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特高压标杆工程 河南电力扎实建设青豫直流工程特高压豫南换流变电站

映象网讯(记者 燕子丹 通讯员 霍鑫 于磊 卢北方 彭怀胜)防疫和安检人员严把入口,运输、作业车辆来回穿梭,支柱绝缘子安装、GIL管廊拼接等多个项目同步开展……4月30日,记者走进±800千伏青豫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特高压豫南换流变电站建设现场,眼前到处是忙而不乱、稳中有序的施工场面和马达声、敲击声等与号子声合奏的“劳动者之歌”。

为了顺利完成青豫直流工程“6.30”双极低端启动带电目标,让这条特高压大动脉早日投入运行、发挥效益。2月初复工以来,省电力公司先后在豫南站投入施工力量2600多人,大型施工车辆、设备130多台,组织建管、施工等参建单位一边抓紧疫情防控不放松,一边紧盯关键节点保工期,安全高效、保质保量推进工程建设。

打造特高压标杆工程 河南电力扎实建设青豫直流工程特高压豫南换流变电站
打造特高压标杆工程 河南电力扎实建设青豫直流工程特高压豫南换流变电站

豫南站直流场双极低端阀厅施工。王存芳 摄

计划不调 目标不变 加快推进“新基建”

4月的青藏高原青海湖畔,耀眼的阳光洒向一望无际的光伏板,源源不断地转化成电力。向东1300多公里,黄淮平原的田野里,专为接收清洁能源而建的特高压豫南换流变电站已经初具规模。

一头牵着能源资源丰富的青海,一头连着用能需求巨大的河南,青豫直流工程是世界第一条专为清洁能源外送建设的特高压通道。它在技术上实现了远距离输送大规模清洁能源的突破,额定输送功率达到800万千瓦,年输送电量400亿千瓦时。

青豫直流工程河南段投资74.59亿元,包括新建特高压豫南换流变电站和374.6公里线路工程。值得一提的是,豫南站由青豫直流工程±800千伏驻马店换流站和驻南交流工程新建1000千伏驻马店变电站同址合建,是世界首座特高压换流站、变电站同址同期规划建设、同一后台监控的站点。该站建成后,将成为豫东南500千伏电网和华中1000千伏电网的枢纽。

青豫直流工程也是新时代建设的首批特高压工程。按照计划,工程将于今年6月实现双极低端启动带电,年内竣工投产,为全国能源生产、消费革命提供典型示范,对消纳西部清洁电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助力脱贫和大气污染治理攻坚、助推河南能源转型等产生深远意义。

青豫直流工程还是落实中央“新基建”战略、为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的标志性工程。特高压具有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少占地等综合优势,属于“新基建”七大领域之一。同时,由于投资大、链条长,特高压对于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助推复产复工具有重要作用。

近期,党中央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作出加快“新基建”的部署。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提出,加快推进“新基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

“作为青豫直流工程河南段建设管理单位,我们按照‘计划不调、任务不减、目标不变’工作要求,组织各参建单位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稳步推进工程复工,瞄准‘6.30’阶段性工程目标,全力攻坚工程建设。”省电力公司特高压部主任李应文说。

截至目前,换流站施工完成73%,变电站完成75%。青豫、驻南特高压线路均完成90%,工程总体进度满足里程碑计划要求。

打造特高压标杆工程 河南电力扎实建设青豫直流工程特高压豫南换流变电站

豫南站直流场首台换流变安装现场。王存芳 摄

科学复工 高效施工 全力攻坚保进度

“入场后要注意隔离防范、日常消毒,定时检测体温。”疫情尚未完全解除,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与健康是恢复工程建设面临的首要挑战。4月23日,几名党员突击队队员在豫南站防疫卡点对入场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开展防疫宣传,继续把牢防疫关口。

“目前,站内共有46家单位、2600多名人员参与工程建设。我们始终把疫情防控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对所有进场人员实施‘实名制’封闭管理,应检必检、严防死守,确保了全站疫情零输入、零疑似、零感染。”豫南站业主项目部负责人周亚辉说。

省电力公司建设分公司在豫南站组织成立业主项目部和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加强疫区和临时进场人员管控,组织返场人员分批、有序进入。随着施工力量持续到位,3月18日,全站顺利进入“满负荷”作业状态。

“我们坚持‘只能资源等工序,不能工序等资源’的原则,严控工程里程碑节点。”周亚辉说。全面复工后,省公司根据工程建设目标和现场实际重新调整施工计划,组织施工单位先后会商28次、提出合理化建议150多条、优化工序19项。

“为了提高GIS设备安装效率,我们改变了原来固定一端后向另一端施工的顺序,在主设备区以断路器为中心分三段定位,分三个作业面同步开工、轮班作业。”变电站电气安装项目负责人范磊说。

包括变电站电气安装等项目在内,河南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承担了豫南站近三分之二的工程量。该公司不断加大各类资源投入,调整作业工序,千方百计满足施工需求。

“在我们的努力下,变电站6台主变中已有2台主变安装完毕,3台正在安装;1000千伏GIS设备安装进度达到90%,500千伏GIS设备安装进度达到近60%,GIL管廊等其余项目也都在按照计划加紧有序推进。”4月27日,范磊介绍说。

换流站建设方面,经过30多名施工人员轮班作业,首台换流变已于4月26日上午就位,抽真空、热油循环等工序正在加紧有序进行。工程朝着“6.30”双极低端启动带电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

“‘五一’是劳动者的节日,我们将以劳动的方式庆祝节日。” 业主项目部安全工作负责人马永斌说。“五一”假期期间,他们将集中精力开展换流站GIS室外母线施工、低端换流变安装以及换流站、变电站相关设备安装与电缆敷设等项目的作业,“将耽误的时间追回来。”

打造特高压标杆工程 河南电力扎实建设青豫直流工程特高压豫南换流变电站

豫南站交流场GIL管廊对接施工。王存芳 摄

严控风险 样板引路 树立特高压工程新标杆

“我们针对新进工人开展安全培训教育与考试,只有考试合格才能入场。目前,我们已经筛选掉15名达不到要求的工人。”4月23日,变电站电气安装项目总工程师郭志端说。

人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核心要素,对于特高压工程建设来说尤为如此。省公司突出抓好现场安全管理,全面深化作业层班组标准化建设,组织各参建单位严格落实“两个不出事”、“四个百分之百”要求,认真履行安全监督职责,分阶段动态调整安全管控重点,确保安全稳定局面。

“比如在土建阶段,我们重点对深基坑、脚手架等作业严格落实专家论证、安全签证等要求,在电气安装阶段重点加强大型设备运输、就位等高风险作业的管控,千方百计消除作业现场安全隐患、降低安全风险等级。”4月26日,省电力公司建设分公司特高压项目部责人朱汉伟说。

以换流站双极低端阀厅施工为例。这项作业直接关系着“6.30”目标能否按期实现。为此,省公司创新实施三级进度管控,打破搭接壁垒,变交叉施工为穿插作业。从阀厅地面到几十米的高空,8个专业、9支施工队伍,吊车、平台升降车等各类车辆设备“齐聚一堂”,安全风险管控压力骤增。

面对新的挑战,省公司提前协调业主、监理、施工单位,上下联动、多方会商,编制了安全保障平面布置图,将阀厅划分为5个作业单元,确保平行、穿插作业科学开展。此外,每个施工团队均设置安全监护员,由监理人员统一调度、把控整体局面,确保了施工安全无虞。

随着工程转序,省公司组织各参建单位强化带电区域的安全运维、防护等工作,严格落实”两票“及监护制度,坚决杜绝触电等人身伤害事故。截至目前,豫南站已经顺利实施四级风险作业4处,三级风险283处,始终保持了安全稳定局面。

雨水回收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太阳能照明灯、节水水龙头……豫南站建设现场处处是绿色、文明施工的细节。同时,在所有工序中实施样板引路,统一施工标准,充分发挥班组监督人和项目质检员的作用,借助工艺评比卡等载体进行质量回溯和考核,及时总结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经验亮点,促进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我们组织各参建单位树立精品意识,切实把好质量关、生态关,应用新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提升施工水平和效率,努力打造标杆工程。”朱汉伟说,“比如,为确保快速、精准安装GIS设备,施工人员充分研究安装方案,采用高精度激光水平仪进行精确定位和复测,分组同步安装和测量,确保安装后轴线偏差符合要求。”

接下来,省公司将组织各参建单位重点加强大型充油设备、换流阀安装环节设备耐压、局放等工作风险点和质量管控,密切跟踪换流变、主变生产运输情况,协同调度、运维、通信等单位,扎实做好双极低端启动带电前生产验等各项准备工作,不断攻坚克难,高质量按期完成各项建设任务,让这条清洁能源“高速路”早日畅通,造福青海、河南两地人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