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名小留學生從美抵滬,閉環接待確保安全,愛國教育的生動案例

無論身處何方,海外留學生都是祖國母親的孩子,也是未來建設中國的重要力量!

即將過去的4月份,國家派出多架包機前往美國、英國、西班牙等地,接回小留學生,落地的城市包括濟南、南京、杭州和上海等,而上海浦東機場分別有來自美國2架和英國1架包機降落,成為接待小留學生的首選之地。

342名小留學生從美抵滬,閉環接待確保安全,愛國教育的生動案例

4月12日下午,180名小留學生搭乘包機,從美國舊金山飛抵上海浦東國際機場;4月26日晚間,第二162名小留學生批從美國波士頓乘坐包機飛抵上海。

據瞭解,目前從美國抵滬的兩批小留學生共342人,核酸檢測均為陰性,這些小留學生來自全國各地,上海的學生比例並不高,其中第一批180人14天觀察期已過,已於4月27日解除隔離,並陸續被家長接回,第二批正在隔離觀察中。

342名小留學生從美抵滬,閉環接待確保安全,愛國教育的生動案例

為了既確保小留學生平安回家,又堅決防止疫情輸入的風險,上海採取了閉環式的安全運轉方式,避免與外界接觸,儘可能減低風險,讓社會各界更加放心。而兩次接待過程中,上海市民政局緊急啟動上海市社工應急服務團,組建了29人的小留學生歸國服務隊,為前來等待點的小留學生家長提供專業服務,成為一大亮點。

據瞭解,這29名社工來自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簡杜瑩、汪庭娟)、上海東方社會工作事務所(郎思成)、上海華齡涉老產業發展中心(鄭毅)、上海樂愛社工師事務所(朱敏)、上海樂群社工服務社(陳曉珏、邵貞、張晟曄、張亦、朱蓓、鄧瑋)、上海浦東新區社會工作協會(劉舒嬌、莊九妹)、上海青年管理幹部學院(王鑫)、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薛莉莉)上海市陽光善行公益事務中心(秦天棟、黃旦聞、郭明、楊禮麗、韓婧)、上海現代公益研究院(湯俊)、上海益揚青少年社會工作促進中心( 張曼曼),上海市社會工作者協會(範斌、解國平、費峰鷹、史紀元、沈鈺麒、詹玉娟、錢雯琦)。

342名小留學生從美抵滬,閉環接待確保安全,愛國教育的生動案例

上海市民政局官網、長寧民政官微等透露的信息顯示,相關部門精心做好安排,讓家長們化焦慮為期待,化擔心為安心,對黨和政府表達了深深的感激;而對每位小留學生來說,是一次實實在在的愛國主義教育,對每一位參與的社工,也是一次很好的受教育形式。

兩次參與接待的上海社工服務團,由兒童、老人、醫療、社區等多領域的29名有豐富實務經驗的社工組成,社工服務團針對家長的需要組成了不同功能的服務小組,形成有序接待的服務方案,及時、精準地為家長提供政策和信息諮詢、心理減壓、互助支持等服務內容,建立全流程、全方位、全覆蓋的服務機制。

兩批小留學生的抵達上海,上海市抗疫指揮部高度重視,地區組組長、上海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朱勤皓,副局長蔣蕊、曾群都到賓館進行現場查看並慰問社工,要求把工作做細做實。

342名小留學生從美抵滬,閉環接待確保安全,愛國教育的生動案例

342名小留學生從美抵滬,閉環接待確保安全,愛國教育的生動案例

342名小留學生從美抵滬,閉環接待確保安全,愛國教育的生動案例

市民政局社工處、兒童福利處、兒福院和市社工協會制訂全流程的服務銜接預案,為家長設立了接待區、服務區兩大服務場地,並在信息登記、現場引導、現場諮詢、需求回應、後勤支撐等環節上設立了無縫銜接的社工服務崗。

社工服務團根據家長在現場登記過程中的情緒狀態、提問疑慮等,對家長以差別化原則進行了即時需求評估,主動引導為有需要的家長至支持服務組,社工提供個別化的跟進服務。在家長休息等待的過程中,服務團對家長提供了多樣化的減壓服務,並鼓勵家長交流分享,緩解了家長的焦慮情緒。

小留學生的家長來自全國各地,在休息等待的過程中,社工團對家長提供了多樣化的減壓服務,並鼓勵家長交流分享,緩解了家長的焦慮情緒,使家長感受到了上海政府對小留學生歸國接待的重視和用心。

還有許多家長也很樂意和社工團成員分享小留學生在海外學習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也分享了小留學生在到達上海後的感想,與此同時也給予上海社工很高的肯定。

342名小留學生從美抵滬,閉環接待確保安全,愛國教育的生動案例

一位在美國陪伴留學4年的14歲小留學生的母親告訴社工:“這次來到上海讓我大吃一驚,上海的疫情防控措施都非常人性化,也很便捷,讓我們感到很安心。我女兒也很喜歡上海,希望她學成歸國後可以留在上海工作。”

還有剛去美國半年的12歲小留學生母親和社工分享了她女兒在朋友圈發的一段話:“從接到包機回國的通知到現在酒店隔離,就像是一場夢,醒了很久還是很感動,這次真真切切地體會到了‘無論身在何處,你的背後都有一個強大的祖國’。”這位小留學生母親也表示,這是一次實實在在的愛國主義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