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出戶,盡覽國博珍藏古籍善本

作為保存中華文物最多、最全的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簡稱“國博”)對於普通人來說,逛一次兩次是不夠的;就算有時間、有機緣逛上幾次,也未必能看明白那些琳琅滿目的藏品,更遑論透過這些藏品看到它們蘊含的文化內涵了。那麼,怎樣才能幫助參觀者瞭解文物,並理解文物背後的中華文化呢?國博的文物專家們,為此專門撰寫了這套叢書,帶領大家與館藏精品文物零距離接觸,細數這些文物背後的秘密,帶您看懂國博。

足不出户,尽览国博珍藏古籍善本

國博寶藏·古籍善本卷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研究叢書·古籍善本卷

中國國家博物館 編

今天,我們為大家帶來了新近出版的“古籍善本卷”。該書收錄了國家博物館藏的善本古籍356部,每一部撰有詳細的文字說明,並配以精美書影。分為上下兩冊:上冊收錄宋元明三代刻本;下冊則為清刻本、套印本、活字本和稿抄本。所收善本品類豐富,涵蓋面廣,其中宋元本及稿抄校本有近百部,不乏名家遞藏之本,如清宮天祿琳琅舊藏元翻宋巾箱本《箋註陶淵明集》。另有學術價值極高的稀見稿抄本,如《四庫全書總目》殘稿三冊、晚清重臣花沙納手稿一批,等等。

以下,精選書中具有代表性的善本古籍若干種,帶領大家足不出戶,走進國家博物館,一睹館藏善本古籍的風貌。

01宋元刻本

宋元刻本中,有北宋《崇寧藏》零冊和宋元《普寧藏》《磧砂藏》零冊,均為漢文《大藏經》早期刻本中的珍品。

足不出户,尽览国博珍藏古籍善本

△ 邇字函音釋十卷一冊

北宋福州東禪等覺院刻崇寧萬壽大藏本

足不出户,尽览国博珍藏古籍善本

△ 方便心論一卷一冊

元浙西道杭州路餘杭縣南山大普寧寺版大藏經本

足不出户,尽览国博珍藏古籍善本

△ 中阿含經六十卷存十卷五冊

宋元間磧砂版大藏經本

傳世三種宋刻《資治通鑑綱目》,國博藏有兩種,分別是江西刻本和福建刻本,前一版本僅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等少數圖書館藏有散本。

足不出户,尽览国博珍藏古籍善本

△ 資治通鑑綱目五十九卷存一卷一冊

宋江西刻本

元翻刻宋巾箱本《箋註陶淵明集》十卷,鈐乾隆五璽印,系清宮天祿琳琅舊藏,《天祿琳琅書目後編》著錄為宋版。

足不出户,尽览国博珍藏古籍善本足不出户,尽览国博珍藏古籍善本

△ 箋註陶淵明集十卷總論一卷八冊

元刻巾箱本

02明清刻本

國博館藏明代刻本六百餘部,清代刻本一萬四千餘部。出於配合中國通史陳列的需要,圖譜類書籍較多。

足不出户,尽览国博珍藏古籍善本足不出户,尽览国博珍藏古籍善本

△ 大明正德十五年歲次庚辰大統歷一卷一冊

明正德間刻本

足不出户,尽览国博珍藏古籍善本

△ 籌海圖編十三卷存五卷三冊

題明胡宗憲輯。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胡宗憲刻萬曆間胡燈重校剜改本

館藏刻本中,亦有不少歷經名家收藏,並留下批校題記的善本古籍。譬如,明萬曆東雅堂刻本《昌黎先生集》、清康熙鳳翽堂刻本《漁洋山人精華錄箋註》均為嚴復舊藏,有嚴復的批校。

足不出户,尽览国博珍藏古籍善本足不出户,尽览国博珍藏古籍善本

△ 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外集十卷遺文一卷 朱子校昌黎先生集傳一卷二十四冊

唐韓愈撰,李漢編,宋廖瑩中校正。明嘉靖徐氏東雅堂刻本

03稿抄本

國家博物館圖書館收藏稿本、抄本五百餘種。稿本當中最為珍貴的是《欽定四庫全書總目》稿本三冊,與上海圖書館所藏二十四冊《總目》稿本同屬進呈後的修訂本,由於這部殘稿保留有《四庫全書總目》修訂的痕跡,對於整理和研究這部重要書目具有極高價值。

足不出户,尽览国博珍藏古籍善本

△ 欽定四庫全書總目二百卷存十六卷六冊

清永瑢、紀昀等纂。清乾隆間內府稿本

稿本中,清人手稿居多。其中,以參與簽署《天津條約》的晚清重臣花沙納的一批手稿較為完整,時間跨度自道光三年(1823)至咸豐九年(1859),自作者少年開始寫作,直到其去世前,大部分手稿都為國博所藏。

足不出户,尽览国博珍藏古籍善本足不出户,尽览国博珍藏古籍善本

△ 蜀遊吟草一卷一冊

清花沙納撰。清道光初稿本

其他珍貴(且有趣的)稿抄本。

足不出户,尽览国博珍藏古籍善本足不出户,尽览国博珍藏古籍善本
足不出户,尽览国博珍藏古籍善本

△ 瓊州海黎圖不分卷一冊

清佚名編繪。清彩繪本

該書共十五幅圖,以彩圖圖的繪形式展現了清代海南島黎族生產及生活情景,極為珍貴。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公佈之後,受到民族學研究者的高度重視。

足不出户,尽览国博珍藏古籍善本
足不出户,尽览国博珍藏古籍善本

△ 硃批諭旨三百六十卷一百一十二冊

清世宗胤禛撰,允祿、鄂爾泰等編。清抄本

“朕知道了”“朕亦甚想你”“朕就是這樣的漢子”等經典名句的作者雍正帝的硃批諭旨。

足不出户,尽览国博珍藏古籍善本

△ 沿江沿海各省炮臺圖說二卷二冊

清葉祖珪編纂。清光緒間彩繪進呈本

以上古籍善本圖片,均來自《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研究叢書·古籍善本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