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運營商談5G:比起華為 愛立信諾基亞動作太慢

在5G設備激烈的競爭下,歐洲主要無線運營商表示,在發佈與華為同樣先進的設備方面,諾基亞和愛立信的行動遲緩。

歐洲運營商談5G:比起華為 愛立信諾基亞動作太慢


此外,諾基亞和愛立信還面臨著三星這個財力雄厚的新挑戰者的威脅,這家韓國智能手機巨頭的目標,是迅速發展其新興的手機基礎設施業務。

近年來,華為已超越上述兩家北歐企業,成為全球最大的電信設備製造商。諾基亞、愛立信、華為公司的大客戶甚至表示,華為在技術發展和速度方面,更優於另外兩家公司。

英國一家主要無線運營商的高管說,華為可以在諾基亞和愛立信提供具有類似技術的硬件將近一年之前,就交付產品。英國許多業內高管認為,將華為列入黑名單可能會導致英國5G發佈推遲9個月。

已經在使用華為設備的歐洲主要無線運營商表示,切換其他公司設備,將增加成本和複雜性,因為這將需要培訓員工應對不同的技術。

市場研究公司Dell 'Oro Group的數據顯示,在2018年前三個季度,華為在全球電信設備市場的份額為28%,諾基亞為17%,愛立信為13.4%。相比之下,華為、諾基亞和愛立信在2017年的市場份額分別為27.1%、16.8%和13.2%。

外媒指出,愛立信和華為這兩家北歐供應商,卻有華為現在缺少的東西,即來自西方國家安全機構的批准。據知情人士透露,美國諾基亞和愛立信的代表,已經為美國、加拿大和英國政府在網絡安全問題上提供建議。

諾基亞長期以來一直與美國國家安全官員保持著聯繫。2015年,美國國家安全官員在諾基亞收購法國競爭對手阿爾卡特-朗訊(Alcatel-Lucent)時,曾對這家芬蘭公司進行了正式審查。作為合併的一部分,諾基亞收購了貝爾實驗室(Bell Labs),這家位於新澤西州的知名研究中心從事與美國政府有關的敏感工作。

諾基亞2017年205億歐元(合235億美元)的電信設備收入中,約有12%來自包括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和中國臺灣在內的大中華區。愛立信發言人說,愛立信2017年收入為2023億瑞典克朗(合223億美元),其中7%來自中國。

據悉,諾基亞的電信設備業務目前在中國有六個研發中心,在中國大城市設有50多個辦事處。截至2017年底,諾基亞和愛立信在中國各有一個設備製造基地。2017年,諾基亞的電信設備業務在中國地區擁有約1.5萬名員工,是芬蘭員工總數的兩倍。愛立信在包括中國大陸、日本、韓國在內的東北亞地區擁有1.2萬名員工。

據知情人士透露,愛立信與諾基亞兩家公司的領導人都小心翼翼,避免公開指責華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