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史中很風流的乾隆皇帝,其實是個痴情種,一生摯愛唯一人

乾隆是大清乃至所有朝代最有名氣的皇帝,關於他的民間傳說很多,這也許和他在位時頻頻巡幸各地有關。乾隆留下六下江南的傳說,也留下了一籮筐風流韻事,真真假假傳得有鼻子有眼的。看過《還珠格格》的朋友肯定都知道,乾隆先是在濟南遇見紫薇的母親夏雨荷,一夜留情二十年後白撿了一閨女;後來在紫薇和小燕子入宮當了格格之後,又對異族公主含香產生了熱烈的感情,紫薇小燕子亡命天涯,正是為了把含香搭建出皇宮,觸犯了風流皇帝的底線。

可是,千夜可以負責任的告訴大家,這統統都是杜撰。無論是大明湖畔的夏雨荷還是會跳舞招來蝴蝶的含香,統統都不是乾隆的最愛,乾隆本人根本不可能在濟南大明湖畔豔遇美女。恰恰相反,歷史上的乾隆,曾經有17年未進入濟南城的經歷,這是一座讓他傷心的城市,他最愛的女人孝賢皇后就是在濟南去世的。

孝賢皇后才是那個生前佔盡寵愛,身後令他魂牽夢縈的女人。孝賢皇后是乾隆的原配妻子,是他還是寶親王的時候雍正替她娶的嫡福晉。孝賢皇后富察氏滿洲鑲黃旗,鑲黃旗是滿洲上三旗之首,孝賢皇后血統高貴。雖然出生高貴,孝賢皇后一點也不嬌生慣養,沒有一點大小姐的作派。相反,她嫻於禮法深明大義,端莊文靜生性謙卑,甚得乾隆的寵愛。

孝賢皇后只比乾隆小一歲,但是在他們22年的婚姻生活中,兩人是恩愛如初的。儘管後宮不斷有新人出現,但是孝賢皇后憑藉人格魅力,牢牢抓住乾隆的心。她善解人意和體貼入微,是老妻子和老媳婦。有一次,乾隆帝患上了嚴重的癤瘡,經過多方醫治,才漸漸初愈了,但御醫一再叮囑將養百日之後才能完全康復。皇后聽說後就搬到了乾隆寢宮的外屋居住,精心服侍了乾隆一百多天,直到看到乾隆確實康復如初,才搬回到自己的寢宮居住。乾隆的生母本是雍正的粗使丫頭,老太太沒什麼優雅的格調,就喜歡大聲說笑,看戲解悶。孝賢皇后雖然是大家閨秀出生,但是對婆母很尊重,每每在皇太后面前精心服伺;每次婆婆生病,孝賢以皇后之尊親奉湯藥,直到婆婆病癒。

孝賢先後生下兩個兒子和兩個女兒,乾隆的嫡長子永璉就是她所出。愛屋及烏,即位之初乾隆便將永璉秘密建儲確立為皇位的繼承人。可是,老天或許見不得人間有真心相愛的帝后,乾隆三年永璉偶然風寒去世。這對乾隆和富察氏打擊很大,乾隆位了皇后再誕下嫡子,經常到皇后寢宮裡過夜。乾隆十一年,富察氏又為弘曆生下了第二位嫡子永琮,沒想到老天爺依舊把這個孩子帶走了。

孝賢表面上像沒事人一樣,還反過來安慰乾隆,其實她是五內俱傷。連接失去兩個兒子,這對她的身心而言都是重創。乾隆十三年,乾隆要帶母親出去散散心,本來見皇后經歷喪子之痛之後病弱,猶豫要不要帶皇后一起出門。富察氏是個以丈夫和婆母為重的性子,她強撐著虛弱的身體,還一路伺候皇太后。乾隆本來顧惜皇后的身體,一路都選擇走水路,免於車馬勞頓。沒想到,一場感冒就奪去了皇后的生命,富察氏在龍舟行到德州時一病不起,在船上去世。

皇后走得很突然,乾隆的心一下子被掏空了。皇后是在德州病死的,德州就成了他的傷心地。之後,他在每次東巡或南巡途中,凡是經過濟南時都絕對不再入城。

皇后是在船上嚥氣的,乾隆為了把保留皇后最後體溫的青雀舫運回北京城,差點把城門給拆了。多虧了當時的還是禮部尚書海望聰明,命人即搭起木架從城牆垛口通過,上設木軌,木軌上滿鋪鮮菜葉,使之潤滑。千餘名人工推扶拉拽,費盡力氣,終於將龍舟運進了城內。在皇后出殯之前,乾隆一連二十多天都到皇后靈前祭拜,還超越禮制為皇后舉行喪禮,親自定下皇后的諡號“孝賢”。

皇后生前住過的長春宮更是原封不動的保存。每年的臘月二十五日和皇后忌辰時,乾隆帝都親臨憑弔。這種陳設和做法保留了40多年,直到乾隆60年才下令撤掉,允許其他后妃們居住。乾隆一生之中寫過4萬多首詩,大多數都是平庸之作,唯獨這首悼亡詩情真意切:

“ .其來不告去無詞,兩字平安報我知。

只有叮嚀思聖母,更教顧復惜諸兒。

醒看淚雨猶沾枕,靜覺悲風乍拂帷。

似昔慧賢曾入夢,尚餘慰者到今誰?”

這是公認的乾隆寫得最好的詩,沒錯,這是寫給孝賢皇后的。其中的殷殷深情,一點也不作假。他一輩子枉當了風流的虛名,最愛唯有原配。

在野史中很風流的乾隆皇帝,其實是個痴情種,一生摯愛唯一人


在野史中很風流的乾隆皇帝,其實是個痴情種,一生摯愛唯一人


在野史中很風流的乾隆皇帝,其實是個痴情種,一生摯愛唯一人


在野史中很風流的乾隆皇帝,其實是個痴情種,一生摯愛唯一人


在野史中很風流的乾隆皇帝,其實是個痴情種,一生摯愛唯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