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不買了,別打了”6歲女孩跪地求饒,父母的瘋狂有多可怕

這個因疫情帶來的超長假期,是對父母的考驗。分分鐘被孩子折騰到懷疑人生,恨不得“一走了之”。

不過,作為心智成熟、情緒穩定的父母,這種可怕的念頭最多也就是在心裡與自己開個玩笑而已。

“媽媽我不買了,別打了”6歲女孩跪地求饒,父母的瘋狂有多可怕

父愛如山,母愛如水,美好的山水常被我們用來形容父母對孩子的愛。但這份愛,在有些家庭,是偏執和暴力。

現在許多父母的壓力也非常的大,寶寶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有時會惹爸爸媽媽生氣,而有些家長缺乏情緒控制能力,憤怒起來容易失控,造成很大的危害。

這一天,跳跳爸爸正在超市購買日用品,路過玩具區時聽到了噪音。隨著聲音,跳跳爸看到了讓我傷心的一幕:一個女人拳打腳踢一個大約6歲的小女孩。小女孩跪在地上,滿臉淚水,嘴裡乞求著:“媽媽,我不要了,媽媽,別打了!”

“媽媽我不買了,別打了”6歲女孩跪地求饒,父母的瘋狂有多可怕

有些路人看不慣這麼打孩子,上前勸阻,但這位媽媽無視他們並不管不顧。跳跳爸問了問旁邊的售貨員,得知這是一對母女。女孩路過玩具區,想買一個芭比娃娃。她的媽媽不同意,把孩子拉走了。這孩子抱怨了幾句,她媽媽馬上就生氣了。

儘管是在一個繁忙的公共場所,失去控制的母親仍然不管不顧對她的女兒大吼大叫,也變得越來越憤怒。她後來還動起手來,甚至連孩子求饒的時候都沒停下。幸運的是,沒過多久,超市保安及時攔住了她。

“媽媽我不買了,別打了”6歲女孩跪地求饒,父母的瘋狂有多可怕

家長經常打罵孩子會有哪些影響?

1、自尊心受傷你的孩子越打越“皮”,原於打孩子是對自尊心的嚴重損傷。故而讓他們,從逆反、對抗發展到破罐破摔、自暴自棄。

2、產生自卑感、懦弱性格表面上看,家長是在教導,其實自尊心受到損害,產生自卑,極容易走上自暴自棄之路,或者孩子一看到家長,就會感到害怕,不敢接近,只會乖乖服從,孩子容易自卑、懦弱。

3、固執有的孩子用故意搗亂來表示無聲的反抗,你要往東,他偏要往西,故意讓家長生氣。還有的孩子,父母越打越不認錯,有的孩子則用離家出走、逃學來與家長對抗,變得越來越固執。

“媽媽我不買了,別打了”6歲女孩跪地求饒,父母的瘋狂有多可怕

不吼不叫,是父母的一場修行

成都舉辦過一次家長對孩子“戒吼”的實驗,要求家長們加入微信群,加入之初每對家長交30元激勵金, ”戒吼“打卡滿30天的家長可取回30元激勵金,結果參加的150對家長,沒有一位家長能夠完成每天的”戒吼“打卡。

不想當“噴火龍”媽媽,但就是沒辦法控制自己。

“媽媽我不買了,別打了”6歲女孩跪地求饒,父母的瘋狂有多可怕

史蒂芬·柯維在《高效能家庭的七個習慣》寫道:“我們習慣於對家人大喊大叫,指責而不去理解,命令而不去溝通,學不會道謝,也不懂得道歉。我們都覺得自己已經為家庭生活付出了太多,卻忽視了最關鍵的一點:“有效溝通。”

戒吼很難,但並不代表爸爸媽媽無法遠離吼叫。

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父母願意為孩子改變,收斂自己的脾氣,學著情緒管理。

給自己一個心理的冷靜時間,多問自己幾個問題:

我為什麼會生氣?

我弄清楚真正的原因了嗎?

除了衝孩子發脾氣,沒有其他辦法了嗎?

“媽媽我不買了,別打了”6歲女孩跪地求饒,父母的瘋狂有多可怕

沒有哪個父母不為了孩子而竭盡全力,但最美好的願望卻不一定給孩子帶來最好的結果。

懲罰和嬌縱為什麼對孩子都不好,並且不管用?

怎樣用既不懲罰又不嬌縱的正面管教方法培養孩子受益終生的良好品質?

如何用正面管教方法自動消除孩子的不良行為?

如果這些問題困擾著你,不如讀一讀這本自1981年出版以來,便成為管教孩子的“黃金準則”——《正面管教》

“媽媽我不買了,別打了”6歲女孩跪地求饒,父母的瘋狂有多可怕

自1981年本書第一版出版以來,《正面管教》已經成為了管教孩子的“黃金準則”,本書被翻譯成16種語言,在美國銷量超過400萬冊,在美國之外的國家銷量超過200萬冊。自1987年首次修訂之後,每10年修訂一次,本書根據英文原版的第三次修訂版(2006年出版)翻譯,該版首印數為70多萬冊。

“媽媽我不買了,別打了”6歲女孩跪地求饒,父母的瘋狂有多可怕

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使他們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

如何運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獲得這種能力,就是本書的主要內容。

“媽媽我不買了,別打了”6歲女孩跪地求饒,父母的瘋狂有多可怕

從3歲到青春期的十幾歲的孩子以及孩子的父母和老師,都將因為本書而徹底改變家裡和學校的氣氛,改變自己的人生。

所以做家長的點擊下方圖片,從現在開始改變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