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芒果干一年10个亿,干鲜果深加工前景可观!

水果是非常难存储的一个产品,其经济价值不仅仅局限在鲜果市场,深加工也是高附加值的产业,仅仅芒果干市场规模就高达10亿元,并且还在持续扩大。然而在中国这一市场却有着巨大的空缺,中国生产的水果多数还是被消费在新鲜食用上,在水果的深加工领域占比非常小。


滞销!耗损!做水果真的很难

每年都能看到各种水果滞销的新闻出现,比如以前砂糖橘遇冷的新闻刷爆了整个朋友圈。看到这种新闻让我们非常的揪心,果农辛苦付出得不到回报,水果卖不掉又得烂在果树上。一旦出现滞销的问题,那该水果的价值就约等于零。

产能过剩?芒果干一年10个亿,干鲜果深加工前景可观!


这种现象还不仅仅是个例,每年到上市高峰期,总会有滞销的事件发生。除了滞销,水果从采摘到上架这中间的的过程也会造成巨大的损耗,造成的经济、人力损失不可估量。这已经成为水果界的一大难题。

为什么水果这么难做?

俗话说,农业是靠天吃饭的行业,水果自然不外如是,在重重困难之下,想要做好水果其实并不简单。中国水果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发展了几十个年头,但是却依然处于初级阶段,产业链远远没有跟上,其中尤其重要的深加工一环,在国内发展更是严重缺失。

产能过剩?芒果干一年10个亿,干鲜果深加工前景可观!


这对于农业来说是一个令人痛惜的现状,相比于国外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国外的水果生产行业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虽然在新鲜食用上占比较大,但是他们会把水果制成果脯、果干、果罐头等水果加工制品,这也是其非常重要的一种消费出路。

果农种植出来的水果,不怕没有消费渠道和消费场景,可以合理把水果分配到不同的消费渠道和群体中,减小水果滞销以及损耗,对于企业、果农来讲都非常重要。

从芒果来看中国巨大的深加工市场

从芒果这个单品来看,国内芒果深加工市场巨大,仅芒果干市场规模就高达10亿元,消费容量正逐年增长!

现在正是芒果上市高峰期。往年,影响芒果最多的是台风或者芒果露水斑病,今年,芒果采后的打点问题却又冒了出来。

产能过剩?芒果干一年10个亿,干鲜果深加工前景可观!


这些果大多是由于卖相不好看而被淘汰,果实品质都没有问题。据了解,以前尾果价格非常低,甚至低至0.2-0.3元/斤。并没有产生真正的经济效益。

而随着芒果深加工企业开发的芒果原浆、芒果干、芒果汁、芒果醋等产业深加工需求量增加,次尾果的收购价格已达0.8-2元/斤,而做速冻的芒果价格为1.5-2元/斤,芒果等级不同,价格也不同。

这些在市场无法及时销售掉的芒果,却成了深加工企业的绝佳原材料。经过深加工之后,不仅帮助果农解决了产品滞销等问题,并且显著的提高了其经济价值。

冻干还能还原成鲜果?

我国是水果生产大国,但很多果品以鲜食为主,产业链较短。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不少水果产量和品质都有了较大提升,而精深加工却发展不够快,直至今日还是以鲜食为主,不时跌进“丰产歉收”的怪圈。

笔者采访中还发现,很多地方的特色产业雷同性较强,比如很多山区贫困县都大规模种植了苹果、柑橘,却没有配套的深加工企业。

不过,好在我们已经开始行动了,近年来国内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水果深加工企业,正带领这这个行业往健康的路上迈进,并且也创造出了很多独特的深加工模式。

还有果酒市场,数据显示,世界果酒人均年消费量为6升,而我国的果酒人均年消费量为0.2~0.3升,到2018年,果酒零售市场规模将超过2085亿元。这里面蕴含的商机无限,对于水果原材料的需求也将会异常庞大,这正是我们水果人需要把握住的机会。

这一点在发达国家却早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体系。

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农产品的加工及深度利用,把农产品产后的储存、保鲜、加工放在农业的首位。在工业发达国家,80%以上的粮食和50%以上的果蔬实现了工业化转化,德国的苹果加工量占总产量的75%,美国、巴西的柑桔加工量占柑桔总产量70%以上,英国的梨加工量占总产量的93%。

我们国家地大物博,产品丰富多样,种植模式也是分散而凌乱,在每个产品、产地、配套相应的加工型企业任重而道远。实际上,跳出水果卖水果,让农民更多分享现代产业发展红利,不仅是破解卖难之需,也是为未来市场合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深加工与鲜果市场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