備選是什麼?是回公辦還是一開始就不去擠一類民校。一類民辦依舊火爆,因為有學區房的家長可以放手去搏一下了,原來就怕不託底,這下就是優和更優的關係了。


“溫柔一刀”,成都市細則也不是完結篇


只是一心民辦的家長要考慮下了,一類的中籤率會下降,而民辦志願又只有一個,目前關於補錄的政策也沒有,那要不要一開始就填有把握的二類呢?否則回公辦統籌的學位是否甘心。


如何最終確定學位?


已被民辦小學錄取的學生家長鬚於6月29-30日在網上系統中進行公、民辦學位最終確認。

已被民辦初中錄取的學生(含電腦隨機錄取和一貫制學校直升)家長鬚於7月18-19日在網上系統中進行公、民辦學位最終確認。

逾期未確認學位的適齡兒童少年,默認為公辦學位。”


最終走公辦和民辦的決策權還是在家長,甚至還有個考慮期,我覺得還是挺人性的,還可以讓家長猶豫抉擇一下。不過裡面有個風險,對於搖中民辦,同時公辦也不錯,故而搖擺的家長,如果放棄搖到手的民辦,原公辦是否還給保留,畢竟這裡面還是有機會成本的,啥子好都被佔完了。這一點還待區上政策確認。


民校層面


對於民校也並沒有把所有的路都堵完,一貫制保留的做法是全國通行的,幾乎所有的一二線城市都保留了一貫制直升的機會。


一貫制的學校並不多,而且一貫制學校的直升名額到底有多少,如何分配,是由區上來決定,還是學校自己決定。


一貫制如果把所有的初中名額都給到自己的小學,比如JX,那基本小升初的升學路線實際前移到幼升小。三年的私立學費一下變成九年,是不是每個家庭能承受的?


一貫制要同一的法人還是同一集團就可以了。JY能不能由金蘋果的小學升上去,大概率是不行的,


幼升小符合一貫制嗎?顯然幼兒園是不包含在內的。幼兒園是非義務教育階段,幼兒園直升不符合政策。


還有一個家長要考慮,一貫制真的好嗎?為了躲避小升初的壓力,一頭撞進一貫制,難道一定不是掉入另一個坑?


說到底,4月17日市上的政策還是有不確定的地方,區政策和民辦招生範圍和計劃(哪些學校有全市招生的權限,哪些只能在區內,可能有部分鎖區)沒有出來之前,一切都沒有塵埃落地。


市上政策更多的是給到各區教育局和各民校、公校制定細則的方向,普通的家長們還是要看最終解釋權,因為那才真正的作用於每個家庭,不然你拿著市上,省上的政策巴拉巴拉的,學校不一定鳥你。


個人覺得接下來各區細則壓力還是蠻大的,特別是各區的教育資源又那麼不均衡。成都市的中小學又有市屬和區屬的差別,如果把解釋權下放到區,哪個區的教育政策不夠惠民,用腳投票的家長就得挪窩了,畢竟挪區比挪市,挪省還是要容易一些的。


既然不是大結局,說的再細,也都是據判斷,據估計,沒有太大意義,我又不是培訓機構和房產中介,要為招生和賣房造勢,弄些並不確定的消息來圈人。對於我來說,好好輔導,迎接復課,研究性價比高的雞娃方式最重要,畢竟今年經濟形勢擺在那的,除了房貸,每個家庭支出最多的就是教育了。"大概也許可能是"的消息,是很費錢的。


等4月30號以後,各區的細則和民辦學校招生計劃出來,有啥子要調整的,再來擺。


作者丨成都菲媽

■【關注】成都養娃那些事各平臺號,收穫雞娃攻略,助您孩子早日成為牛娃!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哦

孩子的旅程,漸行漸遠

讓我們結伴陪你走一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