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科普:普洱茶棉紙的蟲洞現象

最近有很多茶友反饋,自己買的老茶外包裝棉紙上有一些蟲孔,不知道這樣的茶要怎麼處理?到底是品質問題還是存儲問題?棉紙有蟲蛀現象的普洱茶究竟還能不能喝?品質會不會受到影響呢?

今天,國家一級評茶師、只見普洱創始人、世界茶文化交流協會第一常務副會長郭子劍老師,專業為您解讀普洱茶出現紙蟲的問題。

專業科普:普洱茶棉紙的蟲洞現象

▲只見普洱創始人郭子劍老師

有蟲洞的普洱茶還能喝嗎?

首先我們得要弄清楚咬壞棉紙的蟲子究竟是什麼蟲子?實際上,它不是誤導了大家許多年的竹蟲。研究證實,那種蟲子的名稱為蠹(du)蟲,大小在4毫米左右,遍及整個南方地區,是竹、木以及竹製成品的天敵。

有一點茶友們可以放心,這種白色小蟲只吃紙不吃茶,故稱之為“紙蟲”。紙蟲並不蛀噬茶葉,不會影響普洱茶的品質及口感。如果看到自己珍藏的茶有這種紙蟲,遇此情況,建議可以用乾淨的毛刷清理一下茶品表面,放到通風乾燥的地方存放即可。

專業科普:普洱茶棉紙的蟲洞現象

▲普洱老茶棉紙出現蟲洞

這個咬紙的蟲是從哪裡來的?

有一種解釋目前看來比較合理。用於普洱茶包裝的筍殼和竹蔑取自當地自然環境的竹子,經過普通的日曬乾燥,時間長久以後,會產生蠹蟲,這種蟲喜歡咬竹殼和棉紙,因為棉紙也有一些營養成份,所以,這些蠹蟲便賴此生存。這一說法,也可以在實踐中竹筍存儲的茶品綿紙多蟲洞來間接得到驗證。

專業科普:普洱茶棉紙的蟲洞現象

▲自然生長的竹子外面包裹著筍殼

如何選擇安全的筍殼?

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因為進出口標準的限制,有一段時間在雲南茶行裡,普洱茶的外包裝被改為了紙盒。隨著普洱茶文化的迅速發展和崛起,筍殼包裝的價值重新出現在眾人視野當中,並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重視。隨著製茶技術的改良和進步,大廠家在包裝整體的普洱茶時,選用的筍殼和竹篾都會用火烤一下,這也是一種殺蟲卵的辦法,現在工廠都是直接紫外線殺菌,帶活蟲卵的概率其實很低了。所以07年以後大廠家生產的普洱茶出現蟲洞的現象已經越來越少了。

專業科普:普洱茶棉紙的蟲洞現象

▲只見普洱用紫外線殺菌的筍殼包裝普洱茶

最後我們回到今天的主題:

“普洱茶被蟲咬了還能喝嗎?”

對此郭子劍老師結合自己20餘年研究普洱茶的經驗給出了專業的看法:“普洱茶棉紙出現蟲洞,這是絕大多數老茶都會有的自然現象,茶餅的品質並沒有受到影響,其實反倒是好茶容易出現這樣的現象”。

另外需要警惕的是,很多茶友把棉紙是否有蟲洞,作為判別是否為老茶的標準,這就給那些偽造老茶的人有機可乘的機會,所以不能單純的以蟲洞來辨別是否是陳年普洱茶老茶哦!

上述內容是否完美解決了您心裡的疑惑呢,如果您對普洱茶有任何疑問,歡迎隨時在公眾號進行留言,我們將會第一時間回覆您的問題。對於共性問題,我們將持續進行分享。願您喝的健康,藏得開心。

專業科普:普洱茶棉紙的蟲洞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