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不买了,别打了”6岁女孩跪地求饶,父母的疯狂有多可怕

这个因疫情带来的超长假期,是对父母的考验。分分钟被孩子折腾到怀疑人生,恨不得“一走了之”。

不过,作为心智成熟、情绪稳定的父母,这种可怕的念头最多也就是在心里与自己开个玩笑而已。

“妈妈我不买了,别打了”6岁女孩跪地求饶,父母的疯狂有多可怕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美好的山水常被我们用来形容父母对孩子的爱。但这份爱,在有些家庭,是偏执和暴力。

现在许多父母的压力也非常的大,宝宝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时会惹爸爸妈妈生气,而有些家长缺乏情绪控制能力,愤怒起来容易失控,造成很大的危害。

这一天,跳跳爸爸正在超市购买日用品,路过玩具区时听到了噪音。随着声音,跳跳爸看到了让我伤心的一幕:一个女人拳打脚踢一个大约6岁的小女孩。小女孩跪在地上,满脸泪水,嘴里乞求着:“妈妈,我不要了,妈妈,别打了!”

“妈妈我不买了,别打了”6岁女孩跪地求饶,父母的疯狂有多可怕

有些路人看不惯这么打孩子,上前劝阻,但这位妈妈无视他们并不管不顾。跳跳爸问了问旁边的售货员,得知这是一对母女。女孩路过玩具区,想买一个芭比娃娃。她的妈妈不同意,把孩子拉走了。这孩子抱怨了几句,她妈妈马上就生气了。

尽管是在一个繁忙的公共场所,失去控制的母亲仍然不管不顾对她的女儿大吼大叫,也变得越来越愤怒。她后来还动起手来,甚至连孩子求饶的时候都没停下。幸运的是,没过多久,超市保安及时拦住了她。

“妈妈我不买了,别打了”6岁女孩跪地求饶,父母的疯狂有多可怕

家长经常打骂孩子会有哪些影响?

1、自尊心受伤你的孩子越打越“皮”,原于打孩子是对自尊心的严重损伤。故而让他们,从逆反、对抗发展到破罐破摔、自暴自弃。

2、产生自卑感、懦弱性格表面上看,家长是在教导,其实自尊心受到损害,产生自卑,极容易走上自暴自弃之路,或者孩子一看到家长,就会感到害怕,不敢接近,只会乖乖服从,孩子容易自卑、懦弱。

3、固执有的孩子用故意捣乱来表示无声的反抗,你要往东,他偏要往西,故意让家长生气。还有的孩子,父母越打越不认错,有的孩子则用离家出走、逃学来与家长对抗,变得越来越固执。

“妈妈我不买了,别打了”6岁女孩跪地求饶,父母的疯狂有多可怕

不吼不叫,是父母的一场修行

成都举办过一次家长对孩子“戒吼”的实验,要求家长们加入微信群,加入之初每对家长交30元激励金, ”戒吼“打卡满30天的家长可取回30元激励金,结果参加的150对家长,没有一位家长能够完成每天的”戒吼“打卡。

不想当“喷火龙”妈妈,但就是没办法控制自己。

“妈妈我不买了,别打了”6岁女孩跪地求饶,父母的疯狂有多可怕

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家庭的七个习惯》写道:“我们习惯于对家人大喊大叫,指责而不去理解,命令而不去沟通,学不会道谢,也不懂得道歉。我们都觉得自己已经为家庭生活付出了太多,却忽视了最关键的一点:“有效沟通。”

戒吼很难,但并不代表爸爸妈妈无法远离吼叫。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父母愿意为孩子改变,收敛自己的脾气,学着情绪管理。

给自己一个心理的冷静时间,多问自己几个问题:

我为什么会生气?

我弄清楚真正的原因了吗?

除了冲孩子发脾气,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妈妈我不买了,别打了”6岁女孩跪地求饶,父母的疯狂有多可怕

没有哪个父母不为了孩子而竭尽全力,但最美好的愿望却不一定给孩子带来最好的结果。

惩罚和娇纵为什么对孩子都不好,并且不管用?

怎样用既不惩罚又不娇纵的正面管教方法培养孩子受益终生的良好品质?

如何用正面管教方法自动消除孩子的不良行为?

如果这些问题困扰着你,不如读一读这本自1981年出版以来,便成为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正面管教》

“妈妈我不买了,别打了”6岁女孩跪地求饶,父母的疯狂有多可怕

自1981年本书第一版出版以来,《正面管教》已经成为了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本书被翻译成16种语言,在美国销量超过400万册,在美国之外的国家销量超过200万册。自1987年首次修订之后,每10年修订一次,本书根据英文原版的第三次修订版(2006年出版)翻译,该版首印数为70多万册。

“妈妈我不买了,别打了”6岁女孩跪地求饶,父母的疯狂有多可怕

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就是本书的主要内容。

“妈妈我不买了,别打了”6岁女孩跪地求饶,父母的疯狂有多可怕

从3岁到青春期的十几岁的孩子以及孩子的父母和老师,都将因为本书而彻底改变家里和学校的气氛,改变自己的人生。

所以做家长的点击下方图片,从现在开始改变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