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为什么要做成茶饼?我以为只是为了好看,知道原因后我服了


普洱茶为什么要做成茶饼?我以为只是为了好看,知道原因后我服了

普洱紧压茶是相对于散茶而言,是指将散茶在高温、高湿与蒸压后加工成茶饼、茶砖、茶坨等形状。

紧压茶制作历史悠久,唐宋时期,福建的团形饼茶备受推崇,上面还要压上龙凤的图案,所以人们就叫它“龙团凤饼”,好看的不要不要的,现在普遍认为这就是紧压茶的开端。

明太祖朱元璋时,他认为蒸青饼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过于奢华,于是下昭“罢造龙团,惟芽茶以进。”就是说以后过节不收龙团,要收只收芽茶。看吧,农民出身的土皇帝真是不懂享受。自此除了边销茶大多还是紧压型外,内地人普遍认为紧压茶是次品,上不得台面。你看皇帝都不喝,肯定是不好对吧,唉,真是天大的误会。

普洱茶为什么要做成茶饼?我以为只是为了好看,知道原因后我服了

到清朝时,普洱茶成为贡品,紧压工艺又得到进一步发展,反正马背民族是拿茶来煮奶喝,才不管你芽叶还是紧压,方便运输、耐存储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那时候要给边疆少数民族运送普洱茶,路途遥远,动辄一趟下来就是好几个月,在运载以人畜力为主的古代,不管是进贡还是边销,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基本上锁死了,所以同样跑一趟,紧压茶肯定比散茶运输成本低、效率高。

除过方便运输外,普洱散茶和空气接触面积大,氧化迅速,内部转化也快,如果不能及时消耗,不但香气容易挥发,而且空气中的杂味会随着水分进入茶体,影响茶叶的品质。紧压茶呢,又分为铁饼、石模饼、手搓丸等,压制的松紧度不一样,虽说转化的快慢不同,但是和散茶比较,接触空气面积要小的多,转化是循序渐进、由外向内传递式的,在长期储存方面吊打散茶。

普洱茶为什么要做成茶饼?我以为只是为了好看,知道原因后我服了

除过氧化,紧压的普洱茶在蒸制过程中,会进入大量的水汽,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增加微生物的数量,这也是散茶所不具备的陈化优势。

但是的但是,茶品只是一方面,普洱茶的“后发酵”还与储存环境密切相关,储存不当,再好的茶也可能变成废柴,储存得当,相对不怎么样的茶在转化后来个小变身也不是不可能。

而普洱茶在储存中的转化,是吸引茶友们的一个重要因素,既然要储存,那当然做成紧压茶更具优势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