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春秋(12)-周郑交恶

这事挺有意思。

“郑”别名奠国,姬姓,“奠”在卜辞中是祭祀的酒器,后来又表示祭祀的行为,今天,“郑”字除为地名,就是姓氏,很少有其他含义,而挂在嘴边的“郑重声明”的“郑”,还留有祭祀的气氛——严肃。

周宣王二十二年(前806年)封周厉王幼子姬友于郑(今陕西华县东。或谓在今陕西凤翔东南),史称郑桓公。

周幽王时期,郑桓公身为周王室的司徒,看出西周马上就要灭亡,于是,在太史伯的建议下,于桓公三三年(前774年)将郑国财产、部族、宗族连同商人、百姓迁移到东虢国(河南省荥阳东北)和郐(今河南省密县东南)之间,这是郑国历史上有名的大迁移。

在荥阳筑城邑曰“京”,至今在荥阳檀山之南仍有古京城遗址。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桓公寄孥”。

桓公三十六年(前771年),犬戎杀死周幽王和郑桓公,桓公之子武公姬滑突即位,由于保护平王东迁有功,继承了其父的司徒之职。

平王赐虎牢之地,郑武公便把郑国东迁,并在东虢和郐国之间一个叫京的地方建都。这是武公东迁后建设的第一个都城。

郑武公于公元前769年灭郐,公元前767年灭虢(东虢)及其他附庸国,并相继把邬、蔽、补、丹、依、厵、历、莘等十邑地纳入郑国版图,推行包括释放商奴,发展工商,繁荣经济;开发滩涂,发展农桑,强国富民;兴建乡校,教化民众,广集民意;加固京城,扩建城邑,巩固国防的“武公之略”,为郑国的日益强盛奠定基础,也为荥阳郑氏家族扎下了根基。

据说黄河南岸的广武山周围很有些带“武”的地名如广武、原武、阳武、武德、修武等等都是为纪念武公的盖世功德而得名的。

周平王对郑武公如此开疆辟土极力扩张产生了猜疑,并欲收回虎牢以东的赐地。于是,郑武公不得不在周平王六年(公元前765年)迁都于郐,将都城迁往溱洧,在今新密市郊刘寨建起了新都,建立了实际独立的郑国。

公元前743,武公在位二十七年去世,儿子庄公姬寤生登基。

继位伊始,母后乱政,导致了公元前722年的“克段于鄢”的郑国内乱,之后又以“黄泉见母”弥合了国内的裂痕,显示了一个新兴国家的蓬勃朝气,也使周边诸侯感到些许不安。

起先王室依赖于郑国,郑国需要王室的权威,所以王室和郑国的关系非常好。 而郑国两任国君郑武公、郑庄公(郑寤生)都是王室的卿士。

平王晚期,试图用西虢公分权来消减郑公的影响力,郑庄公埋怨周平王,平王说:“没有这回事。”

“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

这也显得平王有些无赖了吧?注意,这里把郑庄公称为“伯”,明显的带有贬义。

为了安抚“郑伯”,“故周郑交质”。周平王(姬宜臼)就把王子姬狐送到了郑国作为人质,而郑寤生就把公子郑忽送到了王室作为人质。这个事其实让王室心有大忌,你想王室高高在上的,怎么能和一个诸侯国互换人质来取信呢。

这就是周平王把自己等同于诸侯王了,太不自重了吧?

《左传》感叹“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蘋蘩蕰藻之菜,筐筥锜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风》有《采繁》、《采苹》,《雅》有《行苇》、《泂酌》,昭忠信也。

说成白话就是:“言行不是由衷而发,互换人质就没什么意义。以明智、宽厚为准则,用礼数来约束,就算没有人质,谁又能离间他们呢?只要有诚信,就算是生在涧、溪、沼、沚(音止)边的作物,苹、蘩(白蒿,音凡)、温藻这样的野菜,筐、筥(音举)、錡(音奇)、釜(音辅)这样的器皿,潢、汙(同污)、行潦这样的积水,都可以进献给鬼神和王公贵戚,何况由君子缔结的国与国之间的信任呢?只要按照礼数做事,还用得到什么人质呢?《诗经 召南》有《采蘩》《采苹》,《诗经 大雅》有《行苇》、《泂酌》,都是在宣扬诚信啊。”

这个故事中的“信不由中,质无益也”这句话后来被引申为成语“言不由衷”。

周平王去世后,太子姬狐正居于郑国为人质。郑庄公和周公黑肩迎姬狐回朝继位。姬狐因一路上哀伤过度,回朝后就病死。

王孙姬林继位,是为周桓王。郑庄公在朝廷继续以卿士身份专权。新王姬林不甘心受他的控制,打算发回威风,显回志气,撵走郑庄公,“将畀虢公政”,哪料到郑庄公立即翻了脸。

鲁隐公三年四月,郑国的祭足率领郑军来夺收周版图内的城邑温城的麦子,夏正四月已是夏天,麦子成熟了。秋(亦夏历之秋),又割取了京畿成周的谷子,于是“周郑交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