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动画界,有一种生物叫“死磕哥”正在流行

在中国动画界,有一种生物叫“死磕哥”正在流行

我命由我不由天。——哪吒

《哪吒之魔童降世》意外火了,火得一塌糊涂。

豆瓣评分8.6,62万人打出了三十年来国产动画电影的最高分。

上映8天,成为中国电影史上动画电影票房冠军;上映11天,冲进中国电影票房总榜前十。

按照目前的势头,总票房有望突破47亿,超过《流浪地球》,位列中国票房总榜排名第八。

一部国产动画电影能有这么高的评分、如此好的票房,算是创造了奇迹。

在中国动画界,有一种生物叫“死磕哥”正在流行

片中的坏小子哪吒有一句名言:“我命由我不由天。

在国产动画片普遍不被看好的今天,《哪吒之魔童降世》打破偏见,逆天改命,为中国动画业发出了最强音。

五年前,好莱坞合家欢动画片大兴其道,资本催生行业春潮。

无数人站起来,声称要打造东方迪士尼、中国皮克斯。

一批在资本加持下的动画片纷纷出笼,它们以合家欢为卖点征战市场,但最终折戟沉沙。

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很多人还没有上桥就倒下了。

2018年,中国动画行业一片哀鸿,连低成本的漫画产业也跟着一起受伤。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爆火,让人们看到了另一种可能:燃,也能成为动画类型片。

它打破过往的桎梏,撕掉了低幼的标签,不再取悦儿童与家庭观众,目标直指青少年甚至是成年人。

张碧晨演唱片尾曲《今后我与自己流浪》

尽管以燃为主题的日本动画片风靡全球,但在中国,很少有人敢尝试这个题材。

创新意味着冒险,而冒险则很有可能万劫不复。

一部动画片的制作要耗费数年,投资动辄数千万。如果资本向你摇头,就等于宣判了死刑。

走低幼路线,似乎比较保险,但没有大的IP,根本收不回成本。

在中国动画界,有一种生物叫“死磕哥”正在流行

《啥是佩奇》火了,《小猪佩奇过大年》凉了

宣传片《啥是佩奇》阅读量达到了16亿,正片《小猪佩奇过大年》的票房却没破亿。

走成人路线,更加冒险。

主打成人的《大护法》、《大世界》、《昨日青空》、《肆式青春》一败涂地,仅《风语咒》勉强破亿。说是集体阵亡,也不为过。

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和2016年《大鱼海棠》的观影热潮昙花一现。

2017、2018年,过去的经验失效,新的动画类型片还未成型,国产动画片仿佛走进了一个死胡同。如何破局?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选择是直接复制《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成功经验。

IP够大,剧情够燃,再加上不错的特效,这就够了。

在中国动画界,有一种生物叫“死磕哥”正在流行

很多国产动画电影是“小手拉大手”,孩子看得开心,大人却是各种煎熬。

真正的动画电影应该是“大手拉小手”,大人看得爽,孩子笑得欢。

燃,弥补了父母与孩子的感知差异,它如同一颗情感炸弹,在不同的观众心里炸出了共鸣。

如果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点亮了“燃”的火种,而《哪吒之魔童降世》则让“燃”火光四射、照亮天空。

两部影片的幕后导演用“燃”与“死磕精神”,为国产动画片指引了新方向

《哪吒》与《大圣归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1、饺子:打破成见,扭转命运

顶着烟熏妆,露出鲨鱼齿,手插裤兜,吊儿郎当,一脸邪魅。

哪吒,丑出了天际。这哪是高大上、伟光正的英雄形象?

丑,坏,但真实,就像身边的你我。

在中国动画界,有一种生物叫“死磕哥”正在流行

宅,丧,佛系,是当下年轻人的真实写照。

在哪儿跌倒,就在哪儿躺会。朝九晚五,吃碗泡面就算饱,宁可养狗也不愿谈恋爱。

与命运抗争?算了吧,顺天任命,与世无争,最是逍遥。

其实,每个人的潜意识都有一颗不认命的心。终于,哪吒喊出了他们心底最真实的声音。

在中国动画界,有一种生物叫“死磕哥”正在流行

他这么丑,那么坏,还注定难逃天谴,凭什么他能逆天改命,我不能?

在哪吒的身上,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在中国动画界,有一种生物叫“死磕哥”正在流行

有人说,《哪吒之魔童降世》就是导演饺子(杨宇)自己的故事。

按理说,出身医学世家、就读211医科大学的饺子,毕业之后子承父业,做个医生安度一生。这才是他的宿命。

然而,饺子偏偏不信命,想做个异类。

大三时,他弃医从画,立誓要做出全中国最好看的动画片。

饺子首部作品《打,打个大西瓜》

2004年,饺子辞去广告公司的工作,足不出户投入到《打,打个大西瓜》的创作中。

整整三年零八个月,饺子没有任何收入,只能依靠母亲每个月1000元的工资勉强维生。

“在这三年多时间里,母亲跟我住在一起,在消费方面能省就省:吃,基本以素食为主;穿,基本没买过新衣服;行,没超过方圆四十里……”

为了安心创作,他甚至自断网线。

父亲病故,生活艰难,但母亲仍义无反顾地支持他的动漫理想。

2008年,《打,打个大西瓜》一推出就震惊世界,囊括海内外27个专业大赛的30多个奖项,成为“华人最牛动画短片”。

不久,他成立了饺克力动画工作室(后改名为可可豆动画)。按理说,首战成名,他应该再接再厉直到封神,但为了生存,他只能靠接商单和外包养活自己。

虽然每日忙于生计,但他心中打造动画电影长片的梦想并未泯灭。

彼时,国产动画片还贴着低幼的标签,好莱坞动画片一统江湖,根本就没有国产动画片的生存机会。

土豆创始人王微所创办的追光动画,一连推出多部动画片,无一成功。中国电影投资者,对国产动画片信心严重不足。

2015年,一部《西游记之大圣归来》重新点燃了希望。

错过这部片子的光线传媒,亡羊补牢成立了彩条屋,并一口气买了13家动画工作室,饺子的可可豆动画也在其中。

饺子一直想根据自己的“心路写照”,做一部打破成见的动画长片。彩条屋提出的要求是:“花上三五年时间,沉下心来做一部长片。”二者一拍即合。

这部长片就是后来的《哪吒之魔童降世》。

在中国动画界,有一种生物叫“死磕哥”正在流行

对于哪吒,饺子进行了两个颠覆性创新:一,颠覆了民间传说故事核心;二,启用“史上最丑哪吒”形象。

除此之外还有:风度翩翩的敖丙、结结巴巴的申公豹、一口川普的太乙真人、住在炼狱的龙族、杀敌除妖的殷夫人、沉默寡言的李靖......颠覆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好在经典的《哪吒闹海》已过去了四十年,而且有《大圣归来》珠玉在前,这样的颠覆既是冒险,也是创新,更是打破成见。

100多个哪吒形象,66次剧本修改,20多个外包团队,1600多位动画制作人员参与,1400多个特效镜头,《哪吒之魔童降世》创下了多项国产动画片之最。

在中国动画界,有一种生物叫“死磕哥”正在流行

预算有限,饺子就亲自上。剧本、人物设计、场景设计……几近是全包全揽。

在中国动画界,有一种生物叫“死磕哥”正在流行

毫无演戏经验和武打经验的他还担任了哪吒、敖丙、申公豹等影片主要人物的动作指导。

在中国动画界,有一种生物叫“死磕哥”正在流行

饺子对自己狠,对底下的人更狠。

为儿童哪吒配音的演员吕艳婷,配完录音后,差不多失声了一个月时间。

在中国动画界,有一种生物叫“死磕哥”正在流行

申公豹变豹子头,外包特效公司的同事两个月都没磨出来,后来逼疯了,跳槽到新公司。

兜兜转转之后,新公司承接了这单烂尾的活,活又转给了这倒霉哥们。被逼无奈,这哥们只能死磕。好在最后圆满完成任务。

打破成见,死磕到底。《哪吒之魔童降世》一上线,就获得了满堂彩。

有人评价它是“目前中国最强3D动画电影”,甚至有人期待它开启“比肩漫威的封神宇宙”。

再也没有人质疑中国动画电影太难看、太低幼了。

“很多外包公司都是亏本接这个活”,饺子说,“这次,全行业都鼓着一股劲想憋出一部好作品、不顾一切地投入,所有人都拧着劲想证明自己。

打破成见,扭转命运。

在中国动画界,有一种生物叫“死磕哥”正在流行

哪吒不认命。哪怕注定成妖魔,他也要逆天改命。

饺子何尝不是?他以一己之力打破了人们对国产动画的成见,改写了动画电影产业的命运。

2、田晓鹏:就是要死磕到底

和饺子一样,《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导演田晓鹏也是一个不转弯、不回头的赤忱之人。

在2015年,中国的动画片市场遍地都是失败的案例。

寄予厚望的《魔比斯环》耗资1.3亿元,票房却只有400万。

即便是《喜羊羊与灰太狼》这样的大IP,因为狼羊互斗产生审美疲劳,观众也渐渐不买账了。

低幼、粗制滥造,观众把中国原创动画电影当成笑柄。但国产动画电影的路在哪里?谁也说不清楚。

饺子至少有《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而在当时,田晓鹏的眼前一片漆黑。

在中国动画界,有一种生物叫“死磕哥”正在流行

孙悟空是个落魄大叔,唐僧成了萌萌小孩,土地公公竟然是土拨鼠,这样的人物设定,怎么会让投资人大把掏钱呢?

果然,田晓鹏带着《大圣归来》的项目找了一圈投资人,得到的结果是“异想天开”和“胡来”。

在中国动画界,有一种生物叫“死磕哥”正在流行

早在1997年,田晓鹏就独立制作了国产动画片《西游记》中的四集。这部低龄化的动画片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然而,这不是田晓鹏心目中的《西游记》,“如果我做,肯定不会是这样”。

在中国动画界,有一种生物叫“死磕哥”正在流行

一年之后,田晓鹏决定自己单干,主业是动画加工。和饺子一样,虽然商单能把团队养活,但他仍旧心心念念他的《西游记》。

燃,曾经是日本动画片的一个类型,但在中国,尚没有人尝试。

无论是《铁臂阿童木》、《龙珠》,还是《海贼王》、《火影忍者》、《银魂》还是《灌篮高手》,无一不是以燃取胜。

田晓鹏将“燃”定位为“少年热血”。中国传统经典形象中,桀骜不驯的孙悟空是“燃”界始祖。

在中国动画界,有一种生物叫“死磕哥”正在流行

在动画行业沉浸多年,他对“燃”的动画片情有独钟,而且深信它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2007年的一天,田晓鹏正在为蜘蛛侠游戏做宣传片,他发现两岁的儿子沉迷于奥特曼和蝙蝠侠。他的心被彻底刺痛了。

在动画行业沉浸了十年,一直为生存奔波,没能留下一部拿得出手的动画作品。一种深深的挫败感向他袭来。

他心中的孙悟空跳出来了。他希望能为儿子制作一部超燃的动画片,伴随他共同成长。

那段时间,他的十月数码公司里贴满了神态各异的猴子。

在中国动画界,有一种生物叫“死磕哥”正在流行

有暗黑、狂野的黑猩猩,有魔性、夸张的长臂猿,几十个版本的猴子有一个共同特点:怪模怪样,还有点凶恶。

朋友们笑话他,但田晓鹏却很得意,“这个孙大圣就是要不一样”。

2011年,筹备了多年的田晓鹏,万事俱备就缺钱了。四处融资无门,田晓鹏决定孤注一掷。

那一年,是田晓鹏36岁的本命年。

他压上全部身家与股东的钱,还回到老家、找当上市公司老板的亲戚借了一大笔钱。不成功,就成仁。

在中国动画界,有一种生物叫“死磕哥”正在流行

500万,这是田晓鹏给《大圣归来》的预算。而在此之前,最好的国产三维动画票房也就1000万。

也就是说,如果田晓鹏不能改写历史,就会亏到连裤子都不剩。这是一场豪赌,他赌上全部身家,还拉上一帮人。

这一筹备,就是四年。田晓鹏从一个热血青年,熬成了中年大叔。

田晓鹏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每一个镜头都要死磕到底。

在中国动画界,有一种生物叫“死磕哥”正在流行

仅“山妖在山林间追逐江流儿”这一场戏,1500多帧的片段足足做了半年,四五个动画师受不了,辞职了。

还有一次,二十几个员工忍受不了田晓鹏的“虐待”,集体出走。

身边最好的兄弟不理解,“公司被你毁掉了!比我们起步晚的都在挣钱,你看看我们,债台高筑!”

田晓鹏很挫败,但标准没有降低。影片80%的镜头重新修改完,员工也重新换了一轮。

四年筹备,离职员工多达百人,跟他一起坚持下来的,只有两个人。

在中国动画界,有一种生物叫“死磕哥”正在流行

很快,500万花完了。“500万可以做出来,但不想做成那样的东西!”

当时,光线传媒投资这个项目,但因信心不足又撤资了。

断粮的田晓鹏迫不得已向父母、岳父借钱。能从碗里抠出的米,都抠完了,但离目标还差得很远。

最后,田晓鹏想到了众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他终于从89个投资人手里,筹到780万。

田晓鹏将每一分钱都用在了刀刃上,除了制作电影,其他的钱不该花的一分都不花。

复印机坏了,电视遥控器没电了,也不修。为了省钱,把老婆也搭上了。

为了赶进度,夫妻俩忙到昏天黑地,每天早上只有十分钟跟儿子碰面。儿子无奈给自己取了个外号:“十分钟小孩儿”。

在中国动画界,有一种生物叫“死磕哥”正在流行

宫崎骏是田晓鹏仰望的高山

2015年1月18日,成片第一次试映,观众反馈:“打戏太多,节奏太快,看得很累!”

田晓鹏决定放弃春节档,放缓节奏再修改。江流儿打坐,猫头鹰打瞌睡的空镜头,就是后来添加的。

这次试映,好评如潮。在社交软件上,观众甚至自制海报、视频为影片吆喝。

第一次,国产动画影片有了“自来水”。

7月10日,《大圣归来》公映,田晓鹏坐在观众席上,眼泪夺眶而出。

第一天排片只有百分之零点几,有点绝望的田晓鹏甚至做好了退出动画行业的准备。过亿,已是他最好的打算。

几天之后事情发生逆转。经过口碑的发酵,《大圣归来》的票房一飞冲天。最终,它打破了国产动画片的票房纪录,以9.56亿人民币完美收官。

有记者问他:“为什么国产动画片在技术上不过关?”

田晓鹏回答,“

国产动画如果能多花时间死磕,还是有很大提升空间的。

死磕,说起来轻巧,但做起来却难如登天。

孤独无名,长年伏案,青春和心血都耗费在一帧一帧的图画里。

哪吒四年,大圣四年。从热血青年,到中年大叔,时光在指缝间悄悄溜走。如果没有死磕的精神,他们早就崩塌了。

在中国动画界,有一种生物叫“死磕哥”正在流行

如果说《哪吒》赢在燃,赢在不服气的热血,那么《大圣归来》则赢在了死磕——死嗑自己,死嗑他人。

在中国动画界,有一种生物叫“死磕哥”正在流行

燃,是国产动画电影的新希望,也是中国动画电影人的新希望。

不服气的热血,再加上点死磕精神,中国动画电影超越好莱坞指日可待。

在中国动画界,有一种生物叫“死磕哥”正在流行

在中国动画界,有一种生物叫“死磕哥”正在流行

关注我,

你会获得更多能量加持。

让思想尽情迸发,让情怀尽情绽放,让人生无限可能。

你想投入“亿万孤独者的心灵港湾”的怀抱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