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例嬰兒猝死,過程慘不忍睹,結合臨床1個病例,家長要小心

最近幾天,有一件嬰兒猝死的案例發生了,過程慘不忍睹,因為各種娛樂和疫情的新聞頭條把這件事情早被掩蓋在互聯網汪洋中。人類最大的經驗教訓:“就是沒有從教訓中獲得教訓”。感覺這樣的事件好像應該離我們好遠,其實悲劇總是又再次發生,各種創新的育兒新理念還在不斷坑人。

又一例嬰兒猝死,過程慘不忍睹,結合臨床1個病例,家長要小心

這位寶媽加入某某知名的育兒群,提倡一種所謂“解鎖趴睡技能”,早點讓寶寶訓練“趴睡”的能力,最後能力沒解鎖,最後發生窒息死亡的悲劇。

視頻記錄寶寶這個趴睡到窒息全過程,慘不忍睹,就不播放。



這件事情經過:一個叫“小可樂”的三個月女嬰在自己的小床上進行趴睡技能訓練,最後口鼻堵住無法呼吸為窒息身亡,在整整2個小時的時間裡,她幾乎是在媽媽的監控下發生,媽媽和群友的微信實時互動寶寶趴在床上過程,不斷掙扎、哭吵,群友加油鼓勁,但是寶寶最後耗盡體力,口鼻堵塞,最終也因缺氧窒息而亡。


又一例嬰兒猝死,過程慘不忍睹,結合臨床1個病例,家長要小心

最後馬伊琍看不下去。怒罵:育兒的劊子手的磚家,惡魔般的嬰兒訓練,最後導致悲劇,應該追責。

又一例嬰兒猝死,過程慘不忍睹,結合臨床1個病例,家長要小心

臨床遇到的另一個案例:

寶寶6個月,白天在床上睡覺,床上有玩具,家長把玩具裝在一個塑料袋裡,寶寶去幹家務,寶寶睡覺過程中,小手抓到了塑料袋,而這個塑料袋就成了寶寶致命的殺手,最後抓到自己臉上,矇住寶寶口鼻部,等寶媽發現的時候,已經面色發紺,意識不清,鼻腔部出血,好在發現及時經過緊急搶救,她是一個幸運兒。

又一例嬰兒猝死,過程慘不忍睹,結合臨床1個病例,家長要小心

從這兩則悲劇告訴我們嬰兒猝死,隨時發生,更多要家長學習科學正確育兒,別動不動被忽悠進去。

看看所謂育兒專家的言論,寶寶趴睡的好處:

1、寶寶有安全感

2、有益胃腸蠕動和消化

3、有利於爬行訓練

4、塑造漂亮頭型 這些理論非常牽強,自圓其說。

又一例嬰兒猝死,過程慘不忍睹,結合臨床1個病例,家長要小心

這些都是吸引寶媽加入所謂寶寶趴睡訓練營的完美無瑕的理論,簡直是在忽悠無知又焦慮的新手的家長。

沒有安全為前提,呵護寶寶生命健康為基礎,都是大忽悠。

寶寶睡覺姿勢

嬰兒到底是仰臥安全還是俯臥安全?

在1994年美國兒童健康與人類發展研究所研究:嬰兒的睡眠狀況和嬰兒猝死綜合徵的風險:評估有關嬰兒睡眠位置與嬰兒猝死綜合症(SIDS)之間關係,並確定如何將該信息用於指導美國的進一步活動。研究發現嬰兒仰睡姿勢可以減少嬰兒猝死率下降了約50%,新生兒出生後的死亡率也下降。美國兒科醫學會推薦的嬰兒睡眠最佳的方式就是仰睡,也是最安全。


又一例嬰兒猝死,過程慘不忍睹,結合臨床1個病例,家長要小心

嬰兒的側臥或俯臥睡覺姿勢均可導致患病風險增加,所以寶寶睡眠時仰臥位是非常關鍵,也是減少猝死的重要因素。

又一例嬰兒猝死,過程慘不忍睹,結合臨床1個病例,家長要小心

寶寶睡覺的環境

第二個案例,提示寶寶睡覺環境重要性,寶寶安全的科學睡覺環境要做到以下幾點:

  • 在一項研究中,柔軟的被褥導致寶寶猝死的風險增加了五倍,俯臥位和柔軟的被褥相結合的風險增加了21倍。其他如沙發或躺椅,鞦韆、或軟的床墊也與SIDS風險增加相關。寶寶睡覺的床不能使用太軟床墊,增加了風險。
  • 寶寶睡覺的床上不要放任何與睡覺無關的玩具,袋子,繩子,衣帽,被子等等這些導致SIDS的風險增加了五倍。對嬰兒來說睡袋是最安全。
  • 家長與寶寶同房不同床,不能用健康完全代替了親眼看寶寶,監控下很多出現假象,導致誤判,這點不容小視。
  • 當然與寶寶睡眠安全的因素還很多,包括二手菸,預防接種,母乳餵養等等有關。但是育兒保持清醒頭腦,別再信“別再讓寶寶輸在起跑線上”,正是這些,才是導致家長焦慮與不安。
又一例嬰兒猝死,過程慘不忍睹,結合臨床1個病例,家長要小心

其實育兒道路沒有捷徑,從這兩個案例,來提醒各位家長,保持理性和清醒頭腦。寶寶睡眠安全,不需要刻意訓練,關注睡眠姿勢和睡覺環境。

如果你給孩子真愛,請給寶寶多一點愛心和有效陪伴,而不是偽科學的育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