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80后生命中所有的孤独和陪伴,都被她画进了这两本无字绘本

转眼间2019年就剩下最后的十天了,大街小巷早早挂起了圣诞和新年的装饰,炫目华丽,空气中漂浮着肉桂茶点浓郁的香味,连匆匆赶路的行人们脸上,都多了一份节庆的慵懒和对新年的憧憬。

我们80后生命中所有的孤独和陪伴,都被她画进了这两本无字绘本

前几天晚上刷朋友圈,突然看到一个文章题目,提醒还有不到一个月,80后的第一批人就正式迈进40大关,真正成为了不惑之年。刹那间危机感油然而生,虽然过了30岁的我们总开玩笑自己现在是“奔四”的年龄,但当这一届80后真正进入这一阵营,多少还是有些唏嘘。

回想当年,80后的我们还被称为是“叛逆”的一代,以韩寒等人为代表,象征了新的价值观和时代精神,恃宠而骄,对新事物、新现象充满了话语权。

转眼间,媒体文章中的基调是现在的80后要“拥抱时代”了,不禁令人诧异,我们何时已被时代渐渐抛弃?

就连看公号文章觉得14号字体太小,跟编辑提建议换大一号时,被告知14号字体是现在90后主流可以接受舒服的字号,他们要顺应时代潮流。才意识到我们是真的慢慢不受待见了,继而愤然取关,寻思可能用老年手机也指日可待了。

《独生小孩》

上个月,曾经因《独生小孩》获得《纽约时报》年度十佳绘本的郭婧出了一本新的绘本《暴风雨》,因早已听说《独生小孩》,所以干脆将两本书一同买回来细细品读。

同样是80后的郭婧在2015年根据自己童年的一段经历,以家乡太原为背景画出了《独生小孩》。作品在美国一经出版就受到了海外业界和读者的好评,囊括了包括《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多项国际大奖,很多童书推广人如三川玲等都对它做了隆重推荐。

我们80后生命中所有的孤独和陪伴,都被她画进了这两本无字绘本

这个题材在儿童绘本中少有涉及,但却非常触动包括我在内的80后的一代人。“独生子女”政策从70年代末开始实施,经历了将近30年于2015年结束。可以说是刚好追随了我们80后一代人的成长史。虽然我所在的内蒙古地区因为少数民族政策允许二胎,但和我本人在内的很多朋友同学,都是独生子女。

我们没有兄弟没有姐妹,多由长辈看管,却常常独自在家。

我们享受着所有的宠爱,也享受着所有的孤独。

绘本的故事非常简单,用了一个很小的切口来处理这个略为沉重和有时代特征的话题。跟随一个小朋友一天独自出门、迷路、再辗转回家的经历,通过孩子的视角去描摹独生小孩的心理和梦境。

全书用铅笔绘制的黑白色调勾勒,一百多页没有一个文字,但滚动密集的画面像动画片的分镜镜头,讲了一个非常梦幻神秘,又充满淡淡怅然和温馨的故事。

翻开其中的几页让我非常震惊,全幅的街景图中是灰蒙蒙暗黄色的天、微微飘雪的冬日,凋敝破旧的住宅楼,远处有和电线杆一样光秃疏离的树枝,工厂的烟囱冒着浓浓的白烟,雪地上有穿着厚重的行人压出的路痕。

这就是我的家乡,是北方任何一个小城的冬天,我记忆中的童年。

我们80后生命中所有的孤独和陪伴,都被她画进了这两本无字绘本我们80后生命中所有的孤独和陪伴,都被她画进了这两本无字绘本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画中孩子浑圆又懵懂的形象,轻灵又浪漫的奇遇,因为“想姥姥了”给妈妈留下一封信就离家出走了。我们跟随着她,像穿越了时空跟随着年幼的我们,看当年的我们如何对外面的世界满怀新奇,如何陷入黑暗和迷途,如何又在冥冥中受到庇护,刺破黑暗,终寻到回家的路。

其中在云端的经历和神秘的鹿的意向贯穿始终,看到结尾才恍然大悟又令人寻回开头去寻找这一早早铺设的伏笔。

我们80后生命中所有的孤独和陪伴,都被她画进了这两本无字绘本

我儿时也曾经有一段非常相似的经历,年仅4岁就独自出门跑了几十分钟到十几公里以外的爷爷奶奶家。理由也是和书中的小女孩一样简单:想爷爷奶奶了。我的父母也曾和书中的家长一样着四处寻觅,以为我被拐卖了,抓住后痛揍一顿,惊讶那么小的孩子怎么记得住那么远的路,穿得过那样乱的街。

我也说不清,可能就是刹那间感受到的一声远方的呼唤和来自祖孙之间揪心的想念。

而如今任凭我穿过多么悠远的岁月,多么纷乱的心情,能够抵达的只有故乡苍郁沉默的阴山,再没有爷爷奶奶见到我慌忙给我找东西吃,带着怜爱的眼神守坐在身旁的情景。

他们一生的辛劳和牵挂早已化作一捧白骨,消逝在山巅上,揉碎在清风里。在远方恒久地守护着这个城市和穿行其间的我们。只有风吹起五色经幡时,我仿佛看到他们在跟我远远地招手,那姿势跟当年在窗口送别我时,一模一样。

我们80后生命中所有的孤独和陪伴,都被她画进了这两本无字绘本

所以读这本《独生小孩》就是把我当年的故事读给自己的孩子。

有时甚至觉得,这更是一本给大人的绘本,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包含了太多和我们儿时有千丝万缕的怀旧记忆。我们童年的记忆也是如此画面、视觉和片段式的。如重放的记忆片段,熟悉美好,还有一丝忧伤。

但这不妨碍我一岁多的女儿央求着妈妈讲讲这个小孩和鹿的故事,有时她会自己翻开其中的一页,盯着某个画面久久地凝神注视。不禁也让我感叹无字绘本的魅力,虽不着一文,所蕴涵的信息量和想象空间却是无穷无尽。

我们80后生命中所有的孤独和陪伴,都被她画进了这两本无字绘本

孩子读来是奇遇,我们读来是人生。可能很多人也和我一样,不由得陷入自己当年独自在家的孤独,和对祖辈的怀恋中。

很多人也可能和我一样,此时再想冲出家门,跑再远的路都不一定能见到当年的姥姥姥爷,爷爷奶奶了。

《暴风雨》

和《独生小孩》中与孩子做伴的想象中的众神兽不同,于上个月出版的这本《暴风雨》却是有一只真真切切的小狗与主人公为伴。绘本同样是郭靖结合个人经历,画给自己走失的小狗的真切作品。

我们80后生命中所有的孤独和陪伴,都被她画进了这两本无字绘本

也是极其简单的故事,同样用铅笔绘制,这次却多了一层柔和的彩色色调。就像曾经陪伴过我们一程的伴侣,那些毛茸茸的猫猫狗狗给我们的温暖。讲述了一只流浪狗和主人公小女孩从陌生到熟识,从恐惧试探到全身心交托依附的过程。

我们80后生命中所有的孤独和陪伴,都被她画进了这两本无字绘本

无形中也是我们很多人的故事。我从6岁家里就迎来了小狗憨憨,陪伴着我一路长大历经十八年直到我大学毕业。我还曾以她为题写过作文发表在学校的校刊上。小狗点点又在后来加入,活泼好动的白色哈巴狗给家人带来了很多甜蜜的负担。

虽然两只小狗最后都离开了我,那是我人生中最难以面对和回想的片段之一。憨憨得重病无奈只能被安乐,最后几分钟家人抱着她和我视频让我再看她几眼,远在外地的我早已哭成了泪人。而点点遭遇交通事故这一事实我到现在无法接受,觉得他们就藏在老家小区的某个角落,我拍拍手叫个名字就会摇头摆尾跑出来,呼哧哈哧跟我回家。

我们80后生命中所有的孤独和陪伴,都被她画进了这两本无字绘本

我们经历的孤独是真实的,这些小动物给我们的陪伴和爱也是真实的。

对于我的宝宝来说,她感兴趣的可能只是一只小狗的故事,但我感受到的是曾经抱着他们感受到的心跳和满手口水,是晚上窝在脚边的那一团温度。

虽然我的孩子也是独生小孩,我也力排众议在孕期留下了家里收养的流浪猫叮当,希望给她孤独的童年一些温暖和回忆。

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关于忠诚、关于爱和善良、关于责任和信任的理解和体会,从动物身上反而比从人类身上能学到更多

我们80后生命中所有的孤独和陪伴,都被她画进了这两本无字绘本
我们80后生命中所有的孤独和陪伴,都被她画进了这两本无字绘本

我们80后除了计划生育、还经历了高考改革、经历了非典、经历了就业分配和房改分配、遇上了社会和经济的巨大变革,直到走到今天。

我们曾比70后更叛逆,现在比90后更沉默。观察包括我在内的身边人,似乎春风得意的很少,都是夹杂在生活和理想的夹缝中极其隐忍,还多少有点拧巴。上有四老,下有二小,白天焦虑地思考现实问题,晚上却仍对着月亮觉得自己有点理想主义。

年轻时觉得自己总是在向前跑的,意气风发充满了奔头,现在却好像get到很多生活教训后收起了张扬和任性,活得老实巴交畏首畏尾,连轻易换个工作都不敢。

对生活的姿态也悄然发生了改变,如时光倒流般开始回溯自己的人生,中场过半,略显倦怠疲态,想随便提个“老”字又担心招来60、70后的嗤之以鼻。

无论如何,读这样的绘本和养育孩子一样,无形中给了我们对人生重新回忆和审视的机会。

我们80后生命中所有的孤独和陪伴,都被她画进了这两本无字绘本

我们80后孤独地成长,在成长中无数次出走,在一次次出走时感受到生命中的暴风雨,和暴风雨后的宁静和陪伴,最终只是像那个小女孩一样渴望回家,渴望找到归属。这归属可以看作是人生的意义,也可以理解成埋藏在心底的召唤和宿命。

如书中的画面一样,金色的灰尘在阳光中飞舞,卑微伤感又极其优美。而曾经陪伴我们一程的那些亲人、宠物、儿时的伙伴,可能很多也如这细微尘烬消散幻化在天边,却仍暗中保护指引着我们,如天边的麋鹿一样护送我们最终找到回家的路,让曾经孤独的灵魂寻到归宿。

我们80后生命中所有的孤独和陪伴,都被她画进了这两本无字绘本

那些关于爱与成长的记忆,其实一直被我们紧紧攥在手心,从来不曾远离。

END

作者简介:马背上的民族,研究型新手妈妈,旅英工作生活十余年,毕业于英国华威大学商学院Marketing&Strategy硕士专业。曾担任英国大学国际招生官,常年往返于中英两地。

后回国创业从事国际教育咨询工作。现定居广州,全职带娃兼职写稿,致力于亲子陪伴、绘本阅读、英语启蒙、儿童剧。日常分享育儿话题、教育观点和书籍影视戏剧等文艺评论。

《少年商学院》国际教育专栏作者。头条号优质育儿领域创作者,青云奖获得者。广州天爱儿科家委会成员,公益组织“女童保护”志愿者。合作推广请添加微信:mayauk

我们80后生命中所有的孤独和陪伴,都被她画进了这两本无字绘本

马背上的女超人

一个学商科的文艺女中年

一个有点励志的家庭妇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