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酒精勾兌的酒不能喝?而誤導你的白酒誤區又是怎樣的?

為什麼酒精勾兌的酒不能喝?而誤導你的白酒誤區又是怎樣的?

相信醬友們日常生活中一定聽到或交流過這些話,您是否跟我一樣存在質疑呢?帶著上面這些問題,今天我就為大家一一解答,致所有的醬香酒友們:為什麼酒精勾兌的酒不能喝?而欺騙你的白酒誤區又是怎樣的?

1、好酒不口乾、不上頭

這個說法是不對的。瞭解喝酒為什麼會口乾、上頭,首先須瞭解酒精作用的原理。

含酒精的飲料進入人體以後,會刺激腎臟,加速腎臟的過濾作用,人更加容易上廁所。同時,當酒精溶於血液進入人體細胞後,會促使細胞內的水暫時滲透到細胞外部,導致體內儲存的部分水分被排洩到體外。

這種體液減少的狀況通過神經反射,會使人產生口渴的感覺,尤其是飲用過量的白酒後,更容易感到口渴。由於喝酒加快了人體的新陳代謝和水份的流失,所以酒喝到一定的程度後必然會口乾。

有些人酒下肚後,會產生頭痛、頭暈的反應,這就是上頭。由於酒精的分解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氣,會使大腦供氧不足,因此酒喝到一定的程度也必然會有頭昏的反應。

為什麼酒精勾兌的酒不能喝?而誤導你的白酒誤區又是怎樣的?

2、只有山泉古井水才能釀好酒

很明顯,說法太絕對。如今的白酒行業中,品牌技術區隔,就算同一地區採用同樣的水生產同一類型的酒,酒質也是參差不齊。而且真正的好水,並不一定就是山泉水、古井水、河水,乾淨的軟水也是好水。

況且由於環境的汙染,如果採用純天然、未經處理的泉水、井水,小編反倒覺得大家要為這些酒的酒質擔心了。

為什麼酒精勾兌的酒不能喝?而誤導你的白酒誤區又是怎樣的?

3、發黃的酒才是好酒

錯!黃與不黃,真不是決定酒好壞的標準。

為什麼酒精勾兌的酒不能喝?而誤導你的白酒誤區又是怎樣的?

發黃原理:白酒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會發生複雜的酵解和多糖反應,酒中的某些物質會發生呈色反應故而回顯微黃色。

變黃影響因素:酒色變黃與原料、釀造工藝、儲存環境及儲存時間、及酒的香型都有緊密聯繫,特別與時間和儲存有關。

如今很多人認為發黃的酒一定是好酒,為了迎合這部分消費者對酒色的需求,很多酒廠採用一些人為手段使白酒變黃,新入道的酒友們可要謹慎啦!

4、基酒(原漿酒)不能喝

不好意思,你被騙了。

原漿酒,就是固態發酵蒸餾後得到的原酒,酒廠通常稱之為“基酒”。 事實上,在新工藝酒產生以前,所有的酒都是原漿酒。

很多人都說,原漿酒不能喝,其實,原漿酒是可以喝的。不過剛剛釀出的原漿酒度數很高,最高可達到70餘度,濃香型則在65度左右,通常認為需要存放兩年左右方可飲用。儲存年份長的原漿酒都是酒廠的寶貝,在市場上價格也很高。如果你去酒廠能喝到該廠最早年份的原漿,那就是對你最高款待。

5、掛杯就是好酒

明顯以偏概全了。新工藝釀造下,白酒造假技術頗多,酒友們牢記真經:好酒一般掛杯不錯,掛杯的不一定就是好酒!

為什麼酒精勾兌的酒不能喝?而誤導你的白酒誤區又是怎樣的?

6、酒精勾兌的酒不能喝

要說清這個問題,就要理解工業酒精與食用酒精兩個概念。工業酒精俗稱甲醇,其飲用危害家喻戶曉。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由於眾多歷史原因,食用酒精也成了工業酒精的替罪羊。

為什麼酒精勾兌的酒不能喝?而誤導你的白酒誤區又是怎樣的?

其實國家是允許使用食用酒精勾兌酒的,只是中國白酒成分複雜,在勾兌的過程中商家為了達到某種效果必然使用各類添加劑,勾兌的技術不成熟以及勾兌參假量的問題致使勾兌酒市場魚龍混雜。至於勾兌酒與古法純糧酒的區別,打個比方就如傳統的手擀麵和現代的方便麵的關係,兩者的本質都是面,但原料不同、工藝不同、一個是新鮮的食材一個則添加了調味料包,選擇在於個人喜好和消費觀念。

說到這裡,這些白酒誤區,不知道您是不是也被誤導多年呢?本人一直在茅臺鎮從事酒業工作,,對於這些白酒誤區深刻了解我沒遠大的目標,只希望看到我的文章的酒友,能學到些白酒知識,不被人套路。我無法改變中國白酒市場酒精酒、劣質酒橫行的事實,但我會不忘初心,堅持用心釀好每一滴醬香酒,將優質健康的純糧食醬香酒帶上普通老百姓的餐桌,讓酒友們天天喝上好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