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傷寒論》流傳的各個版本,哪個是你認為的“善本”?

《傷寒論》是我國東漢傑出的醫學家張仲景所撰著。張仲景名機,字仲景,南郡涅陽人(今河南省南陽地區),生卒年代約為公元150年至219年,他早年學醫於同都張伯祖,由於他天資敏悟,刻苦鑽研,在醫學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後世尊為醫聖。

解析《傷寒論》流傳的各個版本,哪個是你認為的“善本”?

《傷寒論》大約寫成於於公元200~210年,原書名叫《傷寒雜病論》,共16卷,內容包括傷寒和雜病兩部分。書成之後,由於漢代末年戰爭頻繁,社會動亂,不久便流散於民間,而不顯於世,至西晉才由太醫令王叔和收集到原書的外感病部分內容,予以整理、編次成書,並命名為《傷寒論》。

王叔和整理、編次的《傷寒論》不久又晦。從晉至隋唐,《傷寒論》主要流傳在民間少數人手裡,存在著多種形式的抄本。唐代著名醫家孫思邈(公元581年一683年) 在晚年才見到一種流傳本,以致慨配:“江南諸師秘仲景要方不傳”。孫思邈在《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二書中分別收錄了兩種不完整的古本。從《千金翼方》九、十兩卷收錄的傷寒病內容看,已與後世流行的版本有不小的差別,但它仍可視為《傷寒論》最早的一種版本。

解析《傷寒論》流傳的各個版本,哪個是你認為的“善本”?

到了宋朝治平年間,由於考慮到“百病之急,無急於傷寒”,才正式由宋政府命令高保衡、孫奇、林億等人,對經過王叔和整理的《傷寒論》傳本,進行校正、整理,便成為宋本《傷寒論》,共計10卷,共22篇,附加校正。其後又發現了“雜病”部分,經校定命名為《金匱要略方論》(簡稱為“金匱要略”)分別頒行於世,從此,《傷寨雜病論》便成為《傷寒論》與《金匱要略》兩書。

宋本原刻本現已不得見,只有明代趙開美的影宋刻本,稱謂“趙本”,由於宋本的原刻已亡佚,趙本又為宋本的復刻本,故現今一般將“趙本”直稱為“宋本”,趙氏影刻本,在清代後已經少見,國內僅有極少數的收藏。1959年由重慶中醫學會出版的《傷寒論》一般認為也是“宋本”的複印本。

解析《傷寒論》流傳的各個版本,哪個是你認為的“善本”?

此外,金代(1144年) 刊行的成無己所著的《註解傷寒論》是《傷寒論》的另一種通行版本,稱謂“成本”。它也是《傷寒論》的第一個全注本,很受醫家重視,全書共10卷,22篇。其內容篇次基本同於“宋本”,但有部分文字的增刪。成注本的原刻也已亡佚,復刻本頗多,現存較早的刻本是元初刻本,一般認為以明朝嘉靖年間汪濟川的校刊本為最好,還有一種醫統本,也為成無己的《註解傷寒論》,經明朝徐熔校勘,內容和汪刻本相同。以上是《傷寒論》通行的二種主要版本。

另,林億等又整理了《金匱玉函經》,這是《傷寒論》的另一種古傳本的節略本,也是一種較主要的版本。

一百多年前發現的敦煌殘本《傷寒論》的抄寫年代較早,根據敦煌莫高窟藏經洞的封洞時間,多數學者考證認為在西夏時代,而且在一千餘年中,也未再發現與敦煌本《傷寒論》相同的版本,殘存的膠捲照片也可以對比看出其條文有增加補充,因此可以說現存的敦煌本《傷寒論》是一部獨立的《傷寒論》版本,其價值不言而喻。

解析《傷寒論》流傳的各個版本,哪個是你認為的“善本”?

世傳的版本尚有桂林古本、長沙古本,一般認為屬後人偽託。晚近由日本傳入我國的康平本《傷寒論》也屬於《傷寒論》的節略本。《康平傷寒論》是日本康治時代(公元1058~1064年)流傳的一種古本《傷寒論》,日本學者認為,此書保持了宋代高保衡、孫奇、林億校勘之前的《傷寒論》面目,與宋本、成本、《金匱玉函經》一樣,對於研究《傷寒論》也是不可缺少的。

現代中醫教材多采用的是宋本《傷寒論》,因為相對來說,宋本則是相對完善的一本,業內也稱之為“善本”。至於千古爭論不休的條文順序,其中個別字的對錯問題,我覺著都是可以擱置的,沒有必要去吹毛求疵,就像我寫這一篇文章,不免會出現一些錯別字或者語句不通順,相信大家也是可以理解的。

解析《傷寒論》流傳的各個版本,哪個是你認為的“善本”?

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歡迎留言評論一起探討中醫藥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