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大佛寺,建於宋淳化元年,因殿內塑有“三賢哲”身像而得名




各位師兄大家好。今天是2020年4月29日,星期三,佛曆3046年農曆四月初七。

今日分享的內容為:西寧大佛寺


西寧大佛寺,建於宋淳化元年,因殿內塑有“三賢哲”身像而得名

大佛寺位於青海省西寧市教場街東南端,它建於宋淳化元年(990),是藏傳佛教的古剎,為藏傳佛教後弘期復興的聖地。

傳說9世紀中葉吐蕃朗達瑪滅佛時,逃到青海的“三賢哲”格迥等人在此去世,以此為建寺緣起,形成一座寺院。因殿內塑有“三賢哲”身像,故稱之為大佛寺。


西寧大佛寺,建於宋淳化元年,因殿內塑有“三賢哲”身像而得名


1922年,整修後的大佛寺佔地約30餘畝,由前院、後院、馬房和花園等組成。前院建有山門、經堂、僧舍;後院有一大殿,是一組兩進兩側院的建築群。後院大殿仍為三層空心閣樓,內塑有三像,中為看格迥,兩邊為藏饒色(誤讀為“瑪”)1.47和瑪·釋迦牟尼,佛像後壁是一組大型浮雕泥塑,畫面有山水人物、十八羅漢、佛本生故事等。大殿重簷歇山屋頂,飛簷起翹,青色瓦面,正脊裝有寶瓶,兩端設有獸紋,下部為藏式大牆面碉房式建築,上下漢藏建築藝術融為一體,殿前一對石獅,院內柳、沙棗、櫻桃等綠樹成蔭,花園內丁香、芍藥爭相開放,香氣襲人。


西寧大佛寺,建於宋淳化元年,因殿內塑有“三賢哲”身像而得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