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之歌】三个多月没回家“廖阿姨”在福利院陪伴“孩子们”度过疫情

封面新闻记者 曹菲

5月1日,小长假第一天,廖先芬的生活和过去三个没什么不同。5点半起床,照顾一群特殊的“孩子”,直到他们夜晚安睡。

48岁的廖先芬是成都市第一福利院的一名护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该院实行封闭式管理,她选择留下来值班,陪伴“孩子们”。

她口中的“孩子们”,是一群有智力障碍的特困人员。从1月24日至今,廖先芬和“孩子们”同吃同住,陪伴他们度过疫情。

“我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他们都多乖的。”廖先芬说。虽然工作内容繁冗,但她仍觉得能够照顾着群特殊的“孩子们”,很开心。

【劳动者之歌】三个多月没回家“廖阿姨”在福利院陪伴“孩子们”度过疫情

疫情期间陪伴老人 三个多月没回家

廖先芬已经3个多月没回家了。

1月21日,成都市第一福利院启动新冠肺炎防控应急预案,三天后,全院封闭管理。作为福利院的护工,廖先芬选择留下值班。

在那之前,廖先芬已经买好了过年的新衣服,还为家人准备的红包,看着已经整理好的行李箱,她给家人打了电话:“对不起啊,今年情况特殊,院里需要我,我不能回家过年了。”

廖先芬的家在双流,骑电瓶车到福利院只要十一二分钟。自己没办法回家,丈夫和女儿却经常过来看望。“昨天老公还来了,给我带了好吃的。”虽然只能在福利院大门外见一面,廖先芬已经很开心了。

目前,成都市第一福利院仍然实行相对封闭式的管理,在岗值守职工,实行封闭轮班制度,值守期间一律不得外出。

五一长假,廖先芬仍然不能回家,“我个人没问题,一切听从院里的安排。”

【劳动者之歌】三个多月没回家“廖阿姨”在福利院陪伴“孩子们”度过疫情

“当自己的娃娃照顾,他们还是多乖的”

廖先芬今年48岁。5年前,她从工厂辞职,进入成都市第一福利院,成为一名护工,“厂里很单调,这里人多,要快乐些。”

廖先芬最初是照顾老人,后来又照顾院里一群有智力障碍的特困人员,其中很多人的年龄比她还大,却都亲切的称呼她“廖阿姨”。

作为一名护工,廖先芬的工作其实并不轻松。

她的工作是从早上5点半开始的,直到晚上8点过才能结束。服侍老人们洗漱、穿衣,照顾一日三餐,还要喂药;教老人们做运动,还要陪他们散步、聊天……

工作内容繁冗,但廖先芬一点不觉得厌烦,“就当成自己的娃娃看待,他们还是多乖的。”

防疫期间,为了更好地照顾她的“娃娃们”,落实防控措施,廖先芬一直住在楼层值班室,与“娃娃们”同吃同住。“我的父母都不在了,最初到福利院就想把这的老人当成父母来侍奉,现在我又来照顾这群特困人员,她们其实脑袋都很单纯,就跟小孩一样,根本不懂疫情是怎么回事,只有多盯着多看着。”她说。

工作中,廖先芬也经常被“娃娃们”感动。前两天,她给一个孩子洗完澡,对方搂着她的腰说:“廖阿姨,谢谢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