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学者档案:朱文旭

【个人简介】

彝族学者档案:朱文旭

  朱文旭(1952-),彝名:吉伍木果;男,彝族,教授;研究生导师。四川省凉山喜德县人。1984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在中央民族大学主要从事彝族及西南民族社会、历史、语言、文字、文学、民俗、宗教等语言文化教学与研究。先后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夜郎为彝说》、《彝为土著说》、《土家族为“僰人”说》、《凉山彝语复辅音声母探源》、《彝语使动范畴后缀词素研究》、《彝语被动句式研究》等一百多篇。有些研究彝族文化方面的论文具有补白意义。出版专著《彝族文化研究论文集》、《彝族原始宗教与文化》、《彝族火把节》、《彝语方言学》。合著《现代彝语》、《彝语词汇学》、《彝文文献学概论》、《彝文指路经译集》、《彝语基础教程》等。

  

  先后给本科生、研究生开设《现代彝语》《彝缅语概论》《西南民族语言文化概论》等课程。

彝族学者档案:朱文旭


【主要学术论文和著作】

  一、论文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姓氏词的词源结构与等级分化》,《民族语文》1987年第1期

  《凉山彝族亲属称谓及其婚姻形态窥探》,《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8年第4期

  《凉山彝语复辅音声母探源》,《民族语文》1989年第3期

  《彝族的招魂习俗》,《民俗研究》1990年第4期

  《凉山彝语及其文化因素》 ,《民族语文》1992年第6期

  《凉山彝族四十八家运动始末》,《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5期

  《僰为彝说》,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从彝语支土家族族称看僰及乌白蛮源流问题》,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凉山彝语中的汉语借词》,《民族语文》1997年第4期

  《夜郎为彝说》,《贵州民族研究》1997年第4期

  《彝为土著说──兼论语言与民族史研究》,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僰人源流考辩新解》,《思想战线》1998年第9期

  《哈尼族祖居地考》,《思想战线》1998年第2期

  《彝语使动范畴前缀词素研究》,《民族语文》1998年第6期

  《彝语使动范畴后缀词素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彝语古汉语借词的一种形式》,《民族语文》1999年第6期

  《关于彝族火把节若干问题的探讨》,《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蛮”语义及其文化现象》,《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吐番”考》,《中国藏学》2000年第2期

  《哈尼族叫魂习俗》, 《民俗研究》2000年第3期

  《彝语元音i和的对立》 ,《民族语文》2002年第1期

  《彝文文献训诂札记》,《彝文文献研究》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

  《彝族尚黑习俗浅探》,《毕摩文化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

  《彝文类型浅议》,《文字比较散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

  《凉山彝语的时间词》,《中国民族语言论丛》(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

  《凉山彝语xomo本义考》,《中国彝学》民族出版社1997年

  《彝语舌尖复辅音演化问题──兼谈个别汉藏语词》,《彝缅语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1997年

  《彝语使动与汉语被动句式问题》,《三月三》1999年第12期

  《彝族的酒文化》,《民族古籍》1999年第2期

  《凉山彝族旅游文化漫谈》,《凉山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唐代中乌蛮彝语考释》,《中国民族语言文学研究论集》民族出版社2001年

  《彝文的语言学研究价值》,《彝族古文献与传统医药开发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

  《凉山彝语АВАВ式形容词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从彝文看彝语语音演化问题》,《三月三》2002年第第5期

  《彝族民间文学中妇女题材作品与婚姻家庭关系》,《中国彝学》第二辑,民族出版社2003年

  《彝语被动句式研究》,《现代语言学理论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年

  《彝语句法中的语序问题》,《民族语文》2004年第4期

  《彝语被动句式研究》,《语言研究》2004年第3期

  《凉山彝语句法中si和有关问题》,《中国民族语言文学研究论集》民族出版社2004年

  《凉山彝族旅游文化漫谈》,《凉山彝族文化艺术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年

  《土家族为“僰人”说》,《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彝语水田话概况》,《民族语文》2005年第4期

  《彝族地区双语教育类型现状研究》,《民族教育研究》2005年第5期

  《乌蛮白蛮族属问题》,《中国南方民族史研究文集》群言出版社2005年

  《彝文中的借汉字研究》,《三月三》2005年第6期

  《彝文构形法初探》,《三月三》2006年第12期

  《只争朝夕著鸿篇》,丁椿寿编著《学海新域》,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

  《彝语支民族历史文化探源》,《毕节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彝族“咒语”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第4期

  《彝族传统文化的环保理念》,《中国民族》2007年第10期

  《彝语支民族语言文化问题》,《三月三》2007年第6期

  《论彝文假借》,《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彝语及土家语程度副词特殊句法形式比较研究》,《三月三》2008年6期

  《彝语支民族婚姻家庭形态》,《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彝语支民族原始宗教信仰》,《跨世纪的彝学探索》论文集,贵州民族出版社2009年11月

  《论彝族饮食禁忌与生态平衡的关系》,《中国彝学》第三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

  《彝语处置句式研究》,《三月三》2009年第6期

  《彝汉词语翻译中的有关问题》,《民族语文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民族出版社2009年12月

  《支格阿龙为“烛龙”说》,《支格阿鲁文化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年7月

  《彝语部分辅音特殊演化》,《语言研究》第30卷第4期2010年10月

  《仡佬族转用彝语个案比较研究》,《三月三》2010年第6期

  《“伏羲”辞源及其文化现象》,《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2期

  《论彝文构形法》,《中国文字研究》第十四辑,大象出版社2011年3月

  《彝汉语翻译浅议》,《民族翻译》2011年第3期

  《彝语和汉语句法语序相关问题》,《三月三》2011年第6期

  《彝文的历史与现状》,《中国文字研究》第十五辑,大象出版社2011年12月

  《彝族毕摩经书〈孜孜宜乍〉初探》,《凉山民族研究》第1集,民族出版社2011年

  《〈白狼歌〉族称问题新探》,《凉山民族研究》第1集,民族出版社2011年

  《彝语形容词词类问题》,《百色学院学报》2012年4期

  《彝文古籍及其研究价值》,《兰州学刊》2012年5期

  《论彝文假借》,《民族古籍研究》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6月

  《彝文文献中辅音演化例证》,《三月三》2012年第6期

  《诸葛亮与孟获》《孟获文化研究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12年

  《凉山彝族黑彝和白彝等级分化问题》,《毕节学院学报》2013年1期

  《彝族“黑白”文化探源》,《百色学院学报》2013年1期

  《凉山彝语模糊状词初探》,《凉山民族研究》第3集,民族出版社2013年

  《倭彝民族文化比较研究》,《中日民族文化比较研究论丛》第一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3年

  《彝文造字法研究》,《三月三》2013年第6期

  二、专著

  《彝族文化研究论文集》,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年

  《彝族火把节》, 四川民族出版社1999年

  《彝族原始宗教与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

  《彝语方言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

  三、合著

  《现代彝语》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

  《彝文文献选读》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年

  《彝文指路经译集》,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

  《彝文文献学概论》,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

  《彝语词汇学》,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

  《彝语基础教程》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

  《彝语支民族语言文化概述》,云南民族出版社2012年12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