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春不捡鸡,冬不捡兔”,老祖宗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的农村一般都会流传着许多有意思的俗语,这些俗语都是由我们的祖先们一代又一代的口口相传,一直到了今天,这些俗语一般都是我们的祖先们从他们的生活中所汲取到的大道理。今天呢,我想来分享一个农村的俗语,叫做“春不捡鸡,冬不捡兔”。

农村俗语:“春不捡鸡,冬不捡兔”,老祖宗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很简单,我们从字面意思上,我们就能够看明白是什么意思。是说春天的时候,你不能去捡那些一命呜呼的鸡回来吃。而我们在冬天的时候呢,你不能够去吃那些在田野里面,差点丧命的兔子。

农村俗语:“春不捡鸡,冬不捡兔”,老祖宗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当时刚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觉得非常不理解。鸡和兔子都是餐桌上常见的食物,郊外的野兔更是难得的美味。更何况在物质条件匮乏的农村,对于这些“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为什么都视而不见?我们的祖先们为什么会流传出这样的俗语呢?鸡和兔为啥不能捡?他们这样说,其中到底蕴含着什么样的道理呢?下面,让小编来为大家解释一下吧。

农村俗语:“春不捡鸡,冬不捡兔”,老祖宗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那是因为之前在农村生活过的人,他们其实都知道,到了春天,老鼠就会很频繁的出来活动了,他们会破坏农民辛苦播种下来的粮食和庄稼。所以说,村民们为了防止老鼠偷吃。他们就会经常在墙角,还有一些可能隐蔽的地方放老鼠药,或者放一些掺着老鼠药的粮食。老鼠在吃了之后自然就会一命呜呼,那么隐患也就解决了,但是同时还会带来许多的隐患。

农村俗语:“春不捡鸡,冬不捡兔”,老祖宗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一.春不捡鸡

我们知道在农村鸡都是散养的,它可能不会被圈在一起。那如果说鸡吃到了这些掺了老鼠药的粮食,自然也会丧命。而且呢,鸡都是每家每户他们单独养的,就算是可能有丧命的,也是死在自己家里是不可能会丢出去的。所以说,如果你一但在外面看到了死去的鸡,你不要觉得自己占便宜了。这不一定是怎么死的,千万不要捡回家吃了它。因为充满了不确定因素,所以我们不能够轻易的吃死去的鸡,万一是因为误食了老鼠药而死,那么,我们吃了以后,那可就是得不偿失了,搞不好可能闹出人命。因此,家里的鸡死了以后,不要因为觉得很可惜,所以就把它捡来吃了。

农村俗语:“春不捡鸡,冬不捡兔”,老祖宗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二.冬不捡兔

冬不捡兔的道理也是一样的,就像春不捡鸡一样。在从前,在野外看到了一些兔子或野兔。野兔的这个皮毛,冬天都是很厚重的,是为了保护它们在冬天不被冻死,那如果说你在野外看到了这种死掉的野兔子。这些兔子,一般是不可能被冻死的。很有可能是因为这些兔子吃了什么而导致的。所以说这样的兔子我们也不能够捡回家吃。

农村俗语:“春不捡鸡,冬不捡兔”,老祖宗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关于这一句俗语,我想它其实传达给我们一种思想。就是说在现在的社会里面,到处都充斥着一种东西叫做诱惑。我想不管是金钱也好是权利也好,他们都是我们人心里面非常渴望的一部分。但是我们也要知道伴随这些诱惑的同时,也可能会出现很多的危险。而惹火上身这种事情,是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

农村俗语:“春不捡鸡,冬不捡兔”,老祖宗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那么说到这里,我想到了一本书当中的一句话,叫做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泉之鱼死于芳饵。所以说那些看似好像我们不放在心上,或者说我们瞧不上的很多农村的俗语,他们其实是在用一种很朴素或者说很接地气的方式,告诉我们一些最深道理。


如果你还知道一些其他的俗语,欢迎评论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