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可以培養嗎?當然可以


疫情期間,很多人出現了負面情緒,且持續很久。其實,很多心理困擾或者心理問題歸根結底是一個自我控制問題,平時幸福感高,心理資源較為豐富的人,受負面情緒影響較小,可能只是一時低落。但心理資源較為匱乏,容易受負面情緒衝擊的人,就可能出現心理失衡。而所謂的心理資源,實際上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心理能量,它主要用來支撐一個人產生或進行各種有意識的心理活動以及外在行為,就如我們身體肌肉裡的力量一樣。儘管心理資源是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但咱們可以"事"上見,也就是觀察評判一個人的言行,就像飢餓也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一樣,人們可以通過個體吃飯的數量來界定其飢餓的程度。積極情緒越多,心理資源的力量就越大。所以,

積極情緒的培養和儲備是我們日常需要做的事情,就像我們平時就需要鍛鍊身體一樣,而不是大難臨頭才想起來。



我們首先要做到的是接納應激情緒,積極自我關懷。每天面對新聞裡一個個鮮活生命的逝去、大批中小微企業的破產、遙遙無期的復工和復學時間,不良情緒的出現都是自然而正常的。每種消極情緒背後都有豐富的內涵與其適應性的價值,例如悲傷的底色是憐愛,讓我們學會慢慢思考;焦慮的前提是期待,提醒我們在害怕什麼;內疚的基礎是良知,告訴我們可以再努力做點什麼。面對消極情緒的第一步不是"堵",而是"疏",理解並接納它,學會適時適度地表達,我們還可以用身體掃描、蝴蝶拍等簡單易行的方法來放鬆一下身心。



接納應激情緒不是任由消極情緒氾濫成災,當然也不是盲目樂觀。定時關注疫情,獲取科學信息可以增加已知感和確定感,減少恐懼感。面對大量湧現的信息,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相信主流媒體權威解讀,切忌隨便聽取未經證實的信息。留心和關注專家學者們提供的防範措施和建議,明確當下應如何應對。建議大家不要過多地去刷疫情信息,因為信息過載很容易衝昏頭腦,可以定時早晚各一次,每天不超過一小時,聚焦主流媒體權威解讀,自然也就能做到不信謠,不傳謠,把我們大部分的精力還是放在迴歸正常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保持生活平衡,一開始可能會有點難,但是我相信你一定會找到辦法。或者,你可以試一下做下面的練習。



"高光時刻"練習:回憶經歷過的、讓自己感到驕傲的事情,並在其中找出最能體現自己優勢的故事。回憶越具體越好,可以講出來給自己聽,也可以分享給他人。這樣的練習能給自己積極的暗示和肯定,從而提升自我認同感,激發正能量。從積極的自我介紹中找出自己的個性優勢,或是從故事中提煉出自己某種特定的品格優勢,並想一想這些優勢曾經怎樣幫助了自己。

"優勢樹"練習:在紙上畫一棵樹,把自己的優勢貼上去、畫上去或寫上去。這個方法可以讓我們直觀地看到自己的優勢,從而對自我和未來充滿希望,並且與他人產生人際聯結,更好地體會人生的意義。可以邀請家人一起做這個練習,大家輪流用三個詞來描述其他人的優點,態度要真誠。這個行動會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發現彼此的品格優勢,積極的回應和讚美能增強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積極的品格描繪有助於提升愉悅感,增強自我和他人應對困境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