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懒惰,从小事开始

关于改变自己,有这样的一种说法叫21天改变法,只要一件事坚持21天就你能形成习惯,从而就能克服惰性得到改变,所以现在很多每日1万步挑战、一个月早起打卡、三个月晨跑计划等等,其实都是希望通过克服惰性,来改变自己现在的状态。不过刚开始总是热火朝天,信心满满的,甚至每天都在朋友圈分享截图,没过几天就开始销声匿迹,仿佛没有参与过,可见很少有人能一直坚持。

打破懒惰,从小事开始

21天改变法其实是很好的,不过是我们的方式不对。

而现在心理学家们就专门提出了一种方式,用来纠正惰性的生活方式,并且给人带来良好的改变,这种方式也被称作普瑞马法则

打破懒惰,从小事开始

简单的来说,普瑞马法则就是让我们给自己要做的事情排个顺序,从困难到容易,从讨厌到喜欢,从而强化内心的力量达到改变的作用。说起来很简单,但是真的实施起来却是很难,因为普瑞马法则就需要做到计划有规律性执行有强制性持续有强化性

根据普瑞马法则的要求,首先咱们要在一个一定的时间周期内,对自己需要处理的事情来做一个排序。不论咱们从事什么职业,排序只有一个要求,从难到易,从讨厌到喜欢,每件事情所需要完成的时间由自己来确定,根据每件事的难易程度不同,规划1到2天或者3到4天不等,有一定难度但在合理范围内,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就能攻破的问题,这样的才有意义,才能真正的帮助我们达到计划的目的。

计划做好了,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计划的执行力了。我们所设定的计划能不能成功最依靠的就是执行力。咱们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万事开头难",咱们的计划就是贯彻了这句话,从一开始咱们就得迎难而上还不能知难而退,回想咱们学习时,习题遇到不会的跳过后,又是否还想去努力的专研呢?写了一大堆的解题思路后来看了后影响还深刻吗?相信咱们大多数人的答案都一样,下次遇到了还是只能跳过,所以在这个计划中,

绝对不能跳过,因为很可能一跳就直接跳到了最后,一开始遇到的难题,我们就要花时间去攻破它,攻破第一个难题后才能处理下一个问题,严格按照计划去进行,这样才能最大化的发挥计划的作用。

认真的执行完了咱们所制定的计划,最后就是要验收成果,在计划结束的时候回头看,从一开始觉得十分困难的事现在来看是不是也不觉得有多困难了,同时完成了以前认为自己完成不了的事心里也有极大的满足感了,对待接下来做的事情也更有信心了,这就是普瑞马法则的强化作用,计划的一开始就是最困难的工作,在完成时不仅强化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增强了工作效率,同时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因为难度的降低,完成起来就更加得心应手了。先处理困难的事,再处理不那么困难的事,就是对前面行为的一种强化,而这种强化效果一直持续下去,那潜意识中我们对待困难的力量就会更强,对待未完成的事情也就更积极,那惰性自然而然就在这样的过程当中被减弱了,也就达到了我们想要的目标。

打破懒惰,从小事开始

说到这儿了,咱们有的朋友可能就会想:完了,看来我只有一直当一条咸鱼了,我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调调,怎么能坚持到这么长的时间,就没有什么更简单的方式吗?难道只有一直这样懒惰下去吗?

可以肯定的说简单的方法是没有的,如果说克服惰性很简单就可以完成,那就不会那么多网友自称咸鱼了,也不会有各种各样打卡的活动了对吧。不过心态咱们要摆正,首先能想要去克服惰性就是一种进步,其次要明白克服惰性这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一件事,没有什么事情是一下子就可以做好的,就像冬天到了,树会落叶,但叶子也是慢慢的落下,不会在一夜之间就全部落完。长期的计划咱们可能坚持不了,可以先从短期开始啊。就比如咱们是学生,就可以先以一个星期为计划,给每天的学科作业排个顺序,固定每一科花多少时间,先取得阶段性的成果,等自己适应了,然后再制定一个长期的安排。以此类推,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制定适合的计划,只要开始计划了,你就离改变不远了,没有人能一口就吃成个胖子,心急是吃不了热豆腐的。

所以如果你对自己现在的状态感到不满意,不妨仔细的想想,是否是因为惰性已经在开始影响你的生活;又或者是你想变的更好,但却不知道该如何去改变自己的状态,那么就可以试试咱们的普瑞马法则。希望咱们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克服自己的惰性,以更好的状态面对我们未来会迎接的挑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