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11中逍遥津究竟在何处 为何袁术1城也敢称帝 扬州·寿春篇

第十五篇:扬州·寿春


寿春,淮南郡治所。兴平元年(194年),袁术曾于此僭号称帝。由于地处吴魏两国的交界,寿春常成为两国交兵的主战场。游戏中也是贴合史实,把寿春做成了一个四战之地,成了玩家心中,除陈留之外的另一大绞肉机。游戏中的寿春周边一片湿地,四面开阔,防御设施很难建设起来,如果江东势力来袭,就算曹老板也经常守不住,但是江东势力攻下了寿春之后也基本守不住,而形成来回的拉锯战。这里重点说下寿春西南边的小路(我在图中标记逍遥津的地方),就是三国中张辽与吴军大战的位置,也是防御南面进攻非常重要的隘口。

三国志11中逍遥津究竟在何处 为何袁术1城也敢称帝 扬州·寿春篇

扬州·寿春1

游戏中寿春城的东北角有一个闸口,玩家们经常会来一次水淹寿春,享受那弹指间百万大军灰飞烟灭的快感。实际上,寿春东北的地势是比较高的,决淮水以淹寿春的做法并不能成立。真正的水淹寿春应该另有其地,这个地方叫芍陂(què bēi)。芍陂(搜索的时候可以打sháo pí),今天的名字叫安丰塘,修建于春秋时期。地理位置在寿春的西南方向。史载:赤乌三年(240年),孙权遣全琮略淮南,决芍陂。

三国志11中逍遥津究竟在何处 为何袁术1城也敢称帝 扬州·寿春篇

扬州·寿春2


三国志11中的寿春所处的位置就是淮南郡(人口兵员都富庶的大郡,袁术称帝的都城所在地)寿春作为四战之地,三国时期发生于此的战役也不少。(今天的合肥就在巢湖的西北边)
史载:魏正元二年(255年),魏镇东将军毌丘俭、扬州刺史文钦叛魏附吴。吴将孙峻率众至寿春,魏诸葛诞拒破之。(基本上控制1郡之地就敢反叛,而且是淮南三叛)
两年后,魏甘露二年(257年),魏扬州都督诸葛诞拒寿春叛魏附吴,吴遣文钦率军突围入援,终被王基、州泰等人所败。史称寿春之战。(文钦、朱异、于诠、诸葛诞皆死于此役)
演义中对于寿春之战的提及在第112回,救寿春于诠死节:(其实这里已经属于后三国时代了,老罗在演义中并没有花费过多的笔墨去描述,这也是后三国时代很多重点战役不被读者所注意的原因。这里大家可以去翻翻演义,我就不再赘述了。)
除了寿春之战外,更为广大读者所熟知的,则是合肥之战。演义中关于合肥之战的记录是在第六十七回,张辽威震逍遥津:
“张辽大喜曰:“既曼成肯相助,来日引一军于逍遥津北埋伏:待吴兵杀过来,可先断小师桥,吾与乐文谦击之。”……


甘宁出马与乐进交锋,战不数合,乐进诈败而走。甘宁招呼吕蒙一齐引军赶去。孙权在第二队,听得前军得胜,催兵行至逍遥津北,忽闻连珠炮响,左边张辽一军杀来,右边李典一军杀来……
孙权纵马上桥,桥南已折丈余,并无一片板。孙权惊得手足无措。牙将谷利大呼曰:“主公可约马退后,再放马向前,跳过桥去。”孙权收回马来有三丈余远,然后纵辔加鞭,那马一跳飞过桥南……”
只此一役,“孙十万”的名号便在广大读者和玩家口中传播开来,与曹操“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赞誉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张文远也因此一战封神,有了“辽神”的说法。而这场“张八百大破孙十万”的战役,则将孙权永远定在了耻辱柱上,即使有了后来的甘宁百骑劫魏营,也难以保全东吴将士在玩家和读者们心中摇摇欲坠的伟岸形象……

今天的寿春是个镇(寿春镇),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寿县,算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也许今天的寿春逐渐遗忘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但我们兴许还能回味起的就是那1800年前的群雄荟萃的荣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