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只有孔子能为《易经》作《易传》,是否说明孔子在百家中得道最高?

红星照耀神州


不能这样说。如果《易传》真是孔子所作,原因只可能有一个,周王朝的衰落。

孔子住世并著书期间,正处于春秋战国之交,礼崩乐坏,列国跌入战争和灾难的深渊,《周易》与“周礼”的权威,跌落神坛,坠地崩坏。

在此之前,《周易》至高无上,除了《周易》的集成与创作者周文王,周礼的奠基人周公旦,没人有资格或权限注释《周易》,为其作传。

从孔子开始,尽管《周易》走向民间,融入百家之学,其真谛也在世俗中失传。


杜新治


有用吗?我研究【易经】,研究来研究去,结果发现大多都是在误导人。

就拿我学习【易经】过程中来说,起初我认真并且系统学习易经的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及其消长和生克制化原理,觉得这些都没错。我研究认为几乎所有的涉及到有关易经书本的基础知识和理论都没错。但是接下来的问题是,我在学习六十四卦卦象及卦辞中,觉得这个把我误导了,还有那些六爻卦什么的,也把我误导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它导致我一直不能科学的认识易经,仿佛易经就是“预测”“算命”之类的迷信一样。

我在这其间一直打转,没有根本性突破。

其实六十四卦和六爻卦只是涉及到易经的有关“象(或相)”的知识,并不能代表全部。

我后来在一位“师傅”的带领下,我误打误撞学会了看相,加上我后来在三年的养猪过程中,比较系统的自学了中医学,对中医的阴阳辩证阴阳施治法有了深刻的了解,对“阴阳”的存在也有了切身体会。

这使得我茅塞顿开。为此让我更能够创造性的突破性的对看相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因此了解到了易经与二进位制的关系。一阴一阳谓之道,说白了就是二进位制的世界,就是二进位制诠释的世界,就是二进位制由点到线、由线成面,它犹如黑白电视成像原理。

我后来偶然看了一本有关八字预测算命的书籍,破天荒的对“算命”有了更进一步发展。这使得我通过八字,结合看相知识,对人的性格及命运上的预测与判断,有了更为可靠的理论支撑。

加上我不断实践,不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陆陆续续学会了如何给人姓名预测,怎样测字解梦等等。

其间我也看了有关孙子兵法等等的兵书,深深了解到阴阳的虚实在兵法中的具体运用。

所以说,有关【易经】理论的具体运用涉及到内容很广泛,并不单单只是用来看相、预测算命、给人占爻,还能给人看病治病,更可以用来带兵打仗。

因此说,我们学习【易经】,不能盲人摸象般片面了解易经,更不能死记硬背死板呆板机械地认识易经,应该触类旁通,活学活用。

应该说易经博大精深,绝不是某一个人某一本书就能够知晓和诠释的了的。

我研究易经到最后,我认为最好的易经书就是我自己,我自己就是最好的易经书,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如同牛吃草一样,经过大量饮食,经过长时间咀嚼与消化,早已不是原来的草那么简单了,已经成为了我身体的一部分,早已是我奔跑、咆哮、游走、犁地等等一切活动的动力了。

所以说,我们学习易经应该“书人合一”,应该浑身充满易经元素,就连放屁拉屎都是易经。其实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老师,正如人们所述,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因此说千万不要被所谓的名家、大师所误导,即便他是孔子,哪怕是马克思,我们也要批判的认识问题,也要一分为二的看待事物,要学会把问题如同食物,只有经过细细咀嚼经过充分吸收和消化,只有通过努力实践不断实验,才能最终成为和成就我们自己。


诗领头羊


这个问题问的还是很有深度的,我们都知道孔子的一开始的理想是功名是做官。他周游列国从政求功名,却四处碰壁,不能施展他的政治抱负。

据史书记载,他在鲁国的时候,因为政治不得意,也曾经占卜了一卦:火山旅卦。得人指点效法《旅》卦精神,周游列国14年,这才成一代先师,万世之师表。在50岁的时候,孔子才研读周易。对于有群经之最的《周易》是有深刻体会的。孔子学习易经后,作《易传》《十翼》对后世学习易经影响很大,因为孔子当时感悟最深。尤其是践行了《旅》卦后的感悟……

孔子给《周易》增加了注释,是明白周易所阐述的是一个道,一个自然之道。一个自然之规律。一个天人合一,天人对应的规律,宇宙万事万物都遵循的客观规律。每一卦的出现都有一个横断面,虽然抽象,但很清晰。孔子也曾经问道于老子,基于自身,深刻明白了易经的伟大,道的伟大,感触自己的不足,深读《周易》后,做《易传》《十翼》对《周易》进行补充,是对后世传承学习《周易》的帮助,并提供了方便法门,可以说在当时那个年代,孔子对《周易》的领悟力还是很深的。并且做出了注释,对于后世学易有了杰出贡献。





朝虹问卜


不,只能说明孔子是诸子百家中最喜欢装大仙最会跳大神,首先大家要明白,易经是占卜用的,是周人算命跳大神用的,在周易之前,还有夏朝的连山(完全失传),商朝的归藏(归藏只有部分流传),都是算命跳大神的书,易经和连山归藏主要用来算命,配合烧龟壳看裂纹,能算天下一切命,打仗看病结婚出门等等

诸子百家中,孔子才学是倒数第一,连本自己的书都写不出来!丢人显眼!《老子》《管子》《墨子》《韩非子》等等你看看真正有才学的人,谁不写部自己著作描述自己思想,孔子而且最迷信,诸子百家真正第一的当然是墨子,最热爱科学,号召人人平等,致力于打造世界和平,是伟大的科学家,在科学技术上面对面虐鲁班,

哲学思想上,老子无敌于天下,

智慧上鬼谷子无敌于天下

医学上扁鹊

政治上韩非子

军事上孙子

经济上管子

文学上屈原

诸子百家人才倍出,孔子算个屁,顶多是优秀教师,其实教学生也不是第一,少正卯比他强。所以孔子当官第一件事就是杀了本国教师最优秀的少正卯




东北虎男323


实际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糟粕之处。其实周易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认识宇宙大自然运行规律。周易的逻辑是否认了伏羲发现的宇宙大自然运行规律,他认为地球是不会转的,如果转到下边去,一切的东西都会掉下去的。但是伏羲发现了宇宙大自然运行规律是地球绕着太阳转的。伏羲的理论是根据北斗星不断的变换位置而做出定论的。并且还画出了一张讲解图。这张讲解图就是现在所谓的八卦太极图。这张讲解图里边是一个圆圈,圆圈里边有黑白两个鱼代表是不停的走动,黑鱼代表黑天,白鱼代表白天。逆时针而转,这样太阳东出西落就顺理成章了。北斗星一年四季变换位置是由于地球绕着太阳转,地球在变化的位置所产生的。这是伏羲的发现也画出讲解图详细的讲解了。后来又有轩辕皇帝制造出了两部罗盘,也证实了这一理论。后来有一些自作聪明的文人墨客认为,地球如果要是转的话,一切的东西都会掉下去的,所以错误地理解了宇宙大自然运行规律。这才篡改了伏羲发现的宇宙大自然,画出的讲解图。这才以周易理论错误的篡改了伏羲的讲解图。而又错误的重新的编排改写了宇宙的大自然。实际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只要是以周易理论认识的宇宙大自然其实都是错误的。现在的科技宇宙大自然的认识也证明了这一点。


程林4721


首先要澄清的是,孔子尽管对《易传》的形成很大贡献,但是,《易传》应该是他的学生,综合道家、阴阳家等认识成果,同时也吸收了历史上的解释《易经》的成果进行编纂而成的。孔子述而不作,看来,在《易传》的编纂上也是如此。

但是,应该肯定,孔子对《易传》的成书有巨大影响和贡献。在后世正统学术和文化思想方面,他的易学思想影响最大,占据主导地位的持续时间最长。直到今天,孔子《易传》的思想和方法,在文化界事实上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

孔子的易学思想,有他的独特贡献。由于各家对道的认识并不统一,不能说孔子得道最高,但是,可以认为孔子对于《易经》价值的判断和发展,是高于同时期其他人的。

在他的时代,《易经》主要是作为占筮之用。对于《易经》之中的哲理,特别是伦理思想还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研究。而我们从《易经》本文可以看出,《易经》和一般占卜书,确有一定差异。

《易经》本身不是卦签一样的书。严格地说,它一方面是教给人们利用卦象进行占卜的书,是占筮方法书 。另一方面,它是周王朝对历史经验进行的总结,包括了丰富哲理的书。在《易经》文本中,忧患意识非常浓厚,虽然在写作卦爻辞时是通过卦象,推天道以明人事,自然,人事主要还是和占卜联系在一起。《易经》在卦爻辞里,写入了很多富有哲理的占辞,这些占辞,和卦爻象有联系,同时,抽取出来看,也有独立的哲理价值。比如“履霜坚冰至”,“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无平不陂,无往不复”,“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等等,这在一般卦书里是看不到的。

孔子的时代,是人类的思维开始体系化、哲理化的时代。老子已经在孔子前面撰写了《道德经》,《道德经》的道论,其实是来自《易经》。孔子在易学的理性化方面,有他的独特认识。他坚持认为《易经》本身应当被用来思考修德、治国的问题,从而把《易经》的学说,导入了儒家的理念,这开启了《易传》的解说方法,大量运用伦理和哲理关系的基本导向。

孔子的这种认识也不是他独创的,比如《左传》就记载了在孔子之前,对《易经》进行道德解释的例子。但孔子在《易经》占筮从王室流入民间,权威开始下降,而哲理化的倾向日益明显的背景下,他对《易经》解说做了比较彻底的改革。《易传》在解释《易经》的时候,把卦爻辞中的“贞”字,一律解释为“正”,把“德”一律解释为精神道德的“德”。这和这些字原来的意思有了很大区别。在《易经》原来的文本里,贞,就是“占卜,问事”;德的意思,是“得到,积累”的意思。类似的改变字义的解释还有很多,《易经》根据《易传》的系统解说,焕发了理性的光彩,成为了义理著作。自孔子开始,《易经》用于占卜的功能逐步退居其次。

他的这些贡献,在马王堆汉墓帛书的《要》、《二三子义》等篇中被记载下来。

孔子对自己的这一创新,心中颇有不安,因为他的《易经》用法,和历史上的用法大相径庭。他叹息道:“罪我者其惟易乎?” 怕遭到身后的学术清算。 但是,他可没有想到,他的解说,是与当时的时代要求是相符的。用各种经典服务于理性,发展理性思维,活学活用《易经》在内的经典,字孔子开始形成了风气,后来轻松获得了广泛响应。

孔子的智慧,在于把握了学术思想发展的趋势。从当时历史的总趋势总要求看,他的仁学、礼学,是看准了当时的社会很需要政治认同,有保持长期稳定的社会整合的需要,人们有追求稳定和公正的强烈愿望。

至于《易传》中的道学思想,看起来并不是孔子的发明,孔子不大讲道论,这些道论的发明者,应该是负责占卜和历史记载的史官积累创造的成果,比如老子一类思想家的成果。当然,这些思想,很多要早于老子,当然也早于孔子。

《易传》是几代思想家的集体贡献。孔子的思想,在其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孔子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地位,主要是他坚定地主张《易经》应当被用作哲理、政治、伦理的指导和研究,这在当时是比较超前和独特的,也是要有一定勇气的。要说孔子得了什么道,他得的就是这个道,这使他在易学传承史上,占有了最重要的地位。

设想一下,如果《易经》没有在理论化、理性化的方向上发展,它还能被当做经典流传至今吗?

当然,孔子对《易经》的伦理化解释,也有缺点,孔子不能被圣化、神化。他对《易经》解释有局限性,为了道德教化的需要,改变字义的情况较多,比较轻视卦象的探讨,对后来原原本本理解《易经》带来了误导,对《易经》的全面传承确实带来了负面作用。

好在对《易经》解说的史官传统并没有完全失传,在孔子忽视的那些象数方法,没有停止传承,为我们今天认识《易经》本来面目,提供了重要的渠道。但客观地说,《易传》的解说方法,总体上是兼顾哲理、伦理和象数的,后来以王弼为代表,扫象不谈,排除象数,对孔子也是一种偏离,那就歧义太多了。这笔账不能记在孔子身上。


热带雨林的午后


孔子,写《易传》是政府行为!叫注释一下《易经》的条文而己!

并非它懂写《易》!

《易经》是中华儿女数千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并非是谋人独创的学术……!!!

《易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巨著……!!!

……





朱群老师四公专页


孔子的时代,上古历史已经很遥远了。文字大量使用,人的思辨能力初步形成,因而有能力对哲学问题进行更高级别的分析和认识了。

在上古时代,自从伏羲在具茨山洛书河图基础上画出太极八卦,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是整体顿悟型的。炎帝的《连山易》比较早,强调艮卦,但其实质仍是对日月运行决定地球上一切变化这个规律的模拟,研究的是热量,气候的变化规律。黄帝《归藏易》崇阴抑阳,着重对坤卦的认识,强调平和与团结。

文王的《周易》则重乾卦,强调有所作为。由于孔子时代理论能力的提高,社会化程度加强,产生了对《易经》的再认识,于是《易传》诞生了。曾仕强认为,孔子对《易经》的贡献大于他的其它学说,就是认为孔子的《易传》水平相当高,后人都要以它作为知识体系的准则。比如,孔子对太极的定义,对阴阳四象八卦的阐述,早已成了经典。后人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研究《易经》,都少不了先学习孔子的《易传》作为学习《易经》的开始和前提。但是,不管孔子有多聪明,他对《易经》都是推进而不是原创,所以他不是中国三大圣人之一,而伏羲是。


嵩山道士


《易经》为群经之首,经为主线,纬为副线,经书代表主流思想。孔子对《易经》的理解最准确,孔子做的十翼更有助于对《易经》的理解,《易经》是一部卜筮之术,是对大自然的解释介绍,孔子加入了人文的理解,又多了一个范畴,可以用于对人类社会法则的解释,这也是儒家思想的体现,自然法则共通社会法则,表现为天人合一的思想。



易知新趣


《易传》,据《史记》的说法,孔子为周文王的《易》序《彖》、《系》、《说卦》、《象》、《文言》。称《易大传》。

但是,现通行的与《周易》合为一书的《易传》却多出《序卦》、《杂卦》两篇。

据《史记》,周文王在伏羲《易》八卦基础上作六十四卦。但是,通行《易传系辞》却直接否定了《史记》的说法,六十四卦在周文王之前已经有之,先于周文王的伏羲、神农、黄帝、尧、舜已经使用了六十四卦之“离、益、随、噬嗑、豫、大壮、大过、夬”等卦。

七十年代出土马王堆帛书《周易》,《易传》与 《周易》分离,且与通行本都大不相同。

帛书《易传》包括,《二三子问》,《系》,《衷》,《要》,《缪和》,《昭力》。其中仅《系》名同,但文字不同。

孔子怎么可能为两套不同的《周易》作两套文字不同的《易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