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出户,尽览国博珍藏古籍善本

作为保存中华文物最多、最全的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简称“国博”)对于普通人来说,逛一次两次是不够的;就算有时间、有机缘逛上几次,也未必能看明白那些琳琅满目的藏品,更遑论透过这些藏品看到它们蕴含的文化内涵了。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参观者了解文物,并理解文物背后的中华文化呢?国博的文物专家们,为此专门撰写了这套丛书,带领大家与馆藏精品文物零距离接触,细数这些文物背后的秘密,带您看懂国博。

足不出户,尽览国博珍藏古籍善本

国博宝藏·古籍善本卷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古籍善本卷

中国国家博物馆 编

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了新近出版的“古籍善本卷”。该书收录了国家博物馆藏的善本古籍356部,每一部撰有详细的文字说明,并配以精美书影。分为上下两册:上册收录宋元明三代刻本;下册则为清刻本、套印本、活字本和稿抄本。所收善本品类丰富,涵盖面广,其中宋元本及稿抄校本有近百部,不乏名家递藏之本,如清宫天禄琳琅旧藏元翻宋巾箱本《笺注陶渊明集》。另有学术价值极高的稀见稿抄本,如《四库全书总目》残稿三册、晚清重臣花沙纳手稿一批,等等。

以下,精选书中具有代表性的善本古籍若干种,带领大家足不出户,走进国家博物馆,一睹馆藏善本古籍的风貌。

01宋元刻本

宋元刻本中,有北宋《崇宁藏》零册和宋元《普宁藏》《碛砂藏》零册,均为汉文《大藏经》早期刻本中的珍品。

足不出户,尽览国博珍藏古籍善本

△ 迩字函音释十卷一册

北宋福州东禅等觉院刻崇宁万寿大藏本

足不出户,尽览国博珍藏古籍善本

△ 方便心论一卷一册

元浙西道杭州路余杭县南山大普宁寺版大藏经本

足不出户,尽览国博珍藏古籍善本

△ 中阿含经六十卷存十卷五册

宋元间碛砂版大藏经本

传世三种宋刻《资治通鉴纲目》,国博藏有两种,分别是江西刻本和福建刻本,前一版本仅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少数图书馆藏有散本。

足不出户,尽览国博珍藏古籍善本

△ 资治通鉴纲目五十九卷存一卷一册

宋江西刻本

元翻刻宋巾箱本《笺注陶渊明集》十卷,钤乾隆五玺印,系清宫天禄琳琅旧藏,《天禄琳琅书目后编》著录为宋版。

足不出户,尽览国博珍藏古籍善本足不出户,尽览国博珍藏古籍善本

△ 笺注陶渊明集十卷总论一卷八册

元刻巾箱本

02明清刻本

国博馆藏明代刻本六百余部,清代刻本一万四千余部。出于配合中国通史陈列的需要,图谱类书籍较多。

足不出户,尽览国博珍藏古籍善本足不出户,尽览国博珍藏古籍善本

△ 大明正德十五年岁次庚辰大统历一卷一册

明正德间刻本

足不出户,尽览国博珍藏古籍善本

△ 筹海图编十三卷存五卷三册

题明胡宗宪辑。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胡宗宪刻万历间胡灯重校剜改本

馆藏刻本中,亦有不少历经名家收藏,并留下批校题记的善本古籍。譬如,明万历东雅堂刻本《昌黎先生集》、清康熙凤翙堂刻本《渔洋山人精华录笺注》均为严复旧藏,有严复的批校。

足不出户,尽览国博珍藏古籍善本足不出户,尽览国博珍藏古籍善本

△ 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外集十卷遗文一卷 朱子校昌黎先生集传一卷二十四册

唐韩愈撰,李汉编,宋廖莹中校正。明嘉靖徐氏东雅堂刻本

03稿抄本

国家博物馆图书馆收藏稿本、抄本五百余种。稿本当中最为珍贵的是《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稿本三册,与上海图书馆所藏二十四册《总目》稿本同属进呈后的修订本,由于这部残稿保留有《四库全书总目》修订的痕迹,对于整理和研究这部重要书目具有极高价值。

足不出户,尽览国博珍藏古籍善本

△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二百卷存十六卷六册

清永瑢、纪昀等纂。清乾隆间内府稿本

稿本中,清人手稿居多。其中,以参与签署《天津条约》的晚清重臣花沙纳的一批手稿较为完整,时间跨度自道光三年(1823)至咸丰九年(1859),自作者少年开始写作,直到其去世前,大部分手稿都为国博所藏。

足不出户,尽览国博珍藏古籍善本足不出户,尽览国博珍藏古籍善本

△ 蜀游吟草一卷一册

清花沙纳撰。清道光初稿本

其他珍贵(且有趣的)稿抄本。

足不出户,尽览国博珍藏古籍善本足不出户,尽览国博珍藏古籍善本
足不出户,尽览国博珍藏古籍善本

△ 琼州海黎图不分卷一册

清佚名编绘。清彩绘本

该书共十五幅图,以彩图图的绘形式展现了清代海南岛黎族生产及生活情景,极为珍贵。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公布之后,受到民族学研究者的高度重视。

足不出户,尽览国博珍藏古籍善本
足不出户,尽览国博珍藏古籍善本

△ 朱批谕旨三百六十卷一百一十二册

清世宗胤禛撰,允禄、鄂尔泰等编。清抄本

“朕知道了”“朕亦甚想你”“朕就是这样的汉子”等经典名句的作者雍正帝的朱批谕旨。

足不出户,尽览国博珍藏古籍善本

△ 沿江沿海各省炮台图说二卷二册

清叶祖珪编纂。清光绪间彩绘进呈本

以上古籍善本图片,均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古籍善本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