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眼中的3种“中国式礼貌”,正在悄悄毁掉你的孩子

“来,叫叔叔!小朋友讲礼貌才招人喜欢!”

“平时在幼儿园都学什么歌啦?给我们唱一个,红包给你!”

每逢过年过节,这种「中国式礼貌」相信大多数人都不陌生。但父母或许不知道,你们口中所谓的几种“礼貌”,正在悄悄毁掉你们的孩子。

父母眼中的3种“中国式礼貌”,正在悄悄毁掉你的孩子

命令孩子称呼别人

家长们带孩子出门的时候遇到熟人总会要求孩子说“来,叫阿姨(叔叔)”,孩子要是不叫家长们就会说为“你怎么这么没礼貌?”好像在家长眼里,只要孩子们不叫人,就是没礼貌的表现,但这其实是没有依据可循的。

对于孩子来说,不叫人可能只是因为这个“叔叔”或“阿姨”对他们来说很陌生,孩子们对其有心理防备罢了。大人遇到陌生人都难免多一个心眼,为什么孩子们有心理防备大人们就理解不了了呢?。

虽说见了长辈要问好是基础的社交礼仪,是孩子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但若为了培养孩子的基础礼仪,而采取逼孩子打招呼的方式,就往往会事与愿违,尤其是对于叛逆期的孩子,越逼迫越叛逆。

父母眼中的3种“中国式礼貌”,正在悄悄毁掉你的孩子

让孩子在众人面前“礼貌”表演

在我们很多家庭中,当家里来了客人,大人们都会示意孩子“礼貌”地给叔叔阿姨表演才艺,遇到磨磨蹭蹭不肯表演的,就会批评孩子不懂礼貌。

但其实这样是不对的,对于孩子来说,胆子都很小,在众人面前表演才艺,是需要一定自信的,所以孩子就算不敢,也不要责怪孩子没礼貌。作为家长应该更多地走进孩子内心,尊重孩子的想法,不应该把孩子当成一种娱乐工具,强迫表演才艺。

父母眼中的3种“中国式礼貌”,正在悄悄毁掉你的孩子

过分自谦

有些家长面对别人夸赞自己孩子的时候,总会说“哪里哪里,我家孩子比不上你们家孩子,我家这个根本不行的。”这些话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家长们说这些话的时候孩子是可以接收到的,小孩子心思敏感,他们听到自己的爸爸妈妈这么说也只会下意识的认为他们是失败者,从而慢慢变得越来越没有自信。懂得谦虚是好事,但是过分谦虚便是一种间接伤害孩子的行为,家长们别不自知。

父母眼中的3种“中国式礼貌”,正在悄悄毁掉你的孩子

中国素来以礼仪之邦著称,所以父母想要培养有礼貌的孩子无可厚非,但是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方式方法,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也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考虑问题。教育孩子需要家长们慢慢去做引导,尽量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而不是强迫孩子去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