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节点看宋江的成长与黑化|《水浒传》中的元宵节

宋江可以说天生就是领导,梁山108将,论武艺排不上号,论谋略也不过略超常人。但不论多强、多牛的好汉,见到宋江,今日不纳头便拜,改日也会让你这么做。

善识人、会权谋是宋江的特点,将梁山从一伙蟊贼变成雄霸一方的义军,再带领兄弟们"杀人放火受招安",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从一个精明的小吏成长为梁山之主,从扶老爱幼到大杀四方,宋江也是一步步成长的。我们截取宋江在《水浒传》过元宵节的三个半场景,大致可以勾勒出宋江作为领导者,曾经的普通人生活,以及他的成长与变化。

三个节点看宋江的成长与黑化|《水浒传》中的元宵节

当官,为朝廷出力是宋江的理想

清风寨里的元宵节

曾经的宋江是郓城呼风唤雨的小吏。

宋徽宗时的官场收受贿赂,公事私办是衙门里的常态,宋江精明能干,在其中如鱼得水,获得上上下下的好评。

这时的宋江活得惬意,与人为善。当素昧平生的阎婆遇难时,他雪中送炭,别无他求。官府黑暗,宋江能黑白通吃,赚取外快,这是制度问题,但能以浮财无偿救助他人,则是个人的品性,也那怪宋江博得了及时雨的名号。

如果说宋江还有什么不满足的话,就是干得再好还是个吏,他想当官。

我们知道宋江是从小读过书的,想必科举的实力不够,没有走上那条大道。若还想当官,他还有"吏人出职"的道路。在宋朝出类拔萃的吏有转正为官的机会,需要他追随的郓城知县升迁到知州,加以推荐。

宋江是知县的心腹,只要熬得住,完全存在转为官员的可能,虽然这个可能的官职大致为主簿、县尉之类的小官,但他满足。

但此时出现的阎婆惜改写了宋江的美好人生,他只能外出躲避。在小李广花荣的清风寨,宋江迎来了《水浒传》中描写的第一个元宵节。

清风寨是个三、五千人的镇子,比郓城小,但元宵节同样彩灯招展,家家户户争奇斗艳挂花灯,可见这是个全民的节日,宋江缓步观灯:

"家家门前,搭起灯棚,悬挂花灯,灯上画着许多故事,也有剪彩飞白牡丹花灯,并芙蓉荷花异样灯火。"

最精彩的是土地大王庙前的一座小鳌山,上面结采悬花,张挂五七百碗花灯。所谓鳌山,就是彩灯堆叠成的山,像传说中的巨鳌形状。

除了观灯,还少不了社火表演,宋江及其随从又被锣声吸引,进去一看,一个跳鲍老的(跳舞杂技的一种)正在表演,宋江被逗得哈哈大笑。

这一笑引来了祸端:宋江被人举报了,观灯之乐很快换成了皮肉之苦。多亏了花荣以武力相救。

原来在来清风寨的路上,途经清风山,与那里的好汉结交,恰逢山寨抢了清风寨正寨主的夫人被宋江搭救。宋江此时虽然是个逃犯,但他的心理还没从官场中走出来,意识中仍是官官相护的那一套,哪曾想,救正寨主的夫人,维护的是副寨主花荣,那位夫人恩将仇报,正寨主没吃他这一套。

这使得宋江认清了正常途径的当官之路,再也走不通了。

三个节点看宋江的成长与黑化|《水浒传》中的元宵节

杀阎婆惜后,宋江一度没有了方向

大名府的元宵节成了杀戮场

《水浒传》中元宵节再见宋江,他已经是山寨之主了。原来的道路被彻底堵死,他是否放弃自己的理想呢?

当然没有,当武松投二龙山时,与宋江相遇,宋江的嘱托是:

"入伙之后,少戒酒性。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撺掇鲁智深、杨志投降了,日后但是去边上,一枪一刀,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得一个好名,也不枉了为人一世。我自百无一能,虽有忠心,不能得进步。"

招安,宋江心中这是无路可走之人的最后出路,现在他没有别的路了,可这唯一的道路,他走得也与众不同。

二龙山、桃花山、少华山等等诸多山寨好汉聚义,他们占据一方,其中不乏力量强大的,但似乎谁都没有对将来的愿景,尽皆是得过且过。他们的未来或吞并别人,或被别人吞并,或终老山林亦或死在刀下,听天由命。

但宋江不是,要做就做大的,"杀人放火受招安",被知县、知州、皇帝招安,地位显然不同。

宋江招兵买马的对象卢俊义被困北京大名府,但在攻打大名府的过程中宋江患重病,暂且退兵。

再次发兵的时间是元宵节,宋江病愈但还需修养,因此,委托吴用领兵。

大名府是座大城,他的鳌山就不是清风寨的小鳌山了,并且一搭就是三座:

"大名府留守司州桥边搭起一座鳌山,上面盘红黄纸龙两条,每片鳞甲上点灯一盏,口喷净水。去州桥河内周围上下,点灯不计其数。铜佛寺前扎起一座鳌山,上面盘青龙一条,周回也有千百盏花灯。翠云楼前也扎起一座鳌山,上面盘着一条白龙,四面灯火不计其数。"

除了鳌山,各家门前扎棚挂灯,争奇斗艳,户内缚起山棚,摆放五色屏风炮灯,四边都挂名人画片并奇异古董玩器之物。各处的宫观寺庙也举办各种活动,元宵之夜,千家万户出门赏灯,热闹非凡。

但梁山等的就是这一天,于乱中攻城救人。于是城中四十余处火起,到处刀光剑影,百姓抱头鼠窜,等到吴用下令休教杀害良民时,城中将及伤损一半。

救卢俊义的目的达到了,但是以不顾百姓死活为代价。前方的总指挥是吴用,在梁山修养的宋江没责任么?吴用只是在执行宋江的政策,杀人放火越厉害,朝廷就越重视,招安的筹码就越高。此时的宋江,已经不是那个小吏,他重病一场,对生死的感悟更有体验,他已经不在乎别人的生死了。

三个节点看宋江的成长与黑化|《水浒传》中的元宵节

潮州英歌舞:梁山好汉大名府闹元宵

东京的元宵节,享乐中不忘前程

梁山好汉齐装满员,排了座次。宋江完成了组织架构的建设,领导地位已经无可动摇。

又到元宵节,宋江觉得可以松口气了,动了去东京观灯享受的心思。安排了一众步战将领充作保镖,与他一起的是柴进。享乐是需要品味的,柴进是真正的大官人出身,谈风月、论欣赏、做派头,宋江觉得这些都是自己需要补课的地方,见贤思齐,柴进可以是个模板。

元宵节的东京,家家门前扎缚灯棚,赛悬灯火,照耀如同白日。鳌山无数,排万盏华灯。锦衣花帽,坐香车佳人仕女,令宋江心动神移。

看到了东京最有名的女子李师师的寓所,宋江毫不犹豫抛洒重金,只求喝一碗茶。

东京人的生活令人迷醉,宋江身在其中,却觉得自己被排斥在外。钱可以让他如朝廷高官般陶醉一时,但一旦酒醒,仍然是朝廷讨伐的对象。

皇帝来了,宋江冲动地想直奔其前,诉说衷肠,可是官兵开始云集,机会稍纵即逝。

东京一行,除了繁华享乐,最深的印象是柴进从宫中偷出来的皇帝手书四大寇之"山东宋江"。我不要一辈子做贼,我要建立功名、封妻荫子,宋江对招安的信念更加坚定。

三个节点看宋江的成长与黑化|《水浒传》中的元宵节

东京元宵节不夜天

元宵节见证了梁山的兴衰

第一次元宵节前后,宋江还找不到方向,但一路结识的好汉大多成了他的嫡系;

第二次元宵节,好汉们为救卢俊义和石秀,四处放火,大开杀戒,宋江已决定不顾一切地要做大;

第三次元宵节,宋江开始享乐,但"招安"始终在心中。

其实,还有第四次元宵节,事件不多,姑且算半个。此时,招安已成,梁山好汉征辽国、灭田虎、平王庆,回到汴梁,朝廷却有功不赏,又禁止他们入城,燕青等人偷入城中看灯。这是在打方腊之前,朝廷的不公已引起众将的怨言,但宋江痴心不改。

宋江的愿望是改良社会、维护皇帝。在那个腐朽的时代,他执着践行自己的理想,却最终被所追求的理想抛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