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復興,任重道遠

不知道從何時起一種論調就大行其是所向披靡,那就是中華文化衰落了。無論街頭巷尾的市井平民還是身居要職的社會精英;無論勉強度日的平民百姓還是身價不菲的豪商巨賈,無論是目不識丁底層群眾還是博覽群書的知識分子,尤其是影響力頗大的那一群公知,茶餘飯後是感慨中華文化衰落了,在公眾媒體上依舊痛心疾首中華文化不行了。這種論調如此盛行讓驚且懼,又有人曾經舉著大棒子教訓我們道:落後就要捱打,於是乎本來不怎麼相信這種論調的人也在“捱打”的恐懼下居然也信了,一邊驚懼於大棒子的威懾一邊也跟著喊“中國文化真的不行了”,就這樣,幾乎全社會都越來越覺得:中華文化真的不行了。

文化復興,任重道遠

北京天壇

當下的現實就是這樣,整個國家基本上都認同這個結論,然而奇怪的是,這個結論怎麼得出來的,幾乎沒人都說得清楚,而絕大多數人則是“大家都說不行了,那麼大抵或許差不多是真不行了吧。”

其實最早說“中國文化不行了”的人還不是我們中國人而是日本人,天天嚷嚷著“中華文化不行”那些人記住了,記得像你們的前輩日本人致敬,他們說得可比你們要有水平多了——“崖山之後無中國,煤山之後無華夏。”所謂崖山,是宋末大臣陸秀夫揹著宋朝最後一任皇帝跳海的地方,所謂煤山就是明朝最後一任皇帝崇禎自縊的地方,日本人此說可謂引經據典辭令華麗,但是其心可誅。

其心可誅之一,狼子野心忘恩負義,覬覦我中華地大物博,此說實為其侵略造勢;其心可誅之二,妄圖竊據中華文化的傳承,以漢文化正統自居,想要這樣做的還有韓國;其心可誅之三,妖言惑眾混淆視聽以消磨我國人之信念和文化認同。日本人的第一個企圖已經被粉碎了,但是後兩者影響至今;現如今宇內妖氛重重,倘若不能撥亂反正恐將危矣,時至今日,中華文化我們甚至真的不如日本繼承和發揚得好,晚晴時期我們被“一生俯首王陽明”的伊藤博文打敗,建國以後吳清源甚至要到日本去學習圍棋,即便是如今日本佔據中國瑰寶中醫藥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市場……。

然而,日本人有是說,卻沒有說:中華文化不行了,而是說“中國人的中華文化不行了”,甚至日本人依舊視之為瑰寶。日本人即便處心積慮詆譭中國依舊不敢說“中華文化不行了”,然而一百年來卻無數中國人自己把自己的文化棄之如敝履,逢人比說“中華文化不行了。”

中華文化真的不行了嗎?中華文化到底如何不行?中華文化為何不行?這些問題我問過無數人,也得到過很多回答,無外乎以下幾種:

其一:中國文化是“醬缸文化”,它不但從來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還烏煙瘴氣一塌糊塗,即便是有進步的思想和進步的個人,也遲早會被這一“醬缸”染成又黑又臭的樣子。事實果真如此嗎?中華文化不解決任何問題,中華文明何以是全世界獨一無二能夠延續至今的文明?中華文化是“醬缸”何以歷朝歷代不乏人格獨立精神超脫的豁達之士?且不說唐宋無數的名士風流,即便是多為人詬病的明清兩朝亦有王陽明、顧炎武、龔自珍之輩,同樣也有在無比輝煌的文明成就。

其二:中華文化是老年文化,不思進取,墨守成規,儒家中庸之道害死人。可笑的是,我問他們何為中庸之道,竟無人能回答。這也是一個特別有意思的事情,凡是痛罵“中庸”的人,基本上都不知道何為“中庸”更不用說學習《中庸》原文了;凡是痛罵“儒家誤國”的人都最多對儒家思想一知半解,對於四書五經也停留在知道書名的層面;而凡是真正懂儒家的人,卻幾乎不會提出太尖酸刻薄的指責。難道是儒家洗腦的能力真的恐怖如斯?

文化復興,任重道遠

中庸之道


其三;中華文化是虛偽的文化,表明仁義道德背地裡殺人舔血,表明衣冠楚楚背地裡男盜女娼。相信有如是說的,真的瞭解中國古代史?我甚至懷疑,真的瞭解現在的中國人?在我們這一代的觀念裡,似乎封建社會就是無比血腥黑暗,似乎都是人吃人,似乎每個人都活得苦不堪言朝不保夕。很大程度上這都是“教育和宣傳”給我們的錯覺。撇開戰爭和自然災害之外,中國社會一直都是溫情脈脈的,市井百姓如此,上層的士大夫也是如此。唯一比較突出的矛盾就是地主和農民的矛盾,這也是魯迅罵二十四史“字縫裡裡都寫著吃人”的原因,土地兼併和貧富差距問題是任何社會都無法避免的,即便是如今都能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已經無關某個文化而是整個人類的問題,真要論起來,中國的地主比西方的資本家反而要善良得多也有人情味得多。其實,中國文化的虛偽性更多的是表現在“政治”和官場上,這點毋庸置疑,但是實際上這與文化的虛偽無關,虛偽的不是文化而是……。

其四:中國文化的巔峰是先秦諸子百家時代,此後一代不如一代,自從董仲舒大一統為官方意識形態以來,秦漢不如先秦,魏晉不如兩漢,隋唐不如魏晉,宋元明清就更不堪了,惶及民國之後呢。對於持這種觀點的人,我真想噴他一臉花露水;真是用著中國文化的思維說中國文化不行,邊吃飯邊砸鍋,邊喝奶邊罵娘。照這種邏輯,孔子還天天唸叨著“世風日下人心不古”要“克己復禮”呢,老子也提倡要“復歸“鄰國相望,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上古社會呢,春秋戰國諸子百家又怎麼會是巔峰?是不是越古才越是中華文化的巔峰?是三皇五帝時期?還是新時期時代?或者直接是“中國猿”時代才是中華文化的巔峰?

這種說法顯然是無稽之談,諸子百家時代的確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高峰,但是中國絕對沒有一代不如一代,學術界公認的是“兩宋才是真正的文明巔峰”。文化絕不可能是一代不如一代的,它只可能波浪式上升,因為文化不光只有傳承,更有發展。或許目前我們處於一個波浪式上升的相對低谷,但是假以時日一定會再上頂峰且高於之前的任何一個高峰。

文化復興,任重道遠

文明呈波浪式上升

最後,回答開始的問題,中國文化真的不行了嗎?中國文化不是不行了,只是睡著了,目前正在慢慢甦醒過來。我們的文化一直表現為無比強大的包容性和同化能力,如今世界上主要的兩種文化激烈碰撞,其他多種文化異彩紛呈,這種格局下,最後脫穎而出的是誰不是呼之欲出嗎?

(文中所有圖片都源於網絡,侵權聯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