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最大的本事,是熬出生活的意義

有讀者在後臺留言——

“我做了一件對我而言很重要的事情,一直以來我覺得自己不擅長,但通過自己的的努力一點點地啃下來了,這讓我知道一天天地熬過去是真的有效的……不要給自己設限已經聽得太多了,可只有自己親身去體驗才能懂得,所有你認真走過的一點一滴,其實都有其價值和意義。”

人的一生,總會發生很多事情,有一些是你的高光時刻,有一些是你的至暗時刻,但總是有些事,需要你熬一熬才能有所得。

就拿寫作這件事情來說,如果想要成為一個下筆如有神的作家,就不能僅僅靠心血來潮來寫作,你得要每天寫,每月寫,每年寫,在這個過程中,你要苦思冥想,你要忍受寂寞,你要對抗自我懷疑,你還要接受別人的評判,反覆審視自己的觀點。

即使你得到了一些認可,依然需要堅持地寫,持續地思考,因為停止創作就是枯竭,而這整個狀態,就是「熬」。

而當一個人有了「熬」的真本事,他的內心就會生長出一種反脆弱的能力,以對抗這個世界的不確定性,給生活帶來意義感。

“活到現在,有什麼事情是你費了好大勁才熬過來的呢?”

針對這個問題,你會有怎樣的答案?


事成的背後,都有曾經熬過的苦


“成功是熬出來的。”

對此,我深信不疑。

村上春樹在成為小說家之前,自己開了一家爵士樂的小店。

雖然做的是自己喜歡的事情,但卻負債累累,償還債務頗為艱苦。

當時他和太太每天起早貪黑,省吃儉用,家裡既沒有電視也沒有收音機,甚至連一隻鬧鐘都沒有。因為沒有取暖設備,寒夜裡只好緊緊摟住家裡的幾隻小貓睡覺,互相取暖。

後來有了寫小說的念頭,村上除了每天記賬,檢查進貨,還得要鑽進吧檯後面調製雞尾酒,烹製菜餚,而在深更半夜店鋪打烊之後,再回到家裡,坐在廚房的餐桌前寫稿子,一直寫到昏昏欲睡。

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將近三年,不過總算心無旁騖地度過了那段艱苦歲月。在這個過程中,村上春樹活過了相當於普通人兩倍的人生,磨礪了自己的寫作技巧和能力,同時也受到了專業獎項的肯定。

而村上在文章裡回顧那段歲月的時候說——

“回過神來,我多少變得比以前更堅強了一些,似乎多少也增長了一些智慧。所以我很想告訴您,儘管眼下十分艱難,可日後這段經歷說不定就會開花結果。”

面對別人的成就,我們往往只看到了他光彩奪目的耀眼光芒,卻容易錯失光彩掩蓋之下那個努力付出默默積累的靈魂。

而那些顯而易見的所謂成就,往往都烙印著曾經苦苦熬過的日子。

就像有些演員在公眾場合看起來神采奕奕,生活精緻,可如果你知道TA剛剛熬夜拍完戲趕過來,就會明白,所有光鮮的背後,都有著不為人知的艱辛。

這個世界總是能量守恆的,你想得到些什麼,就需要付出對等的東西來交換。而那些熬過的日夜,那些不放過自己的死磕,就是你握在手心能夠成事的籌碼。


熬的本質,是專注和堅持


如果你熬過粥,就該知道,從生米加水,到最後煮為一鍋好粥,需要的是時間的沉澱。

所以,「熬」不同於其他的努力,它不是一個瞬間完成的動作,而是一個持續發力的過程,它是漸進式地,帶著些許挑戰地匍匐前行,這聽起來就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魯豫最近在福建師範大學做了一次名為《未來正來》的演講。

她說自己採訪過很多嘉賓,發現其中有幾個關鍵詞每個人好像都曾經提到過,而第一個她能夠想到的詞,其實就是「堅持」。

去年魯豫去上海採訪了年輕的電競團隊IG的幾位選手,當時他們剛剛獲得了總冠軍,它是每一個電競選手的終極目標。

她跟這些選手聊過之後,他們都說在事業起步的最開始,他們都是要頂住巨大的壓力,同學,朋友,老師,家長可能都不理解,不看好,但他們就是在各種各樣質疑的目光中堅持訓練。

剛開始,可能是熱愛渴望驅動著大家去堅持,但是渴望足以支撐那麼長時間嗎?沒有人知道。

而且你再熱愛,每天同一個項目同樣的技術,訓練十幾個小時,這是枯燥的,辛苦的,但他們只有一個念頭——“我要拼命地往前跑,儘可能跑到最前邊,把別人落得遠遠的,否則一不留神,就會有更年輕的天才來取代我的位置。”

他們在堅持訓練,在專注地訓練,而這就是他們在時間裡熬著自己所愛。

只是簡單地努力堅持,這並不算熬,因為你只是在隨意打發時間,對你的生活產生不了什麼價值。

但是,如果在堅持之外再加上專注,你就是主動地為生活創造價值,而這才是熬時間的意義。

實際上,過程和結果是有個轉換過程的,當你把結果拉近,拉到足夠近的時候它就成為過程了。

如果這個結果是三年、五年才能達成,這會和過程割離,這個時候如果你的目光全在結果上,你就邁不開步子,也無法享受過程。但是,你如果把結果切的足夠小的時候,過程、結果都是一回事。

所以,

熬也是有講究的。你不是盲目地熬下去,而是目光放在眼下一個個小目標,堅持行動下去,專注於構建一個能力系統,然後,你終究會熬過時間,達成結果。

生活中「熬」的本質,就是堅持和專注。

在人生裡,但凡有點價值的結果,往往不會那麼輕易地顯現,你得要慢慢熬,慢慢悟,感受生活中一點一滴的意義。


熬出意義,是人生註定的任務


最近在我非常喜歡的公眾號「永福村」裡,讀到作者Xiao寫的一段文字,讓我特別感動——

“近兩年的歷練,每一個揪心的日日夜夜,一個比一個難的關卡,曾經老公最危急的時候連續在醫院住了45天,那45天我是一天天數著過來的,照顧著孩子,安慰著老人,我一滴眼淚都沒有掉,真的,一滴都沒有。

因為我一點也不傷感,我覺得這並不是一件傷感的事,這只是一件需要慢慢去熬的事,所以每一天我是數著過的。我也沒有失眠,因為弄完孩子真的很疲憊,第二天還要早起,母親這項工作在身,本身就讓我心緒很平靜,雖然有一個病重躺在醫院的丈夫,我還是在夜深人靜時躺在床上看看綜藝刷刷微博,甚至還會笑笑,然後平靜地睡著。

不過,在那些漫漫長夜裡,我從來沒有想過,第二天我會再也見不到我丈夫,我知道他還會陪伴我們很久,只是我需要自己慢慢熬過這些艱難時刻。”

人一生的意義是什麼呢?我們最終能夠走得多遠?這都需要我們去踐行,去試錯,去探索才能知道。

在人的一生裡,會有很多很多需要我們慢慢去熬的事。

也許是孩子長大這件事情,你要每天陪著他,關注他,愛護他,你要忍受他的喜怒無常,你需要放下自己過高的期待,你得要撫平內心上湧的情緒。

也許是事業發展這件事情,你要持續提升自己的能力,你要懂得和同事長期合作,你要會跟客戶搞好關係,你還要平衡自己的家庭和生活。

也許是自我實現這件事情,你要試著去了解自己,認識自己,探索自己內在的真正價值需求,你要會去突破自我的設限,你還要會管理好自己的生活。

這些狀態,這些行動,就是熬,熬過當下,熬過我們這一生,最重要的是你要相信,你終究會熬出生活的意義,這個艱難的過程終究會過去。

文革期間,陳伯達在會上嘲笑海涅。木心氣憤地說:“你也配對海涅亂叫。”

就因為這句話,大作家木心被關進了陰暗潮溼的防空洞,每天吃酸饅頭和黴鹹菜。

被禁錮其中的木心,會找來白紙畫上黑色琴鍵,到了晚上,他會在這無聲的鍵盤上彈奏肖邦和莫扎特。他也會偷偷把一部分寫檢討的紙藏起來,在上面密密麻麻地寫詩。

半年後轉移到監牢的時候,關他的人都覺得他該是爬出來了吧。可是,木心筆挺地坐著,褲子還有筆直的縫。

木心就是用自己獨特的方式熬過那些困難。

作家連嶽曾說:“每一個對自己的人生稍有期待的人都是如此,都需要熬,這個艱苦的工作,是人註定要承受的,幸福孩子是如此,不幸的孩子也是如此,只是每個人熬的路徑不同。

你的人生不會一直風調雨順,你很可能在轉角處就遇到生活的至暗時刻,可是你要懂得熬過那些令人沮喪的日子,你要堅持住,一步一步熬出其中的意義,而這是人生註定的任務。


寫在後面的話


有人說:“苦出來的才是生活,熬出來的才是日子,逼出來的才是人生”。

這就是生活的真諦——

生活從來不是容易的,你在生活裡熬過什麼樣的痛苦和抗爭,才最終造就一個什麼樣的你。

而這個熬的過程,就是你發掘生活意義的過程。

有的人想要一份好工作,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忍受長時間的工作,沒完沒了的會議;

有的人想要完美的身材,可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去堅持枯燥無味的深蹲,讓人聲嘶力竭的力量訓練;

有人想要得體的談吐,可並不是讓每個人都願意不動聲色地聆聽,毫無評判地表達。

其實,幸福和美好不是唾手可得,而是需要抗爭和堅持的,而一個人最大的本事,就是在時間的見證下,熬出生活的意義。

如果你還在黑夜裡,請記得告訴自己,熬一熬總會過去,天就快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