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面對歧視攻擊:海外華人同胞更需團結和尊嚴

不觀千嬌百媚億萬花開,豈知繁華沉浮,

不閱世間百態人生萬象,怎懂滄桑世故!

——睜開眼睛看世界 百態人生任評說

自海外疫情遲於國內爆發並迅速蔓延以來,海外華人同胞便屢遭歧視甚至攻擊,這種現象並非個例,而是根深蒂固由來已久。

疫情之下,面對歧視攻擊:海外華人同胞更需團結和尊嚴

疫情之下,面對歧視攻擊:海外華人同胞更需團結和尊嚴

在外部的異國環境和某些歷史遺留因素無法改變的情況下,就目前現狀來說,大家要摒棄“自掃門前雪,家醜不可外揚”的心態,團結起來,互幫互助,因為團結就是力量,一個人再怎樣抗爭也敵不過眾人的團結,就好比“一雙筷子可以輕鬆被被折斷,而十雙筷子抱團一起卻堅挺有餘”的道理一樣,在當下西方尊崇強者的社會里,只有華人圈的力量更強大了,才能讓別族人產生敬畏,贏得更多的尊重。

一個國家爆發疫情,加之病毒傳染變異性極強,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很難做到獨善其身,所以抗疫不分國籍,它是全人類的鬥爭,而非某個國家某個民族的事,非常時期仇視的人心,真的是比病毒更可怕,“一花不成春,獨木不成林”,如果你要想生存下去,就要和大家團結在一起,就連西方某位名人也說:“一個民族在生存、獨立和經濟財富這三種利益之上,還必須加上第四種利益,那就是集體自尊。”

疫情之下,面對歧視攻擊:海外華人同胞更需團結和尊嚴

團結之外,華人同胞要想不被歧視,就要自強自立,就要有堅定的信仰,歷史告訴我們,締造強大者首不在於裝備堅船利炮,而在於鑄就人民之信仰,民眾之血性,敢於抗爭一切犯我之敵,那些“明哲保身,忍氣吞聲,忍辱負重、寧願人來犯我,不可我先犯人”的懦弱思想要不得,人弱被人欺,有理、有據、有節的理性血性,要從精神信仰上站立起來!

理性與血性並不矛盾,失去理性的血性叫魯莽和衝動,而失去了血性的理性則是懦弱膽怯、順從屈服,衝突與征服歷來是西方民族的核心觀念,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去講究什麼“以和為貴,退一步海闊天空”的禮儀文明之舉,那必然會應了古人云: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

疫情之下,面對歧視攻擊:海外華人同胞更需團結和尊嚴

大家可否還記得,前段時間網絡媒體報道的那一幕:在意大利佛羅倫薩街頭,一位華人青年矇眼佇立,身邊立著一個白色紙牌,上面寫著:我不是病毒,我是人類!不要對我有歧視!這是一種很無奈但是很讓人震撼的抗爭,最後很多意大利人紛紛上前擁抱他,並幫他摘下口罩,和他一起加入到反對歧視的抗爭行列中(海外絕大多數普通民眾還都是理智善良的)。我想,廣大的海外華人村友,看到此情此景,應該也是很有共鳴,激發起自己勇敢抗爭反對歧視的力量吧!

疫情之下,面對歧視攻擊:海外華人同胞更需團結和尊嚴

最後用一句話結束全文,也就是《戰狼2》裡最霸氣的一句話:請記住,你背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疫情之下,面對歧視攻擊:海外華人同胞更需團結和尊嚴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