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方方日记,我选择相信她的初衷是善良的,只是表达如芒刺

纷繁的舆论场中,我们总喜欢非左即右的立场,因此更擅长用非对即错的论述态度说事儿,要不你死,要不我活。所以,要评价方方的对与错,怎么讲都是不讨巧的,尤其在对方方汹涌而至展开批评的当下,没有鲜明的态度和立场是会挨骂的。

但是,即便在这种情况下,我仍然想谈一谈个人看法。


对于方方日记,我选择相信她的初衷是善良的,只是表达如芒刺

让我感到悲哀的是,方方居然会成为疫情期间最为火热的话题,而且这个讨论场已经和疫情无关,完全成了一场水火不容的情绪对立,大家对情绪的发泄重于对事实本身的讨论,对人身的相互攻击,多于对本质的求索。

我一直在想,同样的日记内容,如果发生在一个不知名的人身上,可能会被大量的垃圾消息所消弥,即便写的更刻骨,可能也引不起丝毫波澜,方方日记的火,和其身份是密切相关的,毕竟,她曾经是湖北作协的主席,也是比较知名的女作家,这些身份无疑成了助火的油。


对于方方日记,我选择相信她的初衷是善良的,只是表达如芒刺


我坚持认为,我们的强大和自信,足够应付一篇私人日记的冲击,我们也有这个自信。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容许方方在国外发表日记,这恰恰反应的是我们国家的气度和胸怀,如果我们去阻挠,可能更会给其它国家落入口实。

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尚且避免不了各种打击和磨难,何况是一个世界大国,在发展壮大的强国之路上,更少不了百般阻挠和磨难。别说是一个方方,就是一百个方方,也无法撼动疫情成功的事实,也无法抹杀取得的成就,这也是为什么民间与方方不共戴天,但国家层面一直未明确表态的原因,因为我们是有这个自信的,别说日记是在美国和德国发表,在全球每个国家发表又如何?

方方日记,掀不起浪花的。这个自信,我们绝对是有的。


对于方方日记,我选择相信她的初衷是善良的,只是表达如芒刺

对于方方,我还是愿意从善良的角度去考虑,我不认为她是为了钱财,为了谄媚他国。我认为她的初衷还是想表达身在疫区人的所感所想,如果疫区是北京或者上海等城市,我想她可能写都不会写,作家对于事物的观察从来都是敏感和急欲表达的,只是方方的方式过于热烈过于直接,这对于一个善于从逆境寻找阳光的民族来讲,是种伤害和冲击。

我认为方方的性格应该是比较偏执的,属于那种永不服输,或者说是永不服气的性格,你惹来战,且迎且战,所以我们看到,越是外界怼的厉害,她的战斗性越强。我甚至怀疑,国外的出版,可能就是她一种怄气的表现。

对于方方日记,我选择相信她的初衷是善良的,只是表达如芒刺

另外,我更反对因为方方而对整个作家进行否定,作家不是工业匠人,产生不了显性的直接价值,但是他们却是文化传承的传播者和创造者,不管我们身处什么位置,从事什么职业,贫穷或者富有,在感性方面的表达,皆来自于最本真的文学素养,人活着就要交流就要说话,这些都离不开文学的基础培育。

我们应该愤怒,但首先要搞明白我们的愤怒来自哪里,我们要通过愤怒表达什么,不管支持者还是反对者,我们还是不要被情绪所裹挟,理应多讨论些有意义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