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與愛,成正比


知與愛,成正比

聽一節關於關係的課,被一句話觸動——知與愛,永成正比


這是達·芬奇的公式。意為:知得愈多,愛得愈多,愛得愈多,知得愈多。


這句話讓我忽然想到,在親密關係中,之所以不會愛、不敢愛、愛無力,皆因彼此知道得太少,瞭解得太少,理解得太少。


我們對那個他(她),不是“知”得太淺表,就是“知”得太片面。


01 “知”得太淺表


“知”得太淺表,在談戀愛階段非常常見。那時,某個“第一印象”的特質,就可以成為喜歡上一個人的充分理由。


——“他很會做飯,會照顧人。”

——“她很溫順,不會和我吵架。”

——“他特穩重,給我安全感。”


這些所謂“印象”,前半句可能是事實,後半句卻只是“想象”。


他會做飯,也許他能在生活上給予你照顧,但並不代表他能照顧你的感受;

她很溫順,或許一時滿足了你極強的控制慾,但溫順並不等同於沒有主見;

他性格穩重,能接住你的壞脾氣,卻不一定如你想象中那麼有責任有擔當。


小說《飄》中的郝思嘉,對於她的初戀衛希禮,就是一份愛的想象:


“我所愛的那件東西是我自己創造出來的,世界上並沒有那件東西。我自己做了一套美麗的衣服,就對它愛起來了。當初衛希禮騎著一匹馬兒來——他那麼英俊,跟現在完全不同,我就把那衣服套他身上了,也不管他是否合適,而且我也不肯看清楚他到底是怎樣一個人,我一直愛著那套漂亮的衣服——而根本不是他本人。”



郝思嘉“愛上”的那個人,原來只是一份自己的想象。她甚至愛的不是一個人,只是那個人表面上看起來的樣子。


知與愛,成正比


現實中,很多人也是如此,懷揣著對一個人的想象與期待,就和他走到了一起。


02 “知”得太片面


“知”得太片面,是你只看到了一部分的他,這是親密關係中最常見的。特別是相處久了,對對方的各種想象與期待幻滅之後,得到的認知是:他變了。


——原來他多體貼啊,願意花時間陪我,現在每天就知道喝酒、打牌、打遊戲!

——婚前她多溫柔啊,從來不和我吵架,瞧瞧現在那兇巴巴、惡狠狠的樣子!


他變了嗎?沒有。之前的那個人是他,之後的那個人也是他。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說,“我”,是一個人在過往時空裡一切體驗的總和。”


所以,不是他變了,而是你用“片面”在看他。


“片面”就是,你只看到了他的行為,沒有看到他行為背後的思想;或者,你看到了他的思想,卻沒有看到思想背後的感受。


你看不到他,是因為你同樣看不到自己。他就像你的一面鏡子,前後呈現出不同,源於你在鏡中投射的影像的不同。


——看到同齡人的事業成功與經濟崛起,那個一直體貼入微、精心照顧著你的他,是否在時光的磨礪中早已感知到你的不屑、嫌棄與厭煩?而你,只看見了他的“不上進”,卻看不見背後的無奈與苦悶。


——一個女人溫柔待人的前提,是那個人值得被溫柔對待。一個只要求對方如何如何,而自己從來看不到、意識不到、也感知不到對方情緒與需要的人,是把自己的需要凌駕於他人之上,是不尊重與不珍惜。


看見,就是愛。我的感受,需要一雙愛的眼睛能看到。


電影《無問西東》中,那一對悲劇夫妻,劉淑芬和許伯常,也曾是琴瑟和鳴、兩情相悅的戀人,為什麼最後演繹出畸形婚姻?


除了其它原因,最大的問題是冷暴力。丈夫對妻子的冷暴力登峰造極,漠視,嫌棄,厭惡,逃離。杯子摔碎了寧願用自己的飯盒喝水,都不願意跟妻子共用。冷暴力的實質是拒絕溝通,拒絕理解。


知與愛,成正比

知與愛,成正比


女的不接受情感的變故,男的不接受任何溝通,彼此都在逃避,都在視而不見。他們都拒絕看見“我不想看見的”。


這樣的兩個人,在關係中相互損耗,痛不欲生。


03 愛是深深的理解


如何判斷一段關係,是滋養性的,還是損耗性的關係?


羅傑斯有一句名言:愛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納。


他創立的關係療法,要求心理諮詢師使用本心而不是使用技術為來訪者治療。並提出三個原則:真誠、共情、無條件積極關注


真誠、共情都容易理解。無條件積極關注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你無論做什麼,我都認可你、鼓勵你、接受你,並且,沒有任何附加條件。


一個人在這樣的關係中,就是滋養性的關係。


理解這三個原則,就明白為什麼說“知與愛,成正比”:

我用一顆赤誠的心,深深地理解你,無條件接納你。

這,就是愛。


有這樣的伴侶嗎?當然有。


在滋養關係中長大的孩子,就會成為一個很好的滋養型伴侶。每個人的關係模式,都是被內化的早期與養育者的關係模式。


那麼,如果說一個人在幼年沒有得到滋養的養育關係,同時也沒有遇到一個滋養型的伴侶,那要如何破解?


知與愛,成正比


04 在關係中療愈


一個最好的方法,就是——在關係中改變。張德芬說,親密關係,是人生最好的修行道場。


伴侶之間的“看不見”,常常讓他們相互之間生出惱怒與怨恨,並從此關閉發現和探索對方的觸角。這是令人遺憾的事情,我們需要為自己和對方爭取互相瞭解、深入理解的機會。


你跟親密愛人的關係,可以檢驗出你有多愛自己、多瞭解自己。因為你的愛人就是一面鏡子,映照著你最不想看見自己的那個部分。


你對愛人的所有期待,都是因為內在的缺乏,是小時候父母沒有給到你的。而這些期待,要求伴侶來滿足自己,是不公平的。


我們需要真真切切地認識到,所有問題在於我自己的內在。只有我自己才是唯一可以給自己這份愛的人。


知與愛,成正比


所以說,親密關係就是讓我們成長和療愈的。在這個過程中:


一方面需要帶著一份覺察觀察關係中的自己。觀察自己在關係中的喜怒哀樂,都是如何產生的;自己如何與對方溝通,哪種方式比較暢通、哪種會受阻;記錄下讓自己傷懷、羞恥、憤怒、恐懼的事情,以及由此激活的令人不舒服的回憶。


另一方面需要了解與理解對方。對方講述他的見聞或經歷時,你是否能認真傾聽;是否善於激發他的表達欲;是否感知到他的情緒和感受,體驗到他曾經的體驗...等等。


當我們在關係中更多地瞭解自己,也同時瞭解對方,我們對愛就有了新的感受和領會,我們的關係內涵得到更新,關係模式得到升級。


知與愛,成正比。

知道自己愈多,愛自己愈多。

知道對方愈多,愛對方愈多。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親密關係都具有療愈、滋養的功效。損耗性的關係,要懂得及時放手。同時,也可以通過構建良好的諮詢關係理解自己、提升自己,在諮詢師的幫助下,認識自己的內在關係模式,從而走向療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